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50(2 / 2)

陈禄的官爵是升了,这是对陈禄的安抚,也是秦王政笼络关东系的必要手段,但联想到陈禄现在的位置,武烈侯挑起的这场风暴,以及当前各方势力对司空一职的激烈争夺,不能不让秦王政浮想联翩。当然,他不会认为陈禄“背叛”了郑国,背弃了关东系,陈禄还不至于愚蠢到这种地步,不过,陈禄肯定是卷进了这场博弈,以武烈侯的手段,陈禄根本没有抵御之力,而郑国无奈之下,也只有冒险举荐,全力以赴博一把。

秦王政渐渐想明白了,对宝鼎的谋划大概有了个轮廓。这位天才的弟弟给自己挖了一个陷阱,让自己在陷阱中重击了熊氏,然后又扔给自己一根绳子,让自己爬出陷阱。秦王政暗自羞恼,宝鼎是越来越过份了,竟然敢玩弄自己于股掌之中,简直是岂有此理

郑国估计谈话时间差不多了,于是躬身告退。

秦王政挥挥手,示意他暂且留步。秦王政迟疑了片刻,问道,“在司空这一人选上,你有何看法”

郑国心中暗喜,知道秦王政注意到了陈禄,这是个好兆头。郑国微微皱眉,沉吟稍许,恭敬地说道,“南岭大渠开凿完成后,司空府的重任就是修筑直道,所以,在司空这一人选上,关键还要看武烈侯的态度。”

这话等于很隐晦地告诉秦王政,之所以举荐陈禄,是源于武烈侯的“授意”。没有武烈侯的暗示,举荐陈禄出任司空一职,根本就是自取其辱。

秦王政的脸上露出一丝冷笑,眼里更是掠过一丝阴骘之色。

郑国敏锐地发现了秦王政的不快,心里顿感窒息,霎时淹没于惶恐之中,冷汗涔涔。

“在直道一事上,你有何看法”秦王政又问道。

这不是废话嘛。直道修筑就是秦王政自己提出来的控制北疆的策略,谁敢有看法不过现在局势变了,中枢对直道修筑有了不同的意见,虽然没有公开的反对者,但很多人建议拖延修筑的时间,以此来遏制武烈侯实力的膨胀和减小北疆对中央的威胁,这也直接导致武烈侯出手抢夺司空府的掌控权。

郑国在此事上一直保持沉默,但现在他不得不给秦王政一个明确的态度。

“弊大于利。”郑国言简意赅,神态坚决。

秦王政没有说话,皱眉沉思。

“直道就像紫塞长城,它是大秦的国防工程,关系到大秦的长治久安,不能不建,而且要马上修建。”

郑国豁出去了,反正这本来就是自己的真实意见,事已至此,干脆一条道走到黑了。

秦王政还是不说话。

郑国一咬牙,再次补充了一句,“紫塞是被动防御,而直道是主动防御,两者相辅相成,可以确保大秦的北疆安全,确保大秦的万世基业。”停顿了片刻,郑国一狠心,把最想说的一句话吐了出来,“大秦的紫塞至今屹立于北疆,而当年修建紫塞的人如今何在”

秦王政霍然抬头,一丝明悟掠过心头,冷峻的脸上渐渐露出一丝笑意。

这世上的道理很简单,但越是简单的道理,越是难以领悟,有几个人能够达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大彻大悟之境

“在你看来,直道修筑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

秦王政的语气明快了许多,而郑国却是冷汗淋漓,极度紧张,甚至有一种脱力的感觉。

“直道修筑的主要工程量集中在子午岭和白于山,只要把这两段直道修筑成功,此工程就算完成了七成以上。”郑国恭敬回道,“武烈侯所拟制的直道虽然长达两千里以上,但大半位于河套之间的蛮荒之地。目前这一区域被匈奴人所占据,未来当我大军北伐之际,大军打到哪,直道就修到哪,所以暂时无需考虑。”

秦王政微微点头,示意郑国继续说下去。

“如果中原决战结束后,咸阳开始修筑子午岭和白于山直道,保守估计需要五年。”

郑国是中土大水师,主持修凿了关中大渠,对这种水土工程之事当然是了如指掌,其估算的时间大致不会错。

秦王政略略皱眉,说道,“中原决战后,南北两地都有战事,尤其大江以南,其战事更为长久,咸阳财赋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