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47(2 / 2)

“目前长城守军虽然数量众多,但缺乏粮食、武器和防寒衣物,战斗力锐减。”杨端和笑道,“以我现有兵力,强行攻城损失肯定很大,但武烈侯今天带来了十三万大军,新年后两位大上造还要带三十五万大军赶到战场,不出意外的话,半个月之后,我们就可以越过长城,包围邯郸。”

宝鼎笑笑,转头望向公子扶苏,“你是大军统率,你看看这一仗怎么打”

大帐内霎时安静下来,众将的目光齐齐望向了公子扶苏。

宝鼎这句话提醒了众将,公子扶苏地位特殊,此仗过后,公子扶苏肯定要封君,也极有可能在武烈侯的帮助下问鼎储君。一旦公子扶苏做了大秦的储君,那在坐诸将的未来就和这位年轻储君紧密联系到了一起。

公子扶苏的神色十分紧张。虽然在这之前武烈侯已经做了详细交待,但此地就是战场,他的话一言九鼎,直接决定了战斗的胜负,决定了他自己和大秦未来的命运,所以他没有理由不紧张。

宝鼎冲着他微微一笑,目露鼓励之色。

公子扶苏站了起来,深深吸了一口气,大声说道,“大饥荒正在大河南北蔓延,这一形势对敌我双方都不利,但相比起来,我大秦形势更为严峻,因为我们的对手不仅仅是赵国,还包括齐楚燕三国。此次中原集结全部力量北上,其目的就是毕其功于一役,失败在此一举。”

公子扶苏随即把中土大势和中原面临的深重危机做了一番解说。中原秦军这次是破釜沉舟了,置之死地而后生,赢了就此奠定统一大业,将士们加爵升官,输了可能会丢掉中原,遭遇重创。

公子扶苏的紧张情绪渐渐消散,一股指点江山的豪迈之情逐渐展露。宝鼎望着眼前这位慷慨激昂的少年,心里很有一股成就感,此仗过后,就把他推上储君之位,大秦的历史终究还是在自己的手中一点点地改变了。

“时间是重中之重。”公子扶苏最后说道,“攻克长城包围邯郸并不难,难的是攻克邯郸。长平大战后,我几十万秦军南北夹击邯郸,前后鏖战了两年多的时间,但最终功亏一篑,大秦因此遭受重挫,直到今天才再一次逼近邯郸。但此次形势对我非常不利,如果我们像上次邯郸大战一样,久攻不克,其结果不堪设想,所以我们不但要在半个月内包围邯郸,还要在未来两个月内攻克邯郸。也就是说,在春耕之前,我们必须拿下邯郸,否则,我们就没办法组织人力进行春耕。没有春耕,我们就没有秋粮。没有秋粮,大饥荒必定要延续到下一年。可以想像一下,连续两年的大饥荒将造成何种可怕的后果。”

公子扶苏涨红着脸,用力挥动手臂,“从明天开始,我们就展开攻击,展开最猛烈的攻击,拿下长城,直杀邯郸。”

众将轰然应诺。

大雪停了,但大战爆发了,将近二十万秦军向长城发动了猛烈攻击。

宝鼎身先士卒,亲自带着黑鹰锐士冲杀在最前线。

武烈侯武技高超,代北的惊天一刺一直是将士们津津乐道的传奇故事。这次亲眼看到武烈侯冲上长城,与敌人浴血厮杀,秦军将士们的热血沸腾了,在震耳欲聋的鼓号声里,一批批悍卒前赴后继,像潮水一般冲向城墙。

赵军誓死捍卫长城,与秦军以命搏命,战况极其惨烈。

新年就在惊天动地的厮杀中,在鲜血四射的搏斗中悄然度过。

新年过后,桓齮和司马锌两位老将军带着三十五万新军进入了战场。

赵人望着城外黑压压的秦军战阵,彻底绝望了。

这一天的战斗秦军占据了绝对上风,但赵人还是依靠自己的勇敢顽强地坚持了下来。

入暮时分,秦军撤出战场,准备明天的决战。不出意外的话,明天大军就可以攻克长城了。

行辕里,公子扶苏和公子婴冲进了帅帐。

宝鼎赤着上身站在大帐中间,两位墨家医匠正在给他清洗身上的伤口,丢弃在地上的盔甲和战袍上沾满了血迹,浓烈的血腥味弥漫在冰冷的军帐里。

“叔父”两位少年停下脚步,躬身施礼。对这位叔父,两人崇拜到了极致,恨不得一夜长大,也跟在叔父后面冲锋陷阵,浴血杀敌。

宝鼎微微皱眉,问道,“何事匆忙”

“叔父,对面来人了。”公子扶苏兴奋地说道,“赵人坚持不住,要投降了。”

“信使在哪”

“在行辕外面。”公子婴说道,“他自称是叔父的故交,坚持要拜见叔父。”

“叫他来见我。”宝鼎冷笑道,“他今天才跑来见我,我倒想听听他给我什么条件。”

第一卷崛起第308章势如破竹

第308章势如破竹

郭奉在赵高的陪同下心惊胆战地走进了帅帐。

帐内的血腥味让他窒息,而高踞上座的武烈侯披着一件锦袍,正冷森森地盯着他,好似一头择人而噬的猛兽,杀气凛冽。郭奉两腿打颤,如坠冰窖,脸色霎时变得异常苍白。

郭奉跪倒在案几之前,大礼参拜。

武烈侯冷“哼”一声,手指坐在身边的公子扶苏,“你认识他吗”

郭奉急忙点头。自从和武烈侯达成约定后,郭氏在白氏、孔氏的帮助下,暗中把一部分财产已经转移到了中原。武烈侯离开中原前,曾把郭氏介绍给了昌平君熊启,而熊启也一直与郭氏保持着联系,得到了邯郸的很多机密讯息。

郭奉又大礼拜见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