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率们本来对攻克大梁毫无信心,现在有了水淹大梁之策,个个激动万分,对谋划此策的武烈侯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距离大河汛期还有四十天左右。”宝鼎挥手示意欢呼的将率们安静下来,“在这四十天里,我们要做的事非常多,诸位要齐心协力,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拿下大梁城。”
将率们轰然应诺,各回本部准备攻城。
秦军首先封锁了大梁城,控制了所有水陆两路,保证此策不会泄露。接着征调大量的随军工匠和民夫,并投入五万兵力,在大沟和梁沟日夜修筑拦河大坝。然后他们在当地征调所有庶民,一部分用来加固加高沟渠堤坝,一部分则在工匠们的指导下,日夜挖掘地道。
地道只要挖到城墙底下就行,能挖多少挖多少,多多益善。按照宝鼎的想法,一个月的时间挖几百条地道不成问题。等到大水咆哮而来,洪水灌入地道,城墙地基必然松软,城墙倒塌的速度会更快。
将率们集思广益,最后决定把突破地点放在东城。这个地方地势最低,淹没的高度应该最高,城墙倒塌的可能性也最大,为此地道全部集中在这段城墙下面,而攻击地点也就选择在此处。
从围城的第四天开始,秦军发动了攻击。
秦军的攻击方式非常单调,一队队攻击士卒推着简易的木制棚屋跑到城墙下,然后就是做石匠活儿,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把砌在城墙上的石块撬下来。
魏军原以为有一场血战,但事实出乎他们的预料。秦军的确攻城了,号鼓震天,但一箭不发,也没有强行攻城,一队队的士卒顶着木屋跑到城墙下撬墙角,这让他们愈发恐惧,不知道秦军目的何在。
魏王听说之后,亲自带着文武大臣跑到城墙上察看。一番议论,猜测,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秦军日夜挖地道,这个攻城办法很普通,效果不好,那么挖墙角呢难道秦军想从城墙上掏个大洞杀进来这个办法未免太可笑了吧
二十多天后,下雨了,连绵不断。
从各个地方集中来的消息看,整个北方都在下雨,大河水位每天都在上涨。
武烈侯命令将士和民夫们冒雨奋战,尽快完成所有准备工作。
杨端和停止了攻击,他还没有拿下陶,大军屯驻于济水河北岸。武烈侯没有督促他赶往大梁,他也就借口下雨,故意不去大梁了。
蒙武对大梁战场非常关注,但传回的消息都不好,他估计武烈侯和老秦人这次要栽在大梁了,为此他暗自庆幸,假如没有楚国的“配合”,此刻他也在大梁城下苦战,而结果显然对自己不利。
今年的雨水太大了,一下就是十几天,好不容易停下来,还没有看到太阳,又开始下,又是连绵不断。
北方大雨成灾,大河水位暴涨,第一个洪峰呼啸而至。
=
=
=
第一卷崛起第242章雷霆之威
第242章雷霆之威
大梁战场上,秦军严阵以待,工匠和民夫全部撤离。
鸿沟起始点广武水闸由一名五百主率军镇戍。接到王贲命令之后,这位五百主下令,开闸泄洪。
咆哮的洪水冲过水闸,沿着鸿沟大渠奔腾而下,仅仅数个时辰便抵达大梁。大沟和梁沟已经断绝,鸿沟水位瞬间抬高,强大的冲击力摧毁了早已被秦军破坏的堤坝,大水轰隆隆地冲向了大梁城。
大梁人望着咆哮而来的洪水,骇然惊呼,但来不及了,疯狂的浪头一个接一个地撞在城墙上,大水从水闸等各个地方冲进城池内部,短短时间内,城池内外便陷入汪洋水泽。
秦军加高加固了水沟和梁沟的堤坝,导致水位急剧抬升,大梁城迅速被大水所吞噬,东门的瓮城竟然整个淹没,而城内低矮的房屋全部被淹,无家可归的大梁人纷纷逃亡城池西北方向,但水位依旧暴涨,很快西北方向的房屋也开始进水,大梁人叫号着,向屋顶上和城墙上转移。
王宫未能逃过大劫,虽然卫士们竭尽所能封堵所有的门庭,但奈何措手不及,准备不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水冲进王宫。魏王增无奈之下,只好带着王后嫔妃爬上屋顶。
大梁城变成了汪洋中的孤岛,孤岛上挤满了人,所有露在水面上可以落脚的地方都站满了人。
秦军包围大梁之前,魏国的军队,各地的权贵官僚富豪,还有大梁城四周的居民,都逃进了这座城池,导致这座城池人满为患,再加上临时囤积堆放在各处的大量物资,这座城池可以用水泄不通来形容。
魏国本打算依靠坚固的大梁城长期坚守,就像当年的赵人死守邯郸一样,只待时机成熟,援军自然会从四面八方杀来,所以无论是人口还是物资,都大量囤积,然而,大水一来,水灌大梁,所有的物资都泡在了水里,所有的人口都变成了难民,大梁完了,魏国完了。
天黑了,大梁城这座孤岛陷入无边的黑暗,除了绝望的哭声就剩下死神在风中发出的凄厉嚎叫,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瓢泼大雨从天而降,接着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接踵而至,将大梁城彻底送入了地狱。
=
公子宝鼎坐在大帐内,凝听着帐外的风雨之声,心里没有丝毫的喜悦。
放水灌城之前,王贲和司马锌等人建议夜间放水,这样可以把睡梦中的大梁人淹死大半。当初武安君在攻打楚国鄢yan城的时侯,就是夜间放水,然后围城半月,导致楚人死伤大半,彻底失去了抵抗力。
宝鼎坚决拒绝,明确要求白天放水灌城,这样可以减少大梁人的死亡。他不是屠夫,他不想如此灭绝人性地杀人。
桓齮倒是很支持宝鼎。当初在方城隘口,宝鼎如果拒绝纳降,合纵军必定全军覆没,但宝鼎没有这么做,而是以最快的速度收降了所有的俘虏,虽然这给宝鼎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但也让天下人看到了一个与传说截然不同的武烈侯。
帐帘掀起,王贲、司马锌等人喜笑颜开地走了进来。大梁城已是囊中之物,魏国灭亡已成定局,众人心花怒放,一个个激动得难以自持。
“武烈侯,水位已经停止增长。”王贲兴奋地说道,“我们临时加筑的堤坝太不牢固,很多地方摇摇欲坠,估计坚持不了多久。”
“半夜之后要增加泄洪口,否则东南那一段的堤坝肯定要塌。”司马锌的声音格外洪亮,“武烈侯,天亮后我派人乘船过去,叫魏人赶快投降,否则就等着饿死吧。”
众人七嘴八舌地叫嚷着,帐内乱哄哄得热闹非凡。
“魏人坚持不了多久。”宝鼎笑道,“今年雨水多,大河水位连续暴涨,不出意外的话,再过几天可能还要来一次洪峰。魏人如果不投降,我们就再灌一次,彻底断绝他们的生路。”
“我看等不到下次洪峰了。”章邯说道,“下午我乘船绕着大梁城转了一圈,估计就算明天水位降下来了,大梁城至少也还有一丈水位,尤其东城,淹得更厉害。城里人满为患,食物短缺,坚持不了几天。”
“东段城墙的下面几乎被我们掏空了,这么高的水位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