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天下枭雄 > 分节阅读 133

分节阅读 133(2 / 2)

杨广冷笑一声,立刻喝道:“郎中贺慬何在”

贺慬就在大殿上,见杨巍出现,他就胆寒了,杨巍中途退出,名字已经被他抹掉,改成了隋光阳,这叫他怎么说

他战战兢兢走出列,躬身道:“这事要问具体考官,臣也不知”

砰杨广重重一拍御案,怒喝道:“一个是主考,一个是副主考,全部都不知晓,那考分名册来,朕自己来看。”

贺慬tui一软跪倒在地,他不敢再隐瞒,低声道:“回禀陛下,杨巍已经弃考,名册里已经没有他的名字和成绩。”

“贺郎中,不会吧”

杨元庆笑了起来,“一共二千零八十三名考生,据我所知除了杨巍以外,还有另外两人也弃考,幽州的邓狄和相州的赵翼,那应该是二千零八十名考生,可你最后的名册中却是二千零八十一名考生,多出一人,这多出的一人是谁”

大殿里一片窃窃si语,众人都渐渐看出来,杨元庆并不是真的幼稚,他是有准备,一步步引出了兵部舞弊之事,很多人都觉察到,这次兵部舞弊恐怕要事败了。

贺慬回答不出来,极度的恐惧使他脑海里一片空白,他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旁边的宇文述急了,提醒他道:“贺郎中,难道没有特殊情况吗”

杨元庆也笑道:“是啊特殊情况,比如这个人没来,你却替他事先安排考试,不就正好多一个人吗”

大殿内再次哗然,这时所有人都知道,兵部被抓住把柄了,有人没来,却替他考过了。

宇文述却像一脚踩空,他呆住了,他心中有一种极度不妙之感,难道那个隋光阳

杨元庆盯着他,目光变得凌厉起来,“宇文大将军,那隋光阳是怎么回事,你不会不知道吧”

杨元庆又对杨广高声道:“陛下,宇文述贪赃枉法,一名叫隋光阳的考生根本就没有来,宇文述却收受了对方五百两黄金,替这名隋光阳安排假考试,最后还考中了第八名,陛下,此人就是铁的证据。”

大殿内议论声快沸腾,越来越精彩了,宇文述的老底眼看快暴,有人欢喜,有人担忧,更多人是对杨元庆刮目相看,此人由示弱到强硬,一步步将宇文述逼到了墙角。

宇文述大喊起来,“陛下,老臣不知,老臣不认识什么隋光阳,杨元庆是在污蔑臣,陛下替老臣做主啊”

杨广暗暗叹了口气,为了将来在科举之事上立威,这个宇文述必须要给他当祭品了,他从御案上取过一张纸条,递给宦官,“把这个给宇文将军看一看。”

宦官接过递给宇文述,宇文述看了一眼,他浑身一震,顿时瘫倒在地,他翻身跪倒,连连磕头,“老臣知罪老臣知罪这个隋光阳确实是老臣安排,臣愿接受陛下一切处罚”

一幕极具戏剧xg的变化使满朝文武轰动了,圣上究竟给宇文述看了什么刚才还信誓旦旦不承认的宇文述,立刻跪倒认罪,后面的朝臣纷纷向前涌,企图看清纸条上的内容。

此时,几乎满朝文武都明白了一件事,杨元庆弹劾宇文述,圣上事先已经知道。

就在这时,一名shi卫在大殿门口禀报,“陛下,朱雀门外有千余名武举考生静坐请愿。”

“为何事请愿”杨广怒道。

“回禀陛下,他们举报宇文家族收受贿赂,操纵武举,请求陛下严惩舞弊者,给天下武者一个公平交代。”

千余名考生请愿如火上浇下的一瓢油,点燃了杨广的震怒,他一拍御案怒喝道:“传朕旨意,免去兵部shi郎李纲和兵部郎中贺慬之职,着令刑部、御史台、大理寺组成大三司会审,严审武举作弊案,凡参与武举舞弊者朕一个不饶。”

杨广又看了一眼宇文述,冷冷道:“宇文大将军,你太让朕失望了,这个隋光阳,你还想不到是谁吗你让朕以后还怎么相信你”

宇文述脸sè刷地变得惨白,他忽然明白了,隋光阳就是隋杨广,他上当了,这一刻,他又猛地想起了两个月后将要开曹选官,惊得他一屁股坐在地上,他没有机会了。

“传朕旨意,免去宇文述右武卫大将军之职。”

杨广对杨元庆满意地点了点头,这件事杨元庆胆识过人,谋略出众,而且善解圣意,令他刮目相看。

卷三一入京城深似海第四十二章要何封赏

更新时间:201262411:33:50本章字数:5858

第四十二章要何封赏

御书房里,杨元庆垂手站在杨广面前,没有说话,杨广批阅着奏折,不时抬头看了他一眼,笑了笑,也没有什么表态,最后杨元庆叹了口气道:“回禀陛下,那些武举考生静坐示威是臣鼓动的,他们在利人市打伤宇文智及,也是臣的安排。本章由为您提供”

杨广终于停下笔,对杨元庆点点头道:“朕猜到就是你干的,你还好,自己承认了,你胆子很大嘛居然敢煽动武举考生闹事”

杨元庆一直在细细体会祖父教他的善解圣意,该不该承认武举士子们闹事是他的安排,在没有做出正确判断前,不能傻乎乎承认,那样搞不好会引发皇帝震怒,把他今天在朝堂的功绩都一扫而光。

杨元庆所做的判断就是杨广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如果杨广很重视,那就说明武举考生闹事这件事很严重,他无论如何不能承认,相反,如果杨广并不在意这件事,那么承认了他也不会失分,反而给杨广一个诚实的印象。

他站在御书房外等宣,从头至尾,杨广就没有召监én卫来问问武举考生示威的情况,说明这件事他并没有放在心上,武举考生示威对他没有什么心理威胁。

这是基于这种判断,杨元庆承认了武举考生示威是他鼓动。

他连忙躬身施礼道:“回禀陛下,臣为了收集舞弊证据,这几天一直在和他们接触,臣发现他们怒气很重,不少人还想冲击兵部,臣就劝他们,他们可以以一种平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臣劝他们不要带兵器,也不要使用暴力,可以静坐情愿,他们便听从了臣的建议,希望没有惊扰到陛下。”

“还好吧这帮武者居然没带兵器来闹事,让朕觉得很惊讶,这不符合他们的脾气,朕就想到,这后面必然有人安排,估计就是你,这件事朕可以不计较,但绝不允许再有第二次。”

“臣不敢,绝不会再有第二次。”

杨广确实不计较这件事,只要不带武器,这些武者和读书人没什么区别,几百名shi卫便可以消灭他们,杨广笑了笑,这件事就算过了,他沉y一下,又问道:“元庆,你和这些武者接触较多,听他们的意思,是不是希望武举重考”

杨元庆摇摇头,“陛下,他们并不希望重考,他们骨子里认为,再考十次也是不公平,他只希望看到舞弊者受严惩,这样他们心中至少认为圣上是公平的,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