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最普通的士伍也不可能站在一国君主的高度看待问题,所以这一仗打到现在,安全撤回,保全性命,是秦军将士共同的心愿,但桓齮的想法不一样,他的决策必须符合王国的利益,大王的利益,否则他就要承担责任,即使有功也会被无情抛弃,更何况他现在已经是权力博弈的牺牲品,他正在竭尽全力保全自己和宗族亲人的生命,他岂肯轻易放弃眼前的机会
桓齮看完麃公的书信,笑着连连点头,“公子立功了,麃公、豹率、白氏、司马氏都立功了。”
这句话大有深意,他的长史大概明白一些,辛胜却是直接无视,他再次劝谏桓齮,从整个战局考虑,还是避开李牧的锋芒为好,待其筋疲力尽之时,再予以反击,其战果必定更大,也更有利于保全将士们的性命,确保大军安全平稳地撤回太原。
桓齮笑而不语。他耗费了这么多心血,花费了这么大代价,就是为了这一刻与李牧决战,不惜一切代价重创或者歼灭代北军,但他的部下们不能理解,而在鸿山拼死挣扎的公子宝鼎更是懵然无知。
长史看出来桓齮有话要对辛胜说,随即找了个借口离开了。
“你是不是认为李牧因为粮秣武器不足,就无法阻挡我们突围”桓齮问道。
辛胜不明白桓齮的意思,没有回答。
“当年,长平大战结束后,我们马上开始攻打邯郸,南北夹击,形势比现在好得多,结果呢”桓齮苦笑道,“结果我们前后打了两年多时间,败了,大败。你知道为什么吗”桓齮指指脚下的地,“这是哪这是河北,这是赵人的土地,这是赵人的家园。当赵人要亡国的时候,他们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他们会创造奇迹。”
“不错,我们是有九天的粮食,鸿山还能给我们有力支撑,我们甚至可以支撑到援军来临,但是,我再问你一遍,当年邯郸大战为什么会败,而且还是大败”
辛胜若有所思。
“下面这句话,你不要传出去,烂在肚子里。”桓齮严肃地说道,“咸阳要撤军了,不会再有粮秣武器送往河北,原因是什么,你自己去想想当年的邯郸大战。我给你的命令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以最快速度,杀出去,否则我们必定全军覆没。”
=
=
=
第一卷崛起第九十五章杀敌去
第九十五章杀敌去
蔚蓝色的天空张开他宽广的胸怀将一轮红彤彤的朝阳抱在怀中。一双亮丽而深邃的眼晴兴致勃勃地看着苍莽大地,英俊地脸庞上挂着一丝恬淡的笑容,突然,晴空一个霹雳,“轰”一声巨响,天空骇然色变,天地在这一刻同时颤抖起来,光亮更是骤然一暗,接着震耳欲聋的杀声直冲霄汉。
蔚蓝色的天空、娇艳的朝阳、绚丽的云彩,仿佛受到巨大惊吓,恐惧随风散开,如同雾霭一般迅速将天地万物藏于朦胧之中。
朦胧的天、朦胧的地、朦胧的太阳,唯独清晰的只有惊天动地的战鼓声,只有猎猎狂舞的旌旗,只有在宜安城下浴血厮杀的两支军队。
那是一个巨大的战场,方圆近十里的平原上,双方数十万将士同时投入了战斗。
遮天蔽