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45(2 / 2)

宝鼎点头,“对,迫使咸阳宫大量分封君侯。名义上看,咸阳宫暂时用财富保住了中央的权力,但一旦君侯的财富超过了国库,那么咸阳宫还能牢牢控制中央的权力吗”

众人目露恍然之色,总算明白了武烈侯的“险恶”用心。

吞并了赵国,咸阳面临封赏功臣的问题,咸阳宫只有大量分封君侯才能赢得贵族们的支持,但大量分封君侯的后果非常严重,咸阳宫不得不慎重,如此一来,在武烈侯已经抛出去的“诱饵”的巨大诱惑下,朝堂上的矛盾会骤然激烈,这时候,咸阳宫怎么办是大量分封君侯以赢得贵族们的支持接着去征伐其他诸侯国,尽快完成统一大业,还是暂时停止征伐,先用雷霆手段断绝贵族们的痴心妄想,然后再去完成统一

不出意外的话,咸阳宫会选择暂停征伐,先拿出一个可行的不会动摇大秦基本国策的封赏办法,这关系到统一前后一系列国策的修改,牵涉面很广,牵扯的利益更复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这就给了武烈侯救灾的时间。

“还有什么疑问”宝鼎问道,“如果没有疑问,我们是不是马上据此拟制拯救之策”

“武烈侯,咸阳政局一旦紧张,咸阳宫可能会做出激烈反应,而熊氏必定首当其冲。”昌平君心怀忐忑,不得不提醒宝鼎,“熊氏被毁,你独木难支,咸阳宫必定取得完胜。”

“完胜”宝鼎冷笑,“只要你熊氏咬牙支撑,坚决不做叛乱之举,我必定可以扭转局面,给咸阳宫以沉重一击。”

熊启和熊炽骤感窒息。这对兄弟自相残杀,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祸及熊氏,熊氏的未来可谓一片惨淡。

第一卷崛起第306章中原变局

第306章中原变局

武烈侯仅仅在宛城停留了两天,当他和武安侯、昌平君、昌文君三人商定了未来一段时间的对策之后,随即北上大梁。

武安侯公子腾携王子公子高赶赴江南,而昌平君则南下坐镇江陵,昌文君则继续留在南阳,兼顾中原和东南两地。

武烈侯公子宝鼎的北上速度相当慢,一天不过走六十里而已。到了舞阳,宝鼎滞留两天,专门巡视铁山和冶铁大作坊,并与先期赶来迎接的张氏、白氏和孔氏等中原巨贾商讨中原局势。

中原局势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随时都有可能崩溃。随同武烈侯北上的琴氏、乌氏、卓氏和墨家也纷纷向武烈侯进言,请求武烈侯奏请咸阳,马上把主力大军撤出河北战场,把粮食用于中原救灾。中原局势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这些巨贾们的切身利益,好不容易盼到武烈侯重返中原,当然要不顾一切达成目的。

琴氏如今实力庞大,朝中有丞相隗状做为后盾,朝外有武烈侯做支撑,而琴氏的财富无论对隗状还是对宝鼎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助力,所以琴氏现在牛气冲天,大匠琴唐甚至直接威胁宝鼎,如果河北大战再不停止,中原危机必定更趋严重,而巨贾们在财富锐减的情况下,不得不断绝对西南策略的支持。

这些年宝鼎虽然给投靠蓼园的巨贾们赢得了惊人的财富,但同时也把这些财富“搜刮一净”,甚至把未来的财富收入都给透支使用了。目前这些巨贾们说起来都是富可敌国,但实际上都是“一穷二白”,包括琴氏亦是如此。按照咸阳给他们的优惠政策和武烈侯给予他们的承诺,这些巨额赊贷都将随着秦军吞并赵国而得到补偿,然而,天不遂人愿,这一场大饥荒给了巨贾们沉重一击。以目前的局势发展下去,巨贾们必定损失惨重,血本无归。

宝鼎对于琴氏的威胁也没有生气,一笑置之。琴氏对他的支持可谓不遗余力,假如赔得一干二净,琴氏当真是欲哭无泪,所以他能理解此刻琴氏的惶恐。

“给我两个月的时间。”宝鼎淡然说道,“两个月后,我或许可以打破河北战场上的僵持之局。一旦我南北两路大军攻克邯郸,咸阳给予你们的承诺必定全部兑现。”

这句话让巨贾们高悬的心总算稍稍放下了一些。虽然如今局势对大秦非常不利,但武烈侯历来都是在绝境中创造奇迹,武烈侯的到来好歹给他们带来了一线希望,这总比昌平君熊启带给他们的绝望要好得多。

离开舞阳后,武烈侯的赶路速度不但没有加快,反而更慢了。

武烈侯重返中原的消息早已传遍中原各地,中原上上下下都翘首以待,但武烈侯就是迟迟不至。不过武烈侯在中原威名远扬,这个消息传开之后,中原灾民的绝望情绪稍稍有所缓解,而乘乱攻打中原的韩魏叛军们也停止了攻击步伐,不敢向中原腹地深入,有些叛军甚至撤回到了边境地带。

与此同时,这个消息也传到了赵齐楚燕四国。

楚国本来还有些想法,想乘着秦国处境艰难自顾不暇之际,暗中支援河北战场的合纵军。一些军中统率甚至还谋划着在中原大乱之后出兵收复失地。突然听说武烈侯重返中原,从寿春到淮南前线骤然紧张,先前的那些想法也统统放弃了,老老实实地全力戍守淮南,免得在中原局势逆转之后,又遭到武烈侯的打击。

齐国也是忐忑不安,尤其当初在合纵抗秦一事上持反对意见的国相后胜等保守派大臣,乘机请奏齐王建,趁早断绝对赵国的援助,集中力量戍守长城,以免遭到武烈侯的攻击。武烈侯和昌平君完全不是一个层次上的对手。昌平君对中原乱局或许束手无策,但武烈侯肯定有办法。武烈侯就是一个“疯子”,如果以常理去揣测他,必定会遭到难以想象的打击。

赵国和燕国则闻到了一股死亡气息。武烈侯重返中原,秦王政在迫于无奈的情况下把武烈侯从江南调回中原,其目的可想而知。武烈侯到了中原,对河北战场上的秦军来说是一个好消息,秦军的士气必定因此高涨,接下来的仗更难打了,赵国距离败亡的日子似乎越来越近。

公子扶苏和中原的军政官长们按捺不住焦急的心情,纷纷赶到颍川相迎。

双方在颍川首府新郑相遇。公子扶苏、公子婴、砀郡太守公子庄等宗室,老将军桓齮、司马锌,颍川太守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