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能显灵指点我一条生财之路就好了”
“我明天来求土地爷保佑我考个状元”
杨秋池在掌声和赞美声中摇头晃脑踱步进了大堂,回到公案后面坐下,看看金师爷和众衙役,只见他们均面露敬畏之色,好像眼前的不是县太老爷,而是一尊神。
第二卷第二百三十二章有妻更娶
杨秋池当然不是神,他只是用现代刑祯指纹技术加上一个小把戏破了这个小案子而已。这茶壶交到衙门之后,在没有明确失主之前,其它人是摸不到这茶壶的,所以,茶壶上应该有真正失主的指纹而没有另外一人的指纹
他先把那茶壶拿到内衙,用磁性指纹刷加透明胶带提取了茶壶上的指纹,固定在一张纸上,然后从厨房弄了一点葱汁,用一支毛笔蘸了葱汁藏在衣袖里。
回到堂上,让原被告到外面土地庙磕头发誓,借此引开大家的注意力之后,将两份誓词上的手掌印与刚才提取的指纹进行对比。
虽然茶壶上有不少人的指纹包括杨秋池自己的指纹,但他只需要确定原被告两个人中哪一个的指纹茶壶上没有,由于是二排一,因此很快就查出了茶壶上有被告蒋文明的指纹而没有原告朱焦华的指纹,从而确定茶壶是被告蒋文明的,原告朱焦华在说谎。杨秋池于是拿出了那支蘸了葱汁的毛笔在朱焦华的誓词上画了个鬼脸,故意磨磨蹭蹭耽误半天,等纸上的葱之干了再到土地庙装腔作势一番之后,在香炉里点燃纸钱,将那画了鬼脸的朱焦华的誓词放在火上一烤,由于先前画鬼脸用的葱汁在纸的表面生成了一种类似透明薄膜的物质,这种物质的燃点比纸还低,烤一下就会变色。所以,那个鬼脸就显现出来了。因为这是以真实的指纹鉴定结论为基础,当然也就准确地指明了说谎者,又利用古人对神明的敬畏,通过显灵迫使原告朱焦华承认了说谎,成功解决本案。
杨秋池对跪着的朱焦华说到:“你见财起意,冒领他人遗失之物,不仅恶人先告状,还信誓旦旦赌咒发誓,要知道,举头三尺有神明偷奸耍滑是要被天谴的,对你这等奸滑之徒必须要给与一点警示才行。来人将他押出去笞二十,枷号示众一个月”
皂隶们将朱焦华拉到大堂前月台上打了二十板,用一个二十斤重的木枷给朱焦华上了枷,在围观众人的哄笑声中,拖到衙门外示众去了。
杨秋池吩咐将那青花短嘴茶壶判给被告蒋文明。蒋文明口称感谢青天大老爷明镜高悬,连连磕头。
杨秋池吩咐他退下,蒋文明正要走,金师爷说道:“且慢”凑到杨秋池的耳朵边低声道:“大人,这失主还要拿出一半价钱给捡到之人才能走啊。”
“什么失主还要给钱谁规定的”杨秋池道,心想,拾金不昧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应当鼓励,只不过,没听说还有捡到分一半的啊。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如果捡到拾得物拒不退还,可构成侵占罪,但属于亲告罪,也就是说必须失主到法院起诉,并举证证明,才能追究刑事责任。捡到分一半这种制度倒没有,不过如果因为管理拾得物产生了费用或者为了寻找失主支出了费用以及受到了误工等损失,可以以无因管理要求失主补偿。
金师爷知道,县太老爷对刑律当然不可能全都懂,要不然要他这师爷干什么。低声陪笑到:“大人,这是咱们大明律的规定啊。”
大明律的确是这样规定的:“凡得遗失之物、限五日内送官、官物还官、私物召人识认、于内一半给与得物人充赏、一半给还失物人。如三十日内无人识认者、全给。”杨秋池一听大明律规定的,既然金师爷都这样说了,那肯定是有的,便点点头,对那蒋文明道:“你这青花短嘴茶壶是人家失主拾金不昧捡到之后交衙门,你才能认领回去,按照大明律例,你应当交一半价金奖给拾物之人。”
