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49(2 / 2)

几个人互相看看,都没有说话。宝鼎的想法是好的,但事关利益轻重,秦王政和咸阳宫岂肯让步不过好在武烈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颠覆了河北战局,扭转了中原危机,武烈侯就此牢牢掌控了主动,相反,咸阳宫却因此陷入了被动,形势发展对武烈侯还是非常有利。

秦军南线六十万大军马不停蹄,火速向北推进,气势如虎。

赵王迁大惊失色,当即在赵葱、颜聚的扈从下,率领中枢越过呼沱水,撤到中山境内。

李牧听说邯郸丢失,怒不可遏,当着信使的面把中枢骂得狗血淋头,虽然他没有指名道姓责骂赵王迁,但大家都知道,他其实骂的就是赵王迁和国相郭开,君臣将相之间的矛盾到了这种地步,赵国算是彻底完了,再无反败为胜的可能。

李牧无奈之下,下令大军退守呼沱水北岸,死守中山。

秦军南北两路大军会师于呼沱水南岸,将近八十万大军一字排开,气势磅礴。

武烈侯传书李牧,相约阵前对话。

次日,两军对峙于呼沱水两岸,战阵威武,战旗迎风狂舞,大战一触即发。

宝鼎打马冲出战阵。东方无畏高擎大旗,紧随其后。十名黑影锐士和十名墨家剑士侍从左右,飞驰河堤,驻马而立。

李牧面如寒霜,眉头紧锁,两眼紧紧盯着对岸那面大旗,踌躇不决。他知道武烈侯的用意,见一面容易,聊几句也不是难事,但麻烦无穷,然而,他又不能不去,此时个人荣辱已经不值一提,大军的士气才是至关重要。

李牧缓缓举起马鞭。

“武安君”司马尚蓦然一声暴喝,“不要去。”

李牧举起的马鞭骤然停止。他慢慢转头望向司马尚。司马尚目露哀求之色,在马背上躬身为礼,“武安君,请以大局为重,不要争一时意气。”

李牧苦笑,“如果大王一定要杀我,我又何必在乎什么罪名”

说完他再度举起马鞭。

“父亲”李行策马冲上,一把抓住了李牧的手臂,激动地叫道,“父亲,你不要去。大王就在后面,他要夺你的兵权,他要夺你的代北军。你这一去,代北军必将陷入无边劫难。你不为自己考虑,总要想想这些追随你的将士吧”

李牧抬头看看四周一双双无畏无惧的眼睛,心里突然涌起万丈豪情,身体里的热血突然沸腾起来。为了守护自己的国,粉身碎骨又如何

宝鼎看到对面久久没有动静,脸上露出一丝不屑之色。

他向东方无畏伸出手。东方无畏惊讶地看着他,不知他要干什么。宝鼎轻叱一声,猛地一把夺过了东方无畏手上的大旗。东方无畏蓦然反应过来,失声惊呼,“武烈侯,万万不可。”

宝鼎笑笑,“留在这里,我和李牧有私密要事商谈。”

“武烈侯”东方无畏当然不会答应,刚想阻止,却见宝鼎用马鞭指着冰面问道,“你看看河面中央距离赵军战阵有多远你距离我又有多远你认为这种距离下,我有危险吗”

东方无畏看了一眼河面中央和对方战阵,断然摇头,“我必须跟在你身边。”

“不行”宝鼎口气严厉,“此事关系到这一仗的胜败,关系到几十万将士的生死,所以你不能跟在我身边。”

东方无畏本想继续坚持,但看到宝鼎眼神凌厉,杀气凛冽,心里骤然发寒,不敢再反对了。

宝鼎拿着战旗,策马冲下河堤,沿着坚硬的冰面缓缓而行,然后驻马立于河面中央。

北风厉啸。白色的冰面上,秦军统率一人一骑,傲立于两军阵前。

这一幕深深震撼了两军将士。

秦军士气大振,震耳欲聋的呐喊声冲天而起,惊天动地。

李牧再不犹豫,一把推开李行的手,打马冲向前方。卫士扈从于后,风驰电挚一般席卷而去。快到河堤之时,李牧高高举起手中马鞭。卫士们不敢再跟,勒马停下。

李牧越过河堤,冲上了冰面。

赵军将士的欢呼声在这一刻蓦然响起,巨大的声浪撕裂了寒风,直冲云霄。

李牧驻马停下,望着眼前这位气势凌厉的封君,脑海中不禁想起当初被自己抓住的那位神秘的黑冰秘兵。这是同一个人

“大将军别来无恙”宝鼎策马上前,笑着问候道。

李牧仔细打量着,良久说道,“你长大了,我已经认不出来了。”

“人终究会长大,就像中土终究要统一。”宝鼎笑道,“你比我更清楚长城外的匈奴人对中土的威胁有多大。假如中土迟迟不能统一,你估计再过多少年,匈奴人的大军就要杀进中原”

“我已经听很多人说过你的事。”李牧叹道,“中土出了你这样一位天之骄子,不知是中土之祸还是中土之福。”

“像你我这样的人,其功过得失自有后人评说。”宝鼎说道,“做为中土人,保护中土,保护中土的子民,是天经地义的事。这是我一辈子为之奋斗的目标,凡阻碍者,必定死无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