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奸臣之女 > 分节阅读 219

分节阅读 219(2 / 2)

郑靖业这里开小会,世家那里肯定也少不了开个会什么的。李神策是全程参与了萧令先的御前会议的,资料是第一手的,回家找了几个比较靠谱的亲人一商量,得出了与池脩之一样的结论:要是让萧令先借着这一回军事上的胜利再来打压世家,真要没活路了。

蒋氏亦然。

与此同时,李神策还派人通知了叶广学:圣人一点也没打算停下括隐的事,还有,圣人点的是定远军而不是耀武军。

李神策与邺侯就是两家的代表,他们是来与郑靖业寻常合作的。郑靖业早就抛出了橄榄枝,不然他为什么把傅宗铨扔到耀武军里了呢

三人的谈话外人都不知道,最终的结果却是双方都满意的。

不能让萧令先借着草原副本升级这是各方的共同立场,现在他就已经很嚣张了,这要再有个胜仗,还有别人活路吗坑爹的是他还是个间歇性的精神病患,经常不靠谱

到了这个地步,彼此之间已经被逼出了默契,这个皇帝就是不废也要把他弄残了。先架空了他再说

两三天后,叶广学也向郑靖业表达了相似的意向。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对于狄人犯边的义愤只是停留在抽相的层面上,大多数的国民连狄人长什么样儿都说不清楚,对于狄人的认识比萧令先还要少得多。尤其是女人们,京城的女人们提到狄人,大多会说:“那里的皮毛好。”再说到犯边什么的,就更抽象了:“不就是时不时地犯个边,又被打退”

哪怕是像郑琰这样的父亲培养她,丈夫不限制她,她对狄人的了解也没有深刻到能张口说出狄部的形势来。狄部的事情,她是听池脩之说的,说话的时候她正在捏着女儿的小胖手,检查她的指甲,小孩子的指甲薄而锋利,很容易挠伤自己的小嫩皮肤。

“朝中有大事发生么你这样忙。”

“要打仗了。”

“嗯跟谁”

“北边,狄人。青牛部像是发了疯,圣人震怒。”

池脩之现在忙得厉害,太府掌天下库藏,虽有户部在,许多战争中要用的物资还是要经太府之手。又有,一旦有了战事,太府还要兼顾物价,不能因为战争而使国内物价飞涨,增加不安定因素。一直充当橡皮图章的萧文也不得不打起精神来履行职责。

郑琰小心地放下女儿的手,食指却被小孩子抓着玩:“很严重么”

杀人放火抢东西,怎么不严重“是。这事透着奇怪,”伸手摸摸宝宝柔软的胎发,“恐怕狄部之内有什么变故,究竟是什么现在还说不上,我们已经作了最坏的打算了,就当狄人会八部联合,大举进犯。”

郑琰笑道:“还不至于罢要是八部联合,那就好对付,又不是连成一体了”

夫妻二人面面相觑,齐声道:“没那么巧吧”

郑琰对狄人是不熟悉,虽然她穿越之前的那个时空也有北狄这种说法。但是,她至少在历史课本上读到过许多次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农耕民族固然有“开疆拓土”的时候,但是,更多的情况下,还是游牧民族由于种种原因抢夺、侵略农耕民族。

可以说,只要游牧民族兴起了,伴随而来的必然就是农耕民族的被侵略。游牧比农耕还要“靠天吃饭”,老天爷一个不小心把今年的雪下大了,那就要去抢上一抢。只要某一个游牧民族有了一个核心,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整体,农耕民族你就等着被抢吧。

历史经验表明,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每每一个游牧民族兴起的时候,绝不是开启了一个“送经验、送装备、送声望”的草原副本,而是来了一道催命符。甭管出了多少英雄,都掩饰不了国土曾经被侵、百姓饱受摧残的事实。

农耕民族的拓张还要带一点温情的面纱,什么教化啊、什么抚其首领啊、什么安置其民啊,到了游牧民族那里,多半以屠杀抢劫开始,以压迫相继,打完了才想起顺个毛。等他们想起顺毛的时候,人都死了几百万了好吗2

池脩之道:“极有可能,没有倚恃光凭着青牛部一部之力,他们怎么敢现在顶好是青牛部出了个疯子,才来招惹。要真是八部一统了”边乱起矣内里还有萧令先这个猪队长,这日子没法过了。

“咱们明天去跟阿爹说说”

池脩之苦笑一声:“我原是盼着能在这事上头有所建树的,现在看来,还是想得过于简单了。”

次日,郑琰抱着女儿回娘家,娘家人都不是头一回见到小婴儿了,还是稀罕得不得了。这小丫头真是采着爹娘的优点长的,一经展示,就被人抢着要抱。最后杜氏以彪悍的战力k掉所有对手,包括孩子她娘,把外孙女儿给抢到手。一边晃着孩子,一边得意地问郑琰:“你到底给她起了个能听的名字没有啊”

郑琰语塞,宝宝这个名字难道不能听吗“长安想了这有一年多了,还是没起出个大名儿来。”

杜氏很坚定地道:“要不我先给她起个小名儿吧。”虽然有那么一个语气助词,却用的是肯定句式。

郑琰不得不颤巍巍地问:“您想让她叫什么”不得不先问一下,据说这位亲娘大人,在自己小时候给起的小名儿叫二丫。后来是孩子她爹看不下去了,早早地给起了个大名叫郑琰,这才避免了土鳖的闺女过于乡土。

杜氏道:“就华吧,”杜氏觉得这名儿起得好,比较得意地问大家,“你们说呢”

赵氏等都觉得还不错,古人起名字,完全没有现代小资那么讲究。郑琰傻眼了,不知为何,她总觉得这个名字,也只是比二丫好上了那么一丁点,只有一丁点而已什么春夏秋冬的,那不都是坑爹的丫环名儿么

杜氏皱一皱眉头,不得不说,这个小女儿就是事儿挺多的:“你不喜欢那要不就叫丽华”

窝勒个去还不如春华呢郑琰膝盖一软,差点就给她跪了“还是华吧。”回去就掐着池脩之的脖子让他给起名儿,他不起,她自己起

宝宝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杜氏一口一个“小春华”,听到郑琰耳朵里就像在喊“小春花儿”,那叫一个憋屈。赵氏笑道:“我总想生个闺女,总不如愿,如今可好了,有了外甥女儿,也算有些安慰了。”拿食指点着小婴儿的嫩脸颊。

郑家就缺小姑娘,一堆女人围着个小丫头打转,换尿布都不用乳母的。

杜氏因为阿宣照顾小春华照顾得妥贴,甚至把手一挥,把阿宣两口子长期外派到了郑琰那里。这件事情上,阿成还是乐见其成的,阿宣与郑琰熟识,到了郑琰那里,儿子、儿媳都吃不了亏。再者,池氏夫妇将来前程也不会差了,到哪里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