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天唐 > 分节阅读 252

分节阅读 252(2 / 2)

吐蕃大本营中远远观战的赤松德赞大吃一惊,脸色骤变:难道是张瑄的火器

陇朔的火器在吐蕃人中传闻甚多,近乎威力无穷的神器,人力不可阻挡。赤松德赞还专门仔细研究过这种火器,眼前这一幕立即就让他惊醒,认为唐军使用了火器。

其实这并不是单纯的火器,用张瑄的话说,应该叫比较简陋的化学武器。

火器的传闻很多,被传得神乎其神,其实张瑄心里却很明白,这些都是以讹传讹夸大其词了。火器的真正威力,绝对没有那么大,而是只能起到奇兵和扰乱敌军阵型、瓦解军心的作用。

若是要让火器在大规模的军阵中发挥更加重大的作用,就必须要改进,发明出像明朝火器一样的水平,火铳、火箭、火炮,这些才是真正的杀伤性力量。

但是以这个时代的工艺技术水平以及各种条件限制,张瑄根本没有办法将火器水平提升到生产火炮的程度,只能想别的办法。

将撼天雷改造成含剧毒的生化圆球便是这种构思之一。

这种生化武器的构造和触发原理与撼天雷基本类似,但外壳却只是油皮纸、黄蜡和有韧性的泥土糊制,经过一定温度的“煅烧”成型,内置铁砂和剧毒混合,骑兵使用飞掷出去,触发后可燃起毒烟,伤人于无形。

与撼天雷相比,生化圆球适合骑兵近距离使用,而且制造成本低廉,可以大量生产。

火器司生产出一批成品,张瑄秘密派人送到青海军中,命李光弼和杨涟在此次战役中进行实战试验。

唐军营地上的李光弼望见吐蕃骑兵阵型大乱人仰马翻惨呼声不绝于耳,白烟滚滚,知道张瑄的这种秘密武器发挥了作用。

他的嘴角浮起了一抹敬畏的光彩。张瑄火器的威力他曾经亲眼目睹过,而此番这种无名的神秘武器又实战中发挥出了不可想象的威力,他无从想象,张瑄是如何弄出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神器来的。

李光弼猛然挥手,大喝道,“全军出击”

军鼓再次响起,原地待命的两万军马潮水一般地涌出,奔向前方的战场。

陇朔张瑄向吐蕃用兵的消息虽然被张巡刻意封锁了一下,但还是传播了出去。

范阳。

安禄山闻报,大喜,拍案而起,“诸位,此乃天助本王啊陇朔的张瑄竟然在这个时候向吐蕃用兵,令人振奋既然张瑄不把本王和范阳20万铁骑放在眼里,那么,本王就狠狠地给他一个耳光”

“诸位,时机难逢。张瑄与吐蕃开战,陇朔和河西兵力受到牵制,这场战事起码会延续几个月。那么”安禄山哈哈大笑着,将目光投向了军师严庄。

严庄微微一笑,旋即笑容一敛,肃然抱拳道,“主公,起兵时机成熟,后日便是黄道吉日,以臣看来,不若”

安庆绪和诸将都兴奋得躬身下去,等待着安禄山做最后的决定。

范阳准备了很多年,就等真正起兵谋反的一日了。

安禄山嘴角浮起一抹冷酷的笑容,他猛然挥动肥硕的手臂,沉声道,“既然如此,当起兵叛唐军师,你拟一份讨伐李亨逼宫篡位的檄文,传令天下,就说本王要起兵南下长安迎太上皇复位”

第二卷步步惊心第363章安禄山叛乱

第363章安禄山叛乱

第363章安禄山叛乱

至德元年七月十九。

安禄山在范阳誓师起兵,号称大军20万南下,打着给老皇帝出去、灭李亨,迎老皇帝复位的旗号。

严庄的檄文中,将李亨描述成了一个大逆不道篡位弑父的十恶不赦之徒,消息一出,震动天下。

河北州县望风归降,安禄山的大军一路长驱直入,只用了短短半个多月的时间,就占据了河北大多数郡县,对河南形成了致命的威胁。

消息传到长安,李亨震怒之下,命颜真卿为河南道行军大总管,号令各州卫兵马在汴州外围布下铁桶一般的防线,阻挡安禄山叛军南下。

而与此同时,李亨下诏,命天下藩镇出兵勤王,更是在一日之内,连向陇朔下三道圣旨,要求张瑄即刻整军出兵,抗击安禄山叛军,护卫长安京畿。

李亨害怕了,嘴上虽然说要与安禄山叛军决一死战,诛杀安禄山叛贼,但心里头却着实做好了放弃长安潜逃往灵州的打算。

最近半年中,他不断往灵州调集粮草辎重,一方面是支援张瑄整军备战,另一方面也为他将来逃往灵州做打算。

在李亨看来,如果他率中央朝廷迁往灵州,有张瑄的十几万大军,背靠河西的哥舒翰大军,他的安全就得到保证了。有了张瑄和哥舒翰的保护,他才有跟安禄山叫板的底气。

圣旨达到灵州的时候,张瑄早已得到了安禄山起兵的消息。

“圣旨到”

李亨的亲信太监霍长青亲自带人去灵州宣旨,由此可见李亨对这道诏令的重视程度,在此刻,张瑄的陇朔大军就是他最大的底牌和依仗。

张瑄率大都督府文臣武将拜了下去,“臣接旨”

霍长青匆匆将李亨的求援诏令念了一遍,然后将圣旨双手递给张瑄,压低声音陪笑道,“王爷,安禄山起兵,一路攻占无数郡县,河北失陷,河南也危在旦夕。陛下让咱家来,务必请王爷即刻起兵抗击安贼,保护陛下和长安。”

张瑄微微一笑,点点头道,“请霍公公回去转告陛下,张瑄定当起兵勤王护卫京师还请陛下与朝廷安心等候,安禄山叛军大逆不道,掳掠中原,天怒人怨,必被我大军灭之”

霍长青犹豫了一下,想起李亨的叮嘱,又追问了一句,“不知王爷何日起兵,咱家也好回去向陛下回报”

张瑄皱了皱眉,扫了霍长青一眼,淡然道,“大军出征,不是儿戏,兵马行动,粮草辎重,都需要时间来调配。请陛下放心,我陇朔大军赶赴国难,赴汤蹈火,必不迟延”

霍长青心里暗叹一声。

李亨让他即刻催张瑄起兵,但他虽是太监,也知道大军行动部署需要一定的时间。只是霍长青在来灵州的半路上,听闻张瑄此刻正在与吐蕃用兵,李光弼和杨涟的8万大军正在吐蕃国内与吐蕃军马作战,心里不禁甚是担忧。

他担心张瑄因为与吐蕃的战事,而耽搁了救援长安。

霍长青望着张瑄淡然平静的面庞,终于还是问出了口:“王爷,咱家听闻陇朔正在与吐蕃交战,8万大军侵入吐蕃国内,不知战况如何如今安禄山叛兵南下,若是王爷大军被吐蕃人牵制在此,恐怕”

听到霍长青有代表皇帝质问自己的架势,张瑄淡然一笑,“不错。目前有8万军马在吐蕃国内,与吐蕃交战。吐蕃与安禄山勾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