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天下枭雄 > 分节阅读 113

分节阅读 113(2 / 2)

杨元庆却没有固定的方法,他是因地制宜,他身经百战,战场经验远远超过张仲坚,在战场上,冷箭会从四面八方射来,他不仅需要眼睛看,耳朵听,更多是要凭一种直觉,这个时候,他需要调动身体的每一根神经。

杨元庆的马步不快,实际上他已经在寻找那和混战时的感觉了,几乎不看张仲坚一眼。

张仲坚也并不因为杨元庆漫不经心而手下留情,他武艺极高,经验也很丰富,虽然他没有杨元庆那和从大战中千锤百炼出来的实战经验,但他也看得出,杨元庆并不是真的漫不经心,而是在寻找一种感觉,张仲坚也不会等到杨元庆准备就绪后才发箭,他忽然纵马疾奔,和杨元庆平行而奔只奔出二十几步张引搭箭”嘣”的一声弓弦响,一支口翎箭闪电般的射向杨元庆的脖颈引来四周左武卫士兵一片惊呼,这个赤髯汉的力量竟也如此强劲。

所有人的眼睛刷地向杨元庆望去,却惊讶地发现,杨元庆已经不在马上了。

多年的战场经验使杨元庆掌握了很多难以言述的细微之处,一般人是听弓弦躲闪,而杨元庆从马蹄声便可分辨,不可能在高速奔跑中射箭,在射箭的那一瞬间必然有一个减速尽管这个减速非常微小但在边塞磨练了五年多的杨元庆却听得出来,在减速发生的一霎时,杨元庆的人已经从马背上消失,而这时,张仲坚的一箭也同时射出。

在马肚下,杨元庆目光如电,全神贯注地盯着这一箭的射来,他在体会这一箭的速度和力量去和射入车厢的那一箭对比。

杨元庆有一些失望,这一箭他感觉很涩,虽然速度疾快力量也大,但很不圆熟,没有刺杀之箭那和一气呵成,沛不可当的气势,就像一个普通弓箭手射出。

不知是他换了箭的缘故,还是自己躲闪太快,令他射箭的瞬间犹豫一下,或者是他刻意保留了实力,不暴自巳的真〗实箭术

箭从空马鞍上破空而过,引起皿周左武卫士兵的一片嘘声,正是这个嘘声让杨元庆忽然有一和明悟,不是前面两个原因,那两种原因只能是稍有影响,不至于让围观士兵们发出嘘声,只能是他刻意保留了实力,那他为什么要保存实力,仅仅是一种比箭的策略,还是怕自己识破他的箭势。

高手之间比武,从箭势上便能看出很多微妙东西,比如风格,比如力量和速度,还有一些难以言述的东西,就像后世的网球或者乒乓球比赛,仅从球路便能知道对手是谁

他杨元庆明白这一点,张仲坚这和高手也同样明白,他的刻意掩盖就和他临战换箭一样,yu盖弥彰。

杨元庆不声sè,继续骑马缓行,手却摁在横刀之上,这一次他不准备躲了,他要感受一下张仲坚的力量。

张仲坚钦奔几步,第二箭嗖地射出,这一箭却是取杨元庆的战马,杨元庆已拔刀在手,当张仲坚的箭射至,雪亮的横刀闪电般劈出,当”一声撞击,箭被劈飞,这一箭气势更弱,和练了一两年的引骑手毫无区别。

嘘声四声,那个年轻火长更是大喊“回家抱孩子去吧别出来丢脸了。”

这时杨元庆忽然调转马头,向张仲坚疾冲而去,四周士兵都愣住了,这是什么意思

只有张仲坚的眼睛眯了起来,他完全明白杨元庆这是什么意思,那天晚上,从围墙到晋王马车,距离三十步,他同样也明白杨元庆来找他比箭的用意了,他抽出一支箭,搭在弦上,缓缓拉开。

杨元庆疾奔至三十步,忽然一勒战马,战马扭身一个横跃,这一刹那,张仲坚的第三支箭脱弦而出,直奔杨元庆的面庞,箭势明显加强,杨元庆一动不动,就在箭即将射中他脸庞的一霎那,他脸微微一侧,咔”的一声,他同样也咬住了箭杆,他用牙齿来体会这一箭的力量,那天晚上刺客三十步外一箭,射透车壁一寸,而这一箭,最多只能射透半寸。

比一般的骑弓手略高明那么一点点,如果张仲坚在防御杨元庆射箭时,表现得不要那么出彩,比如第一箭,他的刀脱手而出,杨元庆就会相信他的力量并不大,比如第二箭和第三箭,他不要计算得那么令人惊叹的精准,而是笨手笨脚侥幸躲过,或者杨元庆就会相信他骑射并不在行。

但张仲坚却劈飞了他以四百斤力量射出的铁箭,足以说明他力量之强,而第二箭和第三箭,他又以一种常人难以办到的精微之术躲过,说明他的技巧之精,这样的人绝对不会射出平庸之箭,他就是在故意隐藏实力。

“杨将军箭法高明,在下自愧不如,告辞了”

张仲坚一掉马头,向校场外疾奔而去,杨元庆望着他的背影,他已经有八成把握判断,此人就是那个刺客。

恐怕张仲坚做梦也想不到,他的yu盖弥彰,反而暴了自己的秘密。

这时三百余名左武卫骑兵一起围上,纷纷拱手施礼“杨将军,请指点我们骑射”

杨元庆也不推辞对众人笑道:“缝两只铁砂袋,各重十斤,绑缚在手臂上,每天射箭一千支,三个月便会有效果,三年后,你们也能超过我。”

众人默默点头,杨元庆的篌术令他们神往有的明确的目标和方法他也觉得有了练箭的毅力,那名瘦高年轻火长又大声道:“从今晚开始,我要苦练三年。”

众人响起一阵轻蔑的笑声,有士兵大笑道:“侯君集,你若能坚持三天,我就把这个月的俸禄输给你。”

杨元庆深深看了一眼这个年轻的侯君集,他一调马头,离开校场。

刚来到校场门口,却见对面有三匹马疾速奔来“杨将军,请等一等”

有人在大声喊他,杨元庆勒住战马等对面三人奔近,他才发现,竟然是三名宦官,为首之人是一名老宦官,满头大汗。

他们奔到杨元庆面前,三人都累得气喘吁吁,半晌,老宦官才道:“杨将军,我们满京城跑,都找了你一个上午了。”

杨元庆见他们都累得筋疲力尽,心中不由歉然,连忙拱手道:“三位中官,真是抱歉了”

“没什么,杨将军,我们有圣上口谕,请将军接旨。”

杨元庆连忙翻身下马,单膝跪下“臣大利城镇将杨元庆接旨”

几名宦官也下了马,老宦官肃然道:“传圣上口谕,朕体谅杨元庆失族之忧,深表抚慰,特赐玉天鹅镇纸一只,钦此”

“臣杨元庆谢圣上之恩。”

杨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