蒋文明倒也实在,老老实实掏出十两白银交了上来,杨秋池吩咐传大堂外等候的捡到这遗失物的那人上来领了赏金,这案子才算审完。
第二个案子是重婚案,杨秋池懒得看那文诌诌的状子,直接将原告李大牛传了上来,说道:“你要状告什么,当堂说来。”
李大牛磕头道:“大老爷,十三年前,我妹妹明媒正娶嫁给了被告王柯为妻,没想到,这王柯人面兽心,瞒着我们,在城里行六礼娶了李承明李员外的侄女为妻,一人两妻,置我妹妹于何地请大老爷为我们作主。”
公然重婚这小子贼胆也太大了吧,杨清池吩咐传被告到堂。
被告王柯被带上大堂跪下。杨秋池问:“原告所说是否属实”
王柯大剌剌说道:“没错。”
杨秋池微微一怔,这小子怎么犯了法还这么牛,问道:“你娶了李大牛之妹为妻在先,尚未修妻,又明媒正娶他人之女,所为何故”
“李大牛的妹妹好吃懒做,长得又难看,老子当然就另外取一个喽。”王柯横着脖子说。
杨秋池心头火慢慢上来了,正要再问,那李大牛已经大叫道:“你胡说我妹妹善良娴淑,相夫教子,跟了你十多年,替你生儿育女,生小的养老的,吃尽了苦。你当初在老家里扛锄头种地的时候,怎么没说我妹妹不好现在你攀了高枝,就嫌我妹妹人老珠黄了”
王柯眼一斜:“没错,我就嫌她人老珠黄,怎么样你咬我啊”“你你这王八蛋,老子跟你拚了”李大牛起身就要去打王柯。
杨秋池大喝一声,惊堂木一拍:“大胆公堂之上不准喧哗想挨板子吗”李大牛吓了一跳,赶紧回到原位跪倒磕头。
“对对”王柯手指李大牛喊道:“他咆哮公堂,打他你这老爷怎么不打他啊你这老爷”
杨秋池心头火腾的一下冒到了脑袋顶,惊堂木一拍,打断了他的话:“本县另如何处置要你来教”
王柯这才住嘴,脸上还是一付很不满意的模样。
杨秋池强压怒火问道:“王柯,本县问你,李大牛的妹妹可有七出事由”
“当然有她好吃懒做,不敬公婆,善妒”王柯吊儿郎当板着指头数。
“放屁你这狗贼,你娶了我妹妹十三年,怎么没听你说我妹妹半句闲话去年你当了李承明李员外家的门房之后,就以为攀上了高枝,欺骗李承明说没有成亲,娶了他的残疾侄女”
杨秋池拍惊堂木阻止了李大牛的话,继续问王柯道:“既然他妹妹那么多毛病,你怎么没休妻”
“我我”王柯一时语塞,然后脖子一横,说道:“是想休来着,只是没空罢了”
原来是个见利忘义的陈世美当了陈世美还这么牛皮哄哄的,杨秋池转身问金师爷:“金先生,咱大明律对这重婚是如何规定的”
金师爷回答:“大明律规定:若有妻更娶妻者、杖九十、离异。”
我国是一个宗法伦理社会,“一夫一妻”被视为婚姻的基本原则,古人云:“诸侯无二嫡”,意思是即使天子诸侯也不能同时娶两个老婆。唐律疏议上也说道:“一夫一妻,不堪之制”。东汉班固编辑的白虎通义也说:“妻者齐也,与夫齐体,自天子至庶人,其义一也。”意思是说,与夫齐体之妻只能有一个。
所以,“有妻更娶”自古为律所禁,大明律也明文规定“有妻更娶”不仅要打屁股,还要强制解除婚姻关系。不过,法律归法律,根据古代文宪记载,古代现实生活中,并嫡之事并不罕见,就看官府管不管了。杨秋池说道:“好给我把这王柯拖出去,重打九十大板”
皂隶齐声答应上前就要拖王柯。王柯喝道:“喂喂你搞清楚我是谁没有你敢打我板子你这芝麻官不想当了吗”
杨秋池一愣,听这话怎么都不像一个门房,倒像杨秋池这官都是他赏赐的似的。杨秋池气极反笑,一摆手,问道:“你是谁吏部尚书吗”
“我是李承明李大员外家的门房是李大员外的亲亲侄女婿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