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1(2 / 2)

不等上月良夫把话说完,四手井纲正认真的说道:“上月君我其他的都不干涉你但是你必须要保证朝鲜不被支那军占领”说着四手井纲正站了起来说道:“上月君,请给我安排一个休息的地方”

听到四手井纲正的话,上月良夫立刻叫来了自己的侍从引导四手井纲正到军人之家饭店去休息了。

转眼间到了晚上九点二十分,新编第十三集团军所有团以上的军官都到达了绥化。清点完人数后,柳风明走到了张烈阳的面前说道:“司令,人全部到齐了”听到柳风明的话,张烈阳认真的说道:“你去把何总长请过来我先去会议室和他们聊聊”说着张烈阳拿着帽子转身离开了。

就在张烈阳走进会议室和所有团以上的军官聊了一会天后,柳风明带着何应钦走进了会议室。张烈阳看何应钦进来后站了起来说道:“我们欢迎参谋总长何应钦将军给我们训话”说着张烈阳率先鼓起掌来。

在张烈阳的引导下,在座所有的军官都鼓起了掌。何应钦看到这个情景,笑着走到了所有的军官面前,用手平放向下压了压示意安静一下后说道:“我这次是代表委座来慰问各位同时宣布对你们的嘉奖”

第二卷:特种战略第十一章:东北势力制约

第十一章:东北势力制约

听到何应钦的话,原本坐在两边的军官都不约而同的站了起来。看到所有的军官都站了起来,何应钦接过了秘书递过来的嘉奖命令说道:“授予张烈阳一等宝鼎勋章;授予每一个士兵七等宝鼎勋章”

何应钦撒了一把勋章雨和金钱雨后第二天一早返回了重庆。等何应钦离开后,张烈阳立刻带着左权赶往了锦州到达锦州后,张烈阳直接走进了张学良的办公室叫道:“副总司令”

听到张烈阳的叫声,正在忙碌的张学良抬起头看到张烈阳顿时疑惑的问道:“烈阳,你不是昨天刚走吗怎么今天又赶来啦”

“副总司令昨天因为何应钦代表蒋委员长到绥化视察并嘉奖我们”说着张烈阳一本正经的对张学良说道:“副总司令,我现在担心我军进攻朝鲜后苏联会乘火打劫”

听到张烈阳的话,张学良顿时皱起了眉头。过了一会,张学良对张烈阳说道:“烈阳我只能够抽调四个师加强黑龙江方面的防务其他我就无能为力了不过你可以找文白帮你想想办法”说着张学良拿起了桌上的电话接通了张治中说道:“文白兄你在办公室啊”

“汉卿,你有什么事吗”张治中认真的问道。

“烈阳来了等一下我和他一起过来找你”张学良认真的说道。听到张学良的话,张治中想了想问道:“烈阳不是昨天才走吗”

张学良听到张治中的话笑着说道:“昨天何应钦去了绥化”不等张学良把话说完,张治中打断道:“是不是烈阳来商量怎么防备苏联的事”

“是的”张学良毫不避讳的说道。听到张学良的回答,张治中想了想后说道:“我在办公室里等你们”说完张治中挂了电话。

过了一会,张学良带着张烈阳和左权走进了张治中的办公室。走进办公室,张治中看了看张烈阳和张学良说道:“汉卿,你想我怎么帮助烈阳”

张学良听到张治中的话想了想后说道:“文白兄,你手中虽然没有兵权,但是你可以征集民夫啊只要那些民夫经过短暂的训练,让他们屯田不就可以解决黑龙江兵力不足了吗”

张治中听到张学良的话想了想说道:“我看还是以我的名义向重庆发报请求增派兵力,我想最高统帅部和蒋介石不会不给面子吧”

张学良听到张治中的话想了想说道:“你这个主意也不错这样也省去了被那些喜欢嚼舌根的人说我们拥兵自重了”四个人商量了大约半个小时后,何应钦代表自己想蒋介石发去了一份请求调派部队的电报。

蒋介石看完张治中发去的电报想了想后把陈诚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说道:“辞修,你看看这份电报说说你的意见”听到蒋介石的话陈诚接过了电报看了看说道:“委座卑职以为应该同意文白的要求毕竟现在东三省已经光复如果中央军在那里的实力不能够完全制约张学良的东北军的话,很有可能张学良会成为第二个东北王”说着陈诚看了看蒋介石的神态后接着说道:“再加上苏联对我中华之地一直虎视眈眈其意图吞并中华之心一点也不亚于日本”

陈诚的话刚刚说完,蒋介石点了点头说道:“辞修,你说的不错”说着蒋介石想了想后问道:“辞修,你说派那一支部队去比较好”

陈诚听到蒋介石的话想了想后说道:“委座,卑职认为派遣汤恩伯第二十军团去比较好”蒋介石听到陈诚的话认真的想了想后说道:“你让我再好好的想一想你先下去吧”

“卑职告退了”说着陈诚转身离开了。等陈诚离开后,蒋介石按动了桌上的铃。听到铃声后,蒋介石的秘书走进了蒋介石的办公室说道:“委座有什么事吗”

“你去通知汤恩伯,我要见他”蒋介石认真的说道。

“是”说着蒋介石的秘书转身离开了。

过了大约半个小时后,何应钦拿着刚刚收到的美国大使馆送来的文件走进了蒋介石的办公室。蒋介石看到何应钦认真的说道:“敬之你回来啦新编第十三集团军现在情况怎么样啊”

“报告委座新编第十三集团军一切情况都很好”说着何应钦拿出了文件递给了蒋介石说道:“委座,美国大使馆把文件送来了”

听到何应钦的话,蒋介石接过文件看了看说道:“你去东北有没有和烈阳说这件事”

何应钦点了点头说道:“委座卑职询问过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