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脸色微变,两眼渐渐眯起,射出两道寒光。
宝鼎笑了起来,接着大笑,“荆卿,我的运气不是一般的好,代北如此,塞外如此,中原也是如此。看样子,此次西南之行,老天也会眷顾我,让我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荆轲注视着宝鼎,想到了当年代北那不可思议的一幕,脸色慢慢缓和,低声问道,“我对武烈侯有过承诺。”
“我对你也有承诺。”宝鼎笑道,“你不应该怀疑我对你的信任。”
荆轲犹豫了一下,躬身致歉,“张良为救灾赶到河北。我在李牧帐下遇到他,看到张良为拯救生灵而不惜代价,非常感动。李牧请张良刺杀武烈侯,以便帮助齐国夺取中原。张良找到我,希望我以天下苍生为念,帮他一把。我要阻止张良,为此我答应了他。途中我向他透漏了武烈侯的西南策略,告诉他武烈侯早在中原设下陷阱等待齐国的攻击,而武烈侯将亲自赶赴西南与灾民共度难关。”
“我本以为说服张良很难,没想到张良竟然相信了,并主动要求跟在我身边,一起到西南救助灾民。”荆轲看了一眼面到笑容的宝鼎,继续说道,“我担心他出尔反尔,伺机刺杀武烈侯。张良于是发誓,保证此次西南之行将全心全意帮助灾民度过危机,绝不伤害武烈侯。”
“所以你答应了,把他带在身边。”宝鼎笑道,“我刚才无意中说到张良可以在黑暗中给对手致命一击,结果你心虚,害怕了,是吗”
荆轲微微点头,抱歉地说道,“我本不想告诉你。张良发过誓,我也相信他,而且他诚心诚意要帮助灾民。我听李牧说,张良为了救灾,已经把家财全部耗尽,如今是一贫如洗。这样的人,我没有理由不相信他。”
“我也相信他。”宝鼎不假思索地说道,“如果他能去西南,可以给我很大帮助。”
荆轲沉吟片刻,问道,“武烈侯是否打算见他”
宝鼎断然摇手,“我灭了韩国,他立志要重建韩国,我和他是不共戴天的仇敌,见面对双方都没有好处,还是由你出面与他保持联系为好,关键时刻可以利用他的力量做一些我们不能做的事。”
“你还是希望我背叛你,以赢得张良的信任”荆轲问道。
宝鼎意识到荆轲不愿意做两面三刀的小人,自己的考虑有些不当,于是冲着他摇摇手,“以张良的才智,估计瞒不过他,你还是实话实说吧。此事对赵国有利,对韩魏两国的逃亡贵族也有利,当然,对我本人来说也有利,所以我们有合作的基础,我想你有足够多的办法说服张良。”
“如果张良一定要去西南呢”
“这件事要立即办,而开拓西南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你告诉他,你在长沙恭候他的大驾。”
荆轲不再耽搁,起身告辞。
=
顿弱急匆匆赶到梁囿行辕。
武烈侯没有召集中原军政官长在行辕迎接,甚至连他自己都没有到辕门相迎,只是派赵高在辕门接了一下。陪同顿弱前来的蒙武虽然预感到武烈侯肯定对咸阳的做法大为不满,但没想到武烈侯竟然丝毫不给咸阳面子,对顿弱这位特使怠慢到了如此地步。
顿弱倒是豁达,对此不以为意。此刻中原的危机还要靠武烈侯解决,他完全没有必要为了这点小事与武烈侯闹得不愉快。
武烈侯在帐外迎接。进了大帐寒暄几句后,双方便谈到了灾民转移的事,接着就是边境局势。齐国虎视眈眈,韩魏叛逆连续进攻,边境局势异常危急,所以顿弱代表咸阳中枢,恳请武烈侯马上集结军队,征发中原各郡地方军。
武烈侯非常干脆,一口拒绝,连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形势很明显,灾民一旦转徙西南,中原危机基本解除,而楚国大后方则陷入了混乱,如此一来齐国也就失去了最佳攻击机会,“你只要去临淄谈判,想方设法拖延时间,只待局势明朗化,齐国就不会攻击中原了。”
顿弱坚持中枢决策,以大王的命令来威胁武烈侯。
“我会上奏咸阳,向大王和中枢解释。”宝鼎毫不客气地说道,“你去齐国谈判期间,我会待在中原,暂时不会南下。”
顿弱当然不会答应,他示意蒙武挺身而出,希望蒙武在这个关键时刻给他以支持。
蒙武视而不见,置若罔闻,闭紧了嘴巴。武烈侯在中原是一言九鼎,从军队到地方都是武烈侯的人,顿弱若想在中原立足,首先就要换一批军政官长,但咸阳在武烈侯没有离开中原之前,绝对不敢调换军政官长。武烈侯一旦反击,恐怕中原旦夕不保。
顿弱无奈,只好先行赶赴临淄谈判。
大河北岸的灾民还是源源不断地南下,其数量之庞大,持续时间之长,让中原的转徙工作异常艰难。
就在这时,从齐国传来惊人消息,秦国特使顿弱和他的卫队在越过齐国长城后遭到伏击,全军覆没。顿弱遇刺身亡。
武烈侯闻讯,急报咸阳。
咸阳震惊。
=
=
=
第一卷崛起第280章公子扶苏
第280章公子扶苏
谁杀了秦国特使
顿弱赴齐,当然要防备敌人的行刺,所以其卫队有两百五十精锐,还有十几名武技高强的剑士贴身保护。另外蒙武还特意派遣麾下五十卫士跟随左右。三百多名悍卒的实力可想而知。顿弱过了齐国长城后,齐国又派了三百精兵沿途护送。这支六百多人的队伍竟然全军覆没,由此可以推想到伏击一方的兵力至少在两千人左右。
显然,顿弱的死,与武烈侯没有直接关系。武烈侯手里有黑冰秘兵,有护军府黑鹰锐士,蓼园还有武技高强的剑士,蓼园巨贾也有实力相当不俗的私人武力,但无论动用那一股力量,都没有如此强悍的攻击力,更没办法在短短时间内让如此多的人秘密潜入齐国。现在齐国五都大军屯驻长城,封锁了边境,三五个人秘密潜入还差不多,大队人马根本进不去。
难道此事是赵楚燕三国秘兵干的或者是韩魏叛逆他们迫切希望齐秦两国打起来,有充足的理由实施刺杀,但顿弱出使的事情极度机密,知道的人寥寥无几。退一步说,就算机密泄露了,但顿弱赴齐的速度非常快,而赵楚燕和韩魏叛逆即使要调集潜伏在齐国的全部力量进行伏击,也没有足够的时间。
从此次刺杀来看,对手早就获悉了机密,并且做了周密部署,动用了一支实力强悍的队伍,然后在准确的地点和恰当的时间里进行了一次犀利的攻击。整个刺杀行动堪称完美无缺,而能做到如此完美的,只有齐国。
齐王建当然不会做这种愚蠢而幼稚的事情,那么就剩下一个怀疑对象,那就是齐国朝堂上的激进势力。这股势力以太子睿、宗室和齐国一些世家贵族所组成。太子睿也不会愚蠢到为了攻击中原而去公开刺杀秦国使者,激化他和老王之间的矛盾,这会让老王丧失对他的信任,导致他太子的位置摇摇欲坠。
这件事显然也不是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