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楚汉争鼎 > 分节阅读 162

分节阅读 162(2 / 2)

周桓道:“拿不下历阳,拔不掉江北的这颗钉子,楚军就能随时渡江北上,一旦项庄兵临九江,靳歙、李左车只怕根本就不会跟咱们合兵共抗楚军,到时候,就凭父亲麾下这三万多军队,又怎么跟项庄抗衡啊”

周殷叹息道:“走一步看一步吧。”

说此一顿,周殷又道:“实在不行,你就割下为父的头颅去见项庄吧,不管怎么说,我周氏都是故楚世族,出卖大楚,害死先王的是为父,跟周氏家族并无关联,而且为父听闻项庄为人、用人颇不类先王,只要为父一死,想必就不会再追究过往之事了。”

“父亲”周桓惨然道:“这怎么行孩儿就是拼着一死,也绝不会这么做”

“好孩子。”见周桓神情坚决,周殷不禁老怀大慰,生子如此,夫复何求不过,周殷心里的念头却是更坚决了,如果局面实在无法挽回,说不得就只能

项庄大军还没到吴中,英布退兵、历阳大捷的消息就先后送到了,项庄当即让晋襄把百里贤叫到了自己帐中,现在,围攻江东的七路联军已经土崩瓦解,楚国转危为安之后,接下来势必也得有所表示,来而不往非礼也,不是吗

套用后世的术语,接下来楚军就该收取战争红利了

正思量间,百里贤已经进了大帐,向项庄拱手作揖道:“大王。”

项庄起身回礼,又肃手请百里贤入席,然后说道:“子良,周殷、靳歙、李左车在历阳遭遇重挫,已经退兵了”

“哦”百里贤欣然道:“臣恭喜大王了。”

项庄摆了摆手,又说道:“子良,眼下可是收复九江的好机会”

“大王明鉴。”百里贤深以为然,大战之后楚军当然要有所表示,如果不借此机会惩诫一下这些敢于挑衅大楚的诸侯,楚国国威何在楚军军威何存

既然是惩诫,那就得控制战役的规模,所以淮南国和闽越国明显不合适,淮南国实力太强,闽越国距离太远,劳师远征容易动摇楚国的国本,除了淮南国、闽越国,衡山国、东瓯国已经被灭了,那么就只剩下九江的周殷、靳歙、李左车了。

而且从战略态势上考量,九江也不能放任不管,不管周殷、靳歙、李左车是不是还像以前那样忠于刘邦,至少在名义上,九江还是汉国的领土,有这么一块汉国的飞地存在,就像是在楚国的软肋上顶了一把尖刀,楚国又岂能疏忽大意

项庄摸了摸唇角日见浓密的胡子,又道:“子良,你说这仗该怎么打”

百里贤摇了摇羽扇,沉吟着说道:“大王,臣以为九江必须拿下,不过,以怎样一种方式拿下九江,却需好生思量,周殷、靳歙、李左车加起来至少还有五六万军队,而且还都是精锐,虽然无法跟楚军相比,却也是身经百战的老兵了。”

“是啊。”项庄点了点头,深以为然道:“我们绝不能因为周殷、靳歙、李左车在历阳的惨败就小觑汉军的战斗力。”

历阳之战,汉军之所以兵败,一方面固然是因为蒙殛防守强悍,可谓坚如磐石,可另一方面,周殷、靳歙、李左车暗中勾心斗角,都想着消耗别人、保存自己,这才给了楚军喘息之机,如果汉军一开始就全力猛攻,历阳只怕早就失守了

百里贤顿了顿,又道:“大王,还是等上大夫回来吧。”

“子良,你的想法跟寡人是不谋而合哪,呵呵。”项庄微微一笑,又道:“寡人已经修书一封,差人昼夜兼程送往邾邑转呈上大夫,接书之后,上大夫就会从邾邑直趋六县,去游说周殷,不出意外的话,周殷应会重归大楚。”

百里贤接着说道:“所以,此次兴兵,真正需要讨伐的是靳歙、李左车”

当下项庄、百里贤同时起身,大步走到了悬挂着地图的屏风前,百里贤以手中羽扇指着地图说道:“大王你看,这里是九江,周殷占据着九江中西部以及南部,靳歙、李左车则盘踞在九江东北的曲阳、阴陵、东城、钟离一带,距离淮南国很近”

项庄的眼睛霎时眯了起来,百里贤的意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楚军要想出兵九江东北诸县,要想花小力却达成惩诫靳歙、李左车的目的,就不能不考虑淮南国的因素,只要淮南军横插一脚,九江局面就会横生许多变故。

百里贤道:“大王,臣建议跟淮南国结盟,联手惩诫靳歙、李左车”

“跟淮南国结盟”项庄闻言不禁陷入了沉思,楚国跟淮南接壤,且只有一江之隔,不说远交近攻的铁则,单从地缘政治上考虑,两国就是天然的敌人,结盟显然是不可取的,不过,就目前而言,结盟却又是可以接受的。

因为在接下来的几年之内,项庄将致力于国内的变法。

变法一旦推开,在初期势必造成整个国家的动荡,更会造成贵族、士大夫阶层的思想混乱,楚国的国力、军力也必定会下降,这是楚国最为关键也最为危险的时期,此时,如果能有几个盟国在北边屏护着楚国的安全,无疑是极有利的。

第245章重归大楚

六县,郡守府。

这天早上,郡守府外忽然来了一位姿容出众、身材颀长的白衣秀士,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奉楚王项庄之命前来游说周殷重归大楚的武涉,十天之前,武涉接到项庄书信后从邾邑顺江而下,在枞阳上岸,经居巢、龙舒飘然直抵六县。

“什么人”郡守府外的九江兵猛然上前,厉声喝道:“站住”

武涉正了正衣冠,从容说道:“大楚国上大夫武涉,求见周殷将军。”

“嗯,大楚国上大夫”守在郡守府外的四名九江兵勃然色变,为首的小校当即吩咐剩下的几名九江兵看好武涉,然后转身匆匆进了府内。

不稍时,郡守府大门内便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遂即一大群九江将领便呼喇喇地涌了出来,为首之人身材中等、面容清癯,可不就是故楚大司马周殷周殷曾是西楚霸王项羽麾下的亲信大将,武涉又岂能不认识

“武涉先生”见是武涉,周殷又是意外又是欣喜。

武涉在这个时候突然造访六县,还真让周殷有些意外,同时周殷也有些欣喜,武涉在这个时候前来六县,显然不可能是私人行为,不出意外的话,武涉应是奉了项庄之命,前来六县游说他周殷重归大楚的。

武涉深深一揖,笑道:“大司马,别来无恙乎”

顶羽在时,周殷是西楚国的大司马兼九江郡长,叛楚归汉之后,周殷又成了大汉国的九江郡守,现在武涉没有笼统地称呼周殷为将军,而是直呼为大司马,其实就是在明白无语地告诉周殷和他麾下的九江将领,大王有意要重新接纳你们。

周殷身后的九江将领顿时一个个全都面露喜色,当初他们之所以跟随周殷叛楚归汉,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不忍背弃周殷,可另一方面却也是因为项王残暴,汉将刘贾又将屠灭城父的烂帐栽在了他们九江军的头上,他们不得已才降了汉。

前次历阳之战,周殷的九江军虽然出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