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7(2 / 2)

“我在骊山看到一件事。”宝鼎把那夜在骊山行宫看到的一幕说了一遍。

隗藏的眉头皱得更深了,“所以,你推测她和大王有什么亲密关系”

“我想与大王私下见一面。”宝鼎说道,“我冒昧地恳请姐姐代为传讯,姐姐答应了。”

隗藏沉吟良久,说道:“如果我说,我真的不知道,你相信吗”

“我当然相信。”宝鼎毫不犹豫地追问道,“你可曾问过隗氏大兄”

“我问过,他也不知道。”

“为什么”宝鼎奇怪了。

“谁能走进大王的寝宫”隗藏苦笑道,“眼见为实,我们都没有看到,如何确认”

宝鼎哑然。的确,此事非同小可,如果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隗清是秦王政的女人,那一切都只能是估猜。再说,咸阳宫里还有华阳太后,耳目遍布,假如秦王政和隗清真的有那种关系,肯定瞒不过老太后。

“那么,除了大王,还有谁会邀请姐姐去王宫”

“大王的夫人,楚国公主。”

“她们关系密切吗”

“非常密切。”隗藏说道,“很小的时侯,她们就是朋友。”

宝鼎抓抓头,感觉非常头痛。

“我们兄弟也是因为这件事与她逐渐产生了隔阂。”隗藏说道,“大王对大兄越是亲密,我们就越是怀疑,很多事自然就要瞒着她,于是兄妹间的关系就慢慢变得生疏了。”

宝鼎能够理解,这种事一旦传开,对隗氏的声誉肯定是个打击,更重要的是,巴蜀人会成为朝堂上的众矢之的。

第一卷崛起第195章甘罗的死路

第195章甘罗的死路

秦王政下令,章邯出任南阳郡守。甘罗出任封君府相国。

为什么是章邯这就是取才于贤,凡贤者即可破格录用,但谁来判定贤才君王和权贵。

商贾吕不韦是贤才,因为投资谋国而上位,他从一位商贾到客卿,再从客卿到相国,不过短短几年的时间。由此类推,天下贤者大有人在,但真正能为君王所用者有多少又有多少贤才愿意为君王所用

这个世界没有公平可言,人材的选拔权始终控制在权贵手中,不能为权贵带来利益者,他就不是贤才,也就没有一展抱负的机会。

公子豹是宗室权贵,张唐是军功权贵,这两人的联名举荐足够份量,秦王政肯定要重视,肯定要找到章邯被举荐的原因。在咸阳宫的大书房里,秦王政召见了章邯,近侍大臣冯劫、茅焦、尉缭、蒙嘉均陪坐一侧。一番问答之后,秦王政和冯劫等人不得不承认,眼前这位年轻的军官的确有非同一般的才智。在大秦。本土寒门子弟大都文武兼修,但像章邯这样既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又在中央府署历经锻炼的全能型人材还是不多。

正如公子豹、张唐在奏章中所言,像章邯这样文武双全德才兼备的年轻人将来就是大秦的鼎柱,君王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应该不拘一格大胆起用,这符合大秦任人唯贤的国策。

秦王政和他的近侍大臣们意识到,章邯是老秦人在关键时刻拿出来的“秘密武器”。老秦人找到了公子豹,找到了张唐,这些曾经在武安君麾下浴血疆场的老将们需要公子宝鼎,需要公子宝鼎在适当的时侯第一个举起为武安君翻案的大旗。武安君的案子逆转了,二十多年的沉冤昭雪了,老秦人的权势将更加稳固,而咸阳宫和君王,包括曾经帮助昭襄王打倒武安君的关东人,都将遭到打击,从声誉到权势上都将遭到严重的打击。

楚系外戚扳倒吕不韦后,马上搞出了一个逐客令,逼迫秦王政驱逐关东人,但秦王政顶住了,他巧妙利用楚系内部的矛盾,关键时刻把李斯、甘罗这些受到吕不韦连累的楚人拉了过来,一份谏逐客书天下知名,更为秦王政和关东人赢得了“明主”和“贤臣”的美誉。

这一次,老秦人东山再起,肯定要打击关东人,而为武安君翻案就成了最好的办法。因为公子宝鼎封君了,他的权势在老太后和楚系外戚的蓄意操纵下骤然暴涨,老秦人获得了一个为他们冲锋陷阵的猛将,虽然秦王政和关东人在南阳挖了一个陷阱,试图最大程度地削弱公子宝鼎的权势,但咸阳的斗争太复杂了,奋不顾身跳出来救援公子宝鼎的人比比皆是,南阳的局势是否如咸阳宫预期那样的发展已经无法确定。

既然老秦人出手了,那干脆将计就计。依照大秦律,每个郡府有三大员,主管行政的郡守,主管监察的监御史,主管甲兵的郡尉,这三大员彼此没有隶属关系,直接听命于中央。郡守受丞相领导,监御史受御史大夫领导,郡尉则听国尉的命令。老秦人要拿走南阳郡守,确保公子宝鼎在南阳得到保护,那就满足老秦人的意愿,但如此一来,监御史和郡尉就肯定是其它派系的人了。咸阳宫依旧可以牢牢控制南阳。

在封君府相国的人选上,老秦人没办法插手,而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