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和朱英互相看看,目露无奈之色。武烈侯现在是鞭长莫及啊,事实上他根本没办法干涉中原战局,就算秦王政要再次制造一个“屯留兵变”,要逼迫熊氏叛乱,然后以此为借口来打击武烈侯,武烈侯也是毫无还手之力。就像当年的吕不韦,因为受“嫪毐oai之乱”的牵连,黯然离京。
“必须反击。”宝鼎说道,“熊氏现在没有退路了,我同样没有退路。熊氏倒了,我也要去北疆牧羊,所以熊氏要绝地反击,我也要绝地反击。”
赵高和朱英望着宝鼎,期待他拿出对策来。这时候“以不变应万变”太被动了,而被动的后果就是失败,必须主动,必须反击。
“我为何如此被动”宝鼎问道。
“你在北疆,在代北,你的对面就是匈奴人。”赵高苦笑道,“你被捆在牢笼里,虽然你手上有二十万大军,但你被困在这里动弹不得。”
“咸阳高明啊。”朱英抚须叹道,“如果没有北方战场的危局,你此刻不是在代北,而是在中原,而咸阳也无法捆住你的手脚,更不敢拿王统来要挟你。”
宝鼎脸上露出淡淡的笑意,“假如我打破了这个牢笼呢”
“时间来不及了。”赵高说道,“咸阳肯定会在夏秋之际发动中原决战,距离现在不过几个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我们根本不可能在北方战场上击败匈奴人。”
“军队也远远不够。”朱英接着说道,“即便出现了奇迹,我们打败了匈奴人,但代北和燕南两地至少需要十五万镇戍军,这样武烈侯只能带着五万大军南下中原。五万大军根本改变不了中原战局。”
宝鼎微微点头,又问道,“如果中原决战打败了,我们发动第二次决战,至少需要多少军队”
“六十万。”赵高说道,“这是武成侯说的,他就是用这个条件拒绝了咸阳。”
“六十万”宝鼎眉头紧皱,转目望向朱英。
“武成侯即使有了六十万军队,这一仗也不过就是可以打一打,并没有胜算,但也不会输。”朱英说道,“不过以我看来,此仗若在中原打,六十万可以一战,但如果在淮河一带打,六十万肯定不够。”
淮河一带水系发达,河流密布,地形复杂,楚军在本土作战,占据了绝对优势,秦军胜算不大。
“如果以骑军为主力呢”宝鼎问道,“假如我带十万到十五万骑军到中原参战,胜算有多大”
赵高和朱英互相看看,眼里不约而同地掠过一丝惊栗。十万到十五万骑军李牧在河北两次击败秦军就是靠代北骑军的强悍战斗力,假如武烈侯也带着这样一支精锐骑军进入中原作战,必定挡者披靡,无坚不摧。
武烈侯想干什么公开与咸阳正面抗衡以武力威胁咸阳,继而力保熊氏
=
=
=
第一卷崛起第374章尘归尘土归土
第374章尘归尘土归土
公子扶苏和章邯日夜兼程赶赴涿鹿拜会武烈侯。
路上章邯把自己对咸阳政局和中原局势的看法做了一番详细解说,经过章邯的分析和预测之后,得出的结论就是东南战场可能是个陷阱,可能要重演当年“屯留兵变”之祸。
屯留兵变的直接“受害者”者就是长安君成蛟。
当时秦王政已经加冠礼,已经名义上亲政,已经做了八年大王,背后有华阳太后,左右有熊氏外戚和关东系,而长安君不过弱冠之龄,大靠山祖母夏太后已经薨亡,试想长安君有什么理由叛乱他叛乱成功的可能又有多大
考虑到秦王政亲政后,华阳太后和熊氏外戚依旧牢牢把持权柄,可以推想到,秦王政在亲政之后马上授长安君以兵权,让他与上将军蒙骜一起征伐赵国,其中大有深意。
庄襄王、秦王政父子是华阳太后一手扶持的君王,以吕不韦为首的关东系也是依附熊氏外戚而壮大。这里有个疑问,华阳太后为什么要选择庄襄王和秦王政父子做大秦的君主
华阳太后没有亲生子女,她必须在安国君众多子女中挑选一个做嫡子。这个嫡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很简单,一无所有,必须完全依靠熊氏外戚才能生存,这样的人做了君王后,熊氏外戚才能始终把持朝政。
在赵国做质子的异人符合这一基本条件。历史上记载,异人之所以被华阳太后选为嫡子,是吕不韦花钱买通了华阳太后的姐姐华阳大姐和弟弟阳泉君。这个理由就太荒诞搞笑了,一国储君的选择关系到王国的未来,关系到朝堂各方势力的利益,其中博弈之惨烈可想而知,岂是一个小小的商贾所能左右熊氏家族有权有势,财富无数,难道还像市井小民一般贪图吕不韦的那点金子太扯淡了。
吕不韦是卫国商贾,出身低贱,在韩国阳翟打拼,渐渐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在邯郸偶遇异人之后,他萌发了一个“投资”念头,于是到咸阳为异人跑关系,看看能否运作一下,把异人弄回秦国。
这个难度非常大,一般到外国做质子的宗室公子,首先是庶出,其次是庶出中最没有前途的。这个很好理解,宗室公子的母系如果权势庞大,朝堂内外都有一定的势力,即便是庶出,也不至于沦落到离乡背井到外国做质子的地步。做质子基本上等同于在外国坐牢,运气差一点的这辈子就老死他乡了。比如赵高的祖辈就是赵国派遣到秦国的质子。
异人如果能结束质子生涯,返回咸阳,凭借其功劳足以获得一定的权力和财富,这可以帮助吕不韦在西秦打开一条商道。不出意外的话,这就是吕不韦结交异人,并主动帮助其到咸阳运作的主要原因。当然,也不排除吕不韦异想天开做白日梦的可能,毕竟当时异人的父亲安国君是大秦储君,偏偏这位储君还没有嫡嗣,理论上只要是安国君的儿子,都有可能是未来的大秦君王。
吕不韦的运气的确不错,他的那点金子让他见到了熊氏,给熊氏传递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