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子期道:“将军是说,我军应该收缩防守”
“不。”毕书摆了摆手,说道:“面对韩信的进攻,只是一味防守那是绝对防不住的,正如大王所言,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齐军若全力反击,则我军非但不能收缩防守,而且还要发起更加迅猛的攻击,以攻止攻”
“以攻止攻”虞子期神情凛然。
“对,以攻止攻”毕书说此一顿,又道:“子期将军,子车将军所部重甲已经与齐军厮杀了一个多时辰,无论是体力还是精力都已经接近极限了,现在,该轮到右军突击了,今日一战,大楚能否力克强敌,全赖将军你了”
虞子期铿然抱拳,肃然道:“将军放心,末将定不辱命”
说罢,虞子期即一甩大氅,转身匆匆下瞭望车。
转眼间又是半个时辰过去,两军仍是难解难分。
齐军本阵,韩信哂然说道:“看来,毕书也就这点能耐了,寡人却是没耐心再陪他玩下去了。”说此一顿,韩信又回头喝道:“传令,两翼齐飞,各军各营齐出,半个时辰之内,将楚国溃兵赶进泗水喂鱼”
“喏”曹窋轰然应喏,回头一挥手,一面面令旗便从望车上升了起来。
霎那之间,齐军后阵便响起了低沉悠远的号角声以及急骤如雨的战鼓声,绵绵不息的号角声以及金鼓声中,齐军突然变阵,庞大的雁行阵忽然间瓦解,顷刻间便形成了一个个独立而又互为犄角的锋矢阵,所有的箭头,全都笔直指向楚军本阵。
楚军本阵,毕书眸子里有莫名的神采一掠而逝,韩信终于要尽全力了么是时候了,是时候一决胜负,一决高下了
今天一战,不是韩信兵败,就是他毕书阵亡
霎那之间,前所未有的战意已从毕书胸际腾地燃烧了起来。
再下一刻,毕书霍然回眸,厉声下令道:“传令,各军向前,突击,全军突击不惜一切代价,打垮对面之敌,斩杀韩信,斩杀韩信”
两军阵前,子车师的体力已经严重透支。
不仅子车师,前军两万重甲的体力也已经严重透支,跟齐军激战了将近两个时辰,纵然是铁打的金钢,那也该累了、乏了。
“嗬”子车师一声暴喝,又将面前的一名齐军小校拦腰斩成了两截。
任由滚烫而又腥臭的血液喷满整个脸庞,子车师却已经顾不上去擦拭了,他不喜欢血液的味道,不过,他实在是没有多余的力气了,倏忽之间,几枝飞矛已经挟带着尖锐的厉啸从前方空中狠狠攒落,子车师欲待举刀格挡,却发现双臂已经疲不能举。
不远处,子车布、子车杰肝胆欲裂,可他们同样已经精疲力竭,想救却力不从心。
眼睁睁地看着几点寒星在眼前急剧放大,子车师心头却是无比平静,瓦罐不离井边破,将军难免阵上亡,身为武将,能够战死沙场无疑是最大的荣耀,只是,今生今世再无法与玉娘长相厮杀,只能期待来生了,玉娘,别了
间不容发之际,一道健硕的身影骤然挡在了子车师面前。
只听铿铿数声,射向子车师的数枝飞矛已经被来人格飞,子车师急定睛看时,却是右军主将虞子期,绝处逢生,子车师却是连高兴的力气都没有了,只是呻吟着道:“子期兄,让你见笑了。”
“子车师,还有前军的将士们,请暂且退后休整。”虞子期横刀转身,冷冽的目光已经死死锁住了对面一员齐军大将,森然说道:“现在,该轮到我们右军展示军威了”
第333章巅峰对决六
以攻对攻,战斗很快便进入了白热化。
这不是一开始那种纯粹为了示威、提振士气性质的试探性进攻,这是真正的决战,无论是齐军还是楚军,都已经投入全部兵力向对方发起了最猛烈的攻势,由于韩信摆出的雁行阵拥有极宽的正面,因而战斗尤为惨烈
近五十万人的大战,至少有上万人正在面对面地殊死博杀
虞子期挥舞着沉重而又锋利的横刀,捭阖,近乎机械地将冲到面前的齐军将士逐一斩杀,刀光闪烁,血光飞溅,一个又一个齐军甲士倒在了虞子期的刀下,不过很快,又有更多的齐军甲士蜂拥而至,极目望去,前方黑压压尽是蚁群般的齐军甲士。
时间正在悄然流逝,虞子期已经不记得往前突进了多远,更不记得斩杀了多少齐军,他只知道,他的体力正以惊人的速度在消耗、在流逝,不出意外的话,最多再过半个时辰,他的体力就该透支了,然而,面前的齐军却如磐石般坚不可摧。
直到这一刻,虞子期才终于真正明白,像先王、大王这样的绝世猛将对于一支军队来说有多么的重要,如果有先王在,或者大王在,只怕楚军早已经从正面凿穿了齐军本阵,韩信的齐王大纛只怕也早已经掉头向后了吧
倏忽之间,虞子期脑海里幻起了项羽、项庄身先士卒、捭阖的雄姿,一股前所未有的灼热便如同野火般从虞子期心底腾地燃烧了起来,我虞子期的武艺或许远远不如先王以及大王,但我虞子期也不是摆设,大楚必胜
深深地吸了口灼热而又血腥的空气,虞子期陡然仰天长嗥:“泱泱大楚”
虞子期身后,正与齐军甲士殊死博杀的数百重甲霎时山呼响应:“赳赳死士”
虞子期猛然突前两步,一刀斩杀了挡在面前的一员齐军小校,遂即扬起滴血的横刀,厉声咆哮:“血不流干”
“死不休战”数百重甲狼嚎响应,气势如虹。
“杀”虞子期将手中横刀往前一引,身后数百重甲就如发了狂般,向着对面的齐军重甲排山倒海般碾压了过去,齐军原本已经是在勉力支撑,此时楚军一经加强攻势,顿时便支撑不住,向着本阵连连败退,齐军阵形终于出现了一丝微小的松动。
齐军本阵。
齐军阵形只是出现了一丝微弱的松动,可韩信却已经敏锐地捕捉到了,当即回头向宿卫郎将王忌道:“传令,左军前营右部前曲,往中间靠拢,右军弓营往左前方散射,中军飞矛营突前,以飞矛阻敌进攻。”
“左军后营前部,全速向前,准备反击”
“右军左营左部,向左迂回,侧击左军正面之敌。”
随着韩信一连串军令的下达,高耸的望车上很快便升起了各色令旗,赤、橙、黄、绿四色令旗皆有,而且大多都是两面或者多面令旗配合使用,这多半是用来区分受命对象,悬挂的高度、方位也不尽一致,这多半是用来表达攻击方式和方位的。
很显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