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鼎毫不犹豫,回书王翦,断然拒绝南下作战。
宝鼎急告蒙武,马上率主力赶赴临淄,接管山东镇戍之重任。
宝鼎急令北疆各军统率,自接到命令之刻起,带上战利品,火速返回北疆。
宝鼎担心咸阳的政局变化传到山东后,会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他在接到秦王政书信的当天晚上,急召公子扶苏,说北疆有变,自己必须急速返回。
第二天清晨,宝鼎带着太傅府官员和司马尚的代北精骑风驰电掣一般离开了临淄,日夜兼程赶赴北疆。
宝鼎回书秦王政,我已日夜兼程返转北疆,北疆诸军正在陆续撤离山东。考虑到咸阳财赋困窘,山东、淮北局势动荡,中原大军久战已疲,所以坚决反对渡淮作战,更反对在这种情况下仓促进行南征。
宝鼎回书诸位公卿大臣,大秦改郡县制为郡国制,其根本目的是稳定中土,是维持中土的统一,而分封诸侯已经给中土带来了数百年的分裂和战乱,因此大秦绝不能重蹈覆辙,大秦绝不能再建诸侯。
这是宝鼎第一次旗帜鲜明地反对分封诸侯,第一次公开支持秦王政阻击公卿大臣们的扩大分封之议。
秦王政寝食不安,夙夜难眠,他不知道宝鼎会不会背信弃义违背承诺,假如宝鼎违背诺言,借此机会分封诸侯,那后果不堪设想。终于,宝鼎的书信到了,但秦王政心神紊乱,甚至不敢去打开这封关系到大秦命运的信。
周青臣感觉自己快要窒息了,他强自控制着慌乱的情绪,颤颤巍巍地打开了这封信。
他看到第一行字,顿时狂喜,冲着惶惶不安的秦王政激动地叫了起来,“回去了,武烈侯回去了,回北疆了。”
=
=
=
第一卷崛起第403章轻赋薄徭
第403章轻赋薄徭
北疆军在形势一片大好,在统一大业唾手可得,在朝野上下一致呼吁举兵南征,在楚国兵败如山倒只要再给它雷霆一击就可以消灭它的时候,北疆军竟然调头北上了,武烈侯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倒行逆施”,一时间指责声四起,更有人在愤怒之下上书弹劾,怒斥武烈侯居心叵测,有割代北而霸中土之野心,更有甚者,在背后势力的支持下,公然与武烈侯“翻脸”,建议秦王政和中枢为防患于未然,马上剥夺武烈侯的兵权,将其征召回京。
秦王政冷眼旁观,自始至终一言不发。事实证明武烈侯是大秦之鼎柱,绝对忠诚,绝对信诺,在未来帝国的发展方向上也与咸阳宫保持着绝对的一致,相反,朝堂上的公卿大臣们却是居心叵测。这一次中原决战虽然胜利了,但假如没有武烈侯给予咸阳宫坚决的支持,没有武烈侯一力承担了朝野上下施加的巨大压力,咸阳宫最终必定在政治上失守,在国策上失败,最终不得不走向分封诸侯之路,最终不得不再一次把中土推向分裂和战乱的深渊。
王翦和冯毋择等中原大军统率联名上书,向秦王政请战,详细呈述两淮局势,要求马上渡淮作战,攻占楚都寿春,饮马大江。
隗状、王绾、公子腾、冯劫四位上公联合中枢诸卿也纷纷请奏,极力主张大军渡淮攻击,以最快速度击杀楚国,完成统一大业。
面对朝野上下汹涌澎湃的“呼声”,面对文武百官对统一大业的极度“渴望”,秦王政“势单力孤”,无法直接拒绝,只能一边借口财赋严重不足、山东和淮北局势动荡不安为由,设法拖延渡淮作战的时间,一边向北疆武烈侯“求援”,请他竭尽全力配合咸阳宫,阻止中原大军的南征。
=
统一是大势所趋,南征是人心所向,秦人在中原决战中的胜利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强大,现在还有什么可以阻止大秦一统中土
普罗大众看到的是灿烂的未来;大秦将士看到的是辉煌的功绩;唯有高居权力上层的贵族们才知道瓜分中土权力和财富的盛宴正在拉开帷幕。为了掠夺到更多的权力和财富,他们正使出浑身解数冲进宴会场,但秦王政和武烈侯就站在殿堂门口,他们要执掌权力和财富的再分配权,他们要给贵族们一一安排座次,这让贵族们非常愤怒。中土统一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是贵族们用自己的血汗拼搏而来,他们有资格有权力在这场盛宴中饕餮taotie大餐,谁能阻止他们
中原决战结束了,伴随而来的是矛盾的尖锐化,因为激烈矛盾而造成的冲突正在酝酿之中,随时都有可能爆发,这是权力核心层的共识,但谁也不愿看到冲突的爆发,不想看到统一大业功亏一篑,所以大家都在努力,都在斗争,都在寻求妥协,都想在妥协中达到自己的目的。
要妥协,要想达到自己的目的,首先就要对当前的政局有个清晰而正确的认识。
咸阳政局在中原决战前后发生了剧变。
剧变从秦王政和武烈侯的离石会面开始,到武烈侯率北疆军南下作战,以摧枯拉朽之势摧毁齐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的时候进入酝酿阶段,接着武烈侯坚决拒绝南征灭楚,率军返回北疆,就此把各方之间深藏的矛盾公开了,于是一场剧变轰然爆发。
各方势力间的矛盾在碰撞中猛烈爆发后,咸阳政局出现了一个显著的变化,那就是武烈侯和北疆武力做为朝堂上的第三股势力“横空出世”。
秦王政和咸阳宫拥有至高无上的王权,豪门贵族包括他们所控制地方势力则构成了大秦最为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武烈侯和北疆武力本来属于这个既得利益集团,但在中原决战后,它们与这个既得利益集团决裂了,它们有自己的利益诉求,于是它们自成一系。
大秦还没有完成统一,但大秦的政局却演变为三足鼎立之势,这恐怕是大多数贵族们在大战之前没有想到的事。大秦政局由两强相争变成三足鼎立,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因两强相争而带来的激烈矛盾和冲突因此得到了缓解。
大战后,本来是秦王政和豪门贵族们因为集权和分封的矛盾而发生了激烈冲突,但现在武烈侯和北疆武力横空出世,形势也就陡然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