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楚汉争鼎 > 分节阅读 360

分节阅读 360(2 / 2)

郡学是楚国太学的下一级机构,一般各郡都设有,在学生员数不等,当然,郡学是比较松散的学习机构,进入郡学不需要严格的考试,只需具备一定的基础就可以,办郡学的目的是让生员们能够更好地备考国考。

当然,楚国郡学、太学培养的生员,绝不是后世只知皓首穷经的夫子,而是六艺全面发展的通才,文科只是兵科、法科、墨科、技击等诸多学科中的一门,而尚书论语等儒家经义更只占文科中的一小部分内容。

所以,从楚国太学毕业的生员不仅拥有丰富的知识、扎基的实践基础、强健的体魄,甚至不少生员还是能骑善射、弓马娴熟的文武全才,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楚国太学生员的质量正在逐年提高,项政、高朗、庞铮等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白墨轻轻颔首,又道:“随着大量优秀人才从楚国太学毕业,然后进入地方郡县或者军中任职,不仅带来了楚军战斗力的提升,更带来了另外一个对连横各国来说不啻于灾难的严重后果,那就是楚国地方官素质的整体提升。”

说此一顿,白墨又对陈平说道:“黑冰台不是说,楚国治下的江东、荆襄、巴蜀乃至魏地今年都将迎来一次史无前例的大丰收么其实仔细想想,这绝非偶然,楚国已经很多年没有爆发过大规模的蝗灾、水灾或者旱灾了。”

陈平一点即透,微微色变道:“丞相是说,从太学毕业的生员转任地方官之后,极大地改善了楚国各地的灌溉水利系统,所以才使楚国治下的抗灾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所以才有了最近几年楚国的连续大丰收”

“太师难道还有别的解释么”白墨道:“如今楚国连灾害年景都能保证收成,一旦年景不错,那便是大丰收,丰收之后,楚国国库、太仓充沛,只怕楚王项庄又要对外大规模的用兵了,时间很可能是在收秋之后,甚至夏收之后。”

“楚国夏收之后就要大举对外用兵”周冠夫吃惊道:“不会这么快罢”

在汉国君臣的预计中,楚国在连续打了泗水、沔水这两场恶仗,外加迁都之后,至少也需要经过三到五年休整,才可能再次大规模兴兵。

白墨道:“有备才能无患,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胜之,你对关中更卒的训练必须加紧进行了,十六岁以下、六十岁以上的老弱也需召集起来训练,太师,粮草、军械的筹备就只能辛苦你了,本相还得走一趟安邑,得去灭火哪。”

陈平默默颔首,又报以一声叹息,随着周亚夫兵败武跳峡谷,现在连横同盟的内部已经摆不平了,赵国在虎跳峡损失最惨重,原本分给赵国的胶东郡又让楚、燕联军给占了,赵国真可谓是赔了土地又折兵,所以肯定会向汉韩两国要求补偿。

这个楚太子项政,还真是给他白墨出了个天大的难题呀。

韩国那边,韩王韩信是个贪婪无度的主,他未必愿意将吃到嘴里的肥肉又吐出来,要想从韩国的济北郡让出六个县,恐怕不那么容易,白墨即便去了安邑,也未必能说服他,还有汉国这边,吕台已经举家去了临淄,只怕也不会愿意让出半个临淄郡吧

“岂有此理,简直岂有此理”韩王韩信一把将桌案上的笔墨纸硕全部扫落在地,雷霆大怒道:“张敖小儿说的什么混帐话,他的将军没本事守住胶东郡,还要赖寡人不成让寡人从济北郡让出六个县给他门都没有”

上将军解福在旁边煽风点火道:“赵王还真是没脸没皮,不过臣听说丞相已经从蒲阪渡过河水、马上就要到安邑了,丞相此来说不定是替赵国说项来了,大王你可一定要顶住丞相的压力,绝对不能向赵国做出太大的让步呀。”

“你说的什么话什么太大的让步”韩信不高兴道:“寡人寸土都不会让别说是白墨,就是刘邦老儿从坟墓里又爬了出来,寡人也还是这话,哼”这话说得硬气,不过刘邦真要是从坟墓里活过来,韩王韩信只怕又该屁滚尿流了。

第545章阴狠

韩王韩信跟白墨见面之后谈得很不融洽,不过最后韩信还是屈从在白墨的压力之下,捏着鼻子答应从济北郡让出六个县,划给赵国。

送走了白墨,来到妙女宫的韩信还是余怒未消。

看到冯妙女,韩王韩信甚至还有些心虚,因为他原本已经答应了要从济北郡划出两个县封给爱妃的父兄充当侯国,可现在这两个县连同另外四个县都一起让给了赵国,当初许下的喏言却是不可能再兑现了。

冯妙女正好问起此事,韩王韩信无言以对。

弄清楚事情原委之后,冯妙女倒也没有埋怨韩信韩信,只是哭了个伤心欲绝,看着犁花带雨、我见犹怜的爱妃,韩王韩信心疼得差点窒息,也有些羞愧,连对自己爱妃的许喏都兑现不了,算个什么国君心里对汉国的恨意便又浓了一分。

胸中恨意委实难消,韩王韩信心里的这根刺就此埋下。

六月过后,夏粮进了仓,一船船的粮食便通过水陆通道从巴蜀、荆襄、江东源源不断地运送到了敖仓。

项庄巡视到敖仓时,来自江东的运粮船队刚刚抵达敖仓,这支船队走的是水路,足有千余艘大小船只,输送的粮食足有二十万石

放眼望去,鸿沟两岸尽是黑压压的纤夫,号子声响彻长空,很是壮观。

负责筹集粮草军械的百里贤不无兴奋地介绍道:“大王,巴蜀、荆襄、江东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淮泗、魏地的收成也还不错,至少自给已经不成问题了,现在各地的粮赋正陆续运来敖仓,先期运抵的已经有近百万石了。”

项庄点头道:“子良,荆襄、江东的粮赋都要运至敖仓,不过巴蜀的粮赋就不必千里迢迢运到敖仓来了,寡人打算在成都另建一座蜀仓。专屯蜀粮。”

百里贤连声应喏,他当然知道项庄此举的用意,项庄专门在成都建蜀仓屯粮。其用意不言而喻,这是在为不久之后对汉中或者陇西用兵做前期准备了,也就是说。在灭赵之后,紧接着就要对汉国大举用兵了。

一统天下的进程想来不会太远了。

想到这里,百里贤也忍不住微微有些兴奋,原以为在经历了去岁的两场大战以及迁都洛阳之后,楚国怎么也需要三到五年的休养生息,才可能积蓄起足够的实力,然而事实却全不是这样,这才短短一年时间,楚国便又是兵精粮足了

这不能不归功于大王强力推行的变革,正是大王大刀阔斧改革国政。才造就了如今楚国人才跻跻、军力鼎盛以及粮饷充足的局面

项庄似乎在想着什么心事,沉默了半晌后才道:“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哪。”

百里贤也是无言以对,他知道大王的意思,现在楚国什么都已经准备好了。驻扎洛阳的三大禁军厉兵秣马,随时可以出战,各郡府兵也已整训完成,随时能集结出征,敖仓之粮更是足以支撑五十万大军对外征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