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0(2 / 2)

接着他一把抓住宝鼎脖子,把他的脑袋拉到自己眼前,厉声责斥道,“不要想这些事,更不要说这些话,因为这将给你带来杀身之祸。还记得长安君吗他当年出事的时候,和你现在年纪相仿。他就是你的前车之鉴,不要重蹈覆辙。”

“我要救赎长安君的儿子。”宝鼎说道。

公子豹愣了一下,把手松开了,“你怎么知道长安君有儿子”

“老太后。”

公子豹微微点头,然后连连摇头,“这么说,你要自请就国了”

“咸阳都知道我要滚蛋。”宝鼎笑道,“我不走不行了。”

公子豹叹了口气,“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只是相似而已。”

“但结果一样。”

“绝对不会。”宝鼎信誓旦旦地说道,“我是武烈侯,不是长安君。”

公子豹再度叹气,“这么说,你已经想明白了。”

宝鼎点头。

“那就好好干。”公子豹大声说道,“这些年,宗室死了多少老秦人死了多少谁要杀我们谁要谋我们的国杀了他们,给我统统杀了他们。”

宝鼎伸出一只手,“伯父,我需要你的帮助。”

“如果是其它事,我要考虑考虑,但这件事,不用考虑。”公子豹一掌拍下,“击掌为誓。”

第一卷崛起第191章超级谋划

第191章超级谋划

公子豹和宝鼎聊了很久。直到晚宴结束,叔侄二人还是意犹未尽。

坐在辒车上,宝鼎回想着与公子豹谈话的细节,心情难以平静。从公子豹的字里行间,清晰地透漏出一个讯息,宗室贵族对目前的处境极度不满。

大秦从商鞅变法开始,直到现在,宗室贵族的利益一直受到限制和打击。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宗室贵族联合本土旧贵族为了维护和夺回自己的权益,一次次地反扑,他们杀了商鞅,赶走了张仪,驱逐了甘茂,在惠文王、武王和昭襄王前期,以樗里疾为代表的宗室贵族一度成功维护了宗室的权益。

到了昭襄王中期,随着以宣太后为首的楚系外戚的崛起,随着以司马氏和白氏为首的军功贵族的崛起,宗室贵族的权益再一次受到了致命的打击,而受到打击的原因就是宗室贵族的分裂。

昭襄王、泾阳君、高陵君兄弟三人都是宣太后的儿子,身体里都留着楚人的血液,当宣太后把持朝政的时候。当这些身体里流淌着楚人血液的宗室贵族和楚人外戚贵族牢牢控制着大秦国政的时候,老秦人血统的宗室贵族们理所当然地受到了打击,而打击他们的手段就是“法治”,就是大秦律法,结果这些人都被毫不留情地禁锢在了雍和栎阳旧都,他们除了宗室属籍外,除了聊以养家糊口的财富外,一无所有。

楚系外戚势力就是由一部分宗室贵族和外戚贵族组成,也可以说是宗室贵族和士卿外戚贵族联手操控朝政,这时候,朝堂上只有楚系一个声音,宣太后、昭襄王和穰侯魏冉、华阳君熊戎等人齐心协力,使得大秦飞速发展,国力急骤增强,对外战争更是取得了一场又一场惊人的胜利,而以白起为首的军功贵族的崛起自然也就成了必然,谁也不可能阻止他们的崛起。

楚系外戚的势力太强大了,强大到以至于威胁到了大秦国祚的安危。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这都是血淋淋的教训。昭襄王做为大秦的君王,老嬴家的族长,当然要考虑王国的安危。军功贵族事实上大部分都是大秦本土的旧贵族,这些旧贵族主动适应时代的变迁,以谋取军功继续维持本阶层的权益,他们忠诚于大秦,以守护大秦为己任,他们当然也不愿意看到大秦被一帮楚人所控制。

于是,随着大秦在中土的强势崛起。随着大秦国力的增强,随着大秦国土、人口和财富的增加,咸阳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权力和财富的再分配,贵族势力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地爆发了,而这直接就摧毁了咸阳稳定的政治局面,风暴呼啸而至。

范睢出现了。范睢是魏国人,先在魏国中大夫须贾门下当门客,遭到须贾诬陷,被魏国相国魏齐酷刑拷打,并弃于茅厕。范雎装死,逃到秦国,受到昭襄王的赏识,做了十年丞相。范睢主要有两个谋略,对外实施“远交近攻”,对内推行“固干削枝”。李斯在谏逐客书中曾高度评价范雎,“昭王得范雎,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事实上,“远交近攻”不过是张仪“连横”之策的精华版。在这之前,秦国就是这么干的,范睢不过做了个总结而已。昭襄王之所以需要范睢,是因为他的“固干削枝”之策,也就是李斯说的“强公室,杜私门。”说白了就是打击楚系外戚,打击军功贵族。

范睢做丞相的十年,是大秦最辉煌的一刻,也是大秦距离统一最近的一刻,长平之战是中土从分裂走向大一统的转折点。同时,这也是大秦政局最为动荡不安的十年,宣太后死了,楚系外戚被赶走了,武安君被杀了。大秦最辉煌的一刻还没有结束,便迎来了大秦最黑暗的一刻,而大秦最辉煌的一刻是军功贵族和以楚系为代表的士卿贵族联手合作几十年的成果,但这个成果在瞬间便被范睢摧毁了。

大秦人之所以切齿痛恨范睢,切齿痛恨关东人,原因就在如此。

从大秦人的角度来说,无法接受李斯对范睢的评价。从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