谢思礼回敬杨峻一句,便不理睬他,向杨玄感拱手道:“杨公,我倒有一策,可以解决裴仁基。”
杨玄感见杨峻眼中充满了怒意,而谢思礼却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杨玄感便对谢思礼道:“谢先生,我这里有封信,你替我回一回。”
谢思礼跟着杨玄感走出内堂,杨峻面沉如水,一言不发,他兄弟杨嵘却冷笑一声,对众人道:“真是笑话了,自己儿子不相信,却相信外人。”
“二弟,不得胡说”杨峻怒斥兄弟一句,却冷冷瞥了一眼谢映登,其实杨嵘的话说到了他的心坎上,父亲确实有点太倚重外人了。
杨玄感带着谢思礼走到后面书房内,杨玄感问:“先生可有良策”
谢思礼是谢映登族兄,不久前从敦煌过来投靠,才能出众,杨玄感很器重他,但儿子杨峻和杨嵘却和谢家兄弟的关系不好,只要一开会他们就会吵架,杨玄感只能把他带出来问策。
谢思礼微微笑道:“裴仁基是正直刚烈之人,他怎么可能和宇文化及相处融洽,我想他们必有矛盾,不如利用这个矛盾,让他们发生内讧,岂不是更加便利。”
杨玄感点点头,“那具体有什么策略呢”
谢思礼对杨玄感低语几句,杨玄感连连点头,果然是条妙计,他沉思一下,又道:“只是时间上怕来不及,而且有些条件恐怕不具备,比如裴仁基的字迹不符。”
谢思礼笑道:“其实此事并不难,上次我不是给使君说过吗我敦煌谢家在京城有一家商号,颇有门路,我就托他们办此事,一定可成,至于时间,京城并不远,最迟三天便可赶到,可以让张太守找个借口拖住他们,比如筹钱之类。”
杨玄感又想了想,可以先用这条计策,若失败再用单独囚禁裴仁基的办法,谢思礼之策不妨先试一试,他便点头答应了,“好吧就依先生之策,此事就拜托先生,若有进展,立刻向我禀报。”
谢思礼早在丰州时,便和杨元庆商量好了收服裴仁基之策,一切都已准备好,就等着宇文化及和裴仁基到来。
他匆匆赶回自己的住处,他的住处就在杨玄感宅子不远,是一栋只有五分地的小宅,四五间屋子,和他同来的十几随从都安插在军中,跟随杨巍,只有两名随从在他身边。
谢思礼回屋取出一封杨元庆的亲笔信,以及一本仿制奏折,他找来一名随从,吩咐道:“你速去京城,在巴蜀酒肆可以找到张胜,把这两样东西交给他,让他按照信上的命令行事。”
“卑职明白了”
随从收好信和奏折,便立刻赶去了京城。
老高以勤奋换取大家支持,三戒太猛了,各位兄弟,月票拉老高一把
卷三一入京城深似海第十一章反间之计下求月票
更新时间:2012113017:31:35本章字数:5378
京城,夜幕初降,虞世基的马车便缓缓停在宇文述的府门前,早有门房飞奔进去禀报,虞世基也不从马车出来,他自恃身份,自然不肯站在台阶前等待。
片刻,他看见宇文述匆匆从府中出来,这才慢慢走下马车,对宇文述拱手笑道:“宇文公,冒昧登门,请勿见怪”
“哎呀虞相国这是说什么话,就怕虞相国高雅绝妙之人,嫌宇文述粗鄙,不肯登门。”
宇文述满面春风奔出,拉住虞世基的袖子笑道:“不给我留两幅墨宝,我今天是不会放你走。”
“宇文公若想要我的字,那我就献丑了。”
虽不太谦虚,但虞世基确实是书法名家,和他兄弟虞世南号称二虞,虞世基对自己的字极为自负。
书房内,虞世基站在宣纸前凝神片刻,提笔便将自己写的零落桐诗一挥而就,笔一放,呵呵笑道:“献丑了”
“好字,好一幅草隶”
宇文述连声赞叹,又读道:“零落三秋干,摧残百尺柯。空余半心在,生意渐无多。”
这首诗意境颇为萧瑟,使宇文述心中若有所感,便点点头,“虞相国请坐”
两人坐下,一名侍妾上了茶,宇文述喝了一口茶,缓缓问道:“虞相国觉得朝局如何可是已到生意渐无多的时刻”
虞世基和宇文述因杨元庆这个共同的敌人而结盟,但两人又各有心机。远远没到推心置腹的程度,虞世基笑了笑,“圣上的龙舟快造好了,出发的时间已经定好,就在半个月后。这一去。估计我们就得在江都过新年了。”
“过新年倒无妨。就怕在江都度过余生。”宇文述又试探道。
虞世基摇了摇头,“这倒不至于,这次主要是去监督南方官员,最近南方官员颇有离心之意,圣上担心南方分裂,而且他也明确告诉我,明年四月回京。”
宇文述眉头紧锁,小心翼翼问道:“最近有传闻说圣上想迁都江都,虞相国认为圣上真有此意吗”
虞世基沉思一下道:“漕运断绝。税赋微薄,在洛阳只能是坐吃山空,得长远考虑。江都是江淮富庶之地,有稳定的粮食供应,圣上坐镇江都,亦可指挥天下剿匪。待匪患平息再回洛阳,圣上也说,他将传位予长孙,他回江都养老,所以,我认为迁都不可能,再说,你我皆是圣上心腹,外面传言,我们能相信吗”
宇文述呵呵一笑,“虞相国说得极是,是我失计较了。”
宇文述没有再说话,其实杨广去江都正合他意,现在杨广日程已定,那么他宇文家族的大计也渐渐到来。
这时,虞世基取出一份奏折,放在宇文述面前,“宇文公看看这封奏折。”
宇文述心中疑惑,拾起奏折看了一遍,他顿时勃然大怒,这竟是裴仁基弹劾他长子宇文化及借剿匪之名勒索地方、收受贿赂的奏折,宇文述重重一拍桌子,“他好大的胆子”
虞世基笑了笑,站起身道:“如果没有什么事,我就告辞了,另外,我提醒宇文公,裴仁基毕竟是光禄大夫、闻喜裴氏,宇文公若有心对付他,还是要以公对公比较好。”
“多谢虞相国提醒”
宇文述送走了虞世基,又回到书房,此时他已无心欣赏虞世基的墨宝,裴仁基对儿子的弹劾令他怒火中烧,但他还是强迫自己的冷静下来,虞世基的用意他当然明白,就是要借自己的手去对付裴家,只是他明知虞世基有私心,但他又不得不按照虞世基的提示去做,这个关键时刻,他的儿子不能再出半点问题。
这一次裴仁基的弹劾奏折因虞世基而被截住,那下一次呢他如果让裴蕴来弹劾,后果不堪设想。
宇文述心急如焚,他一刻也坐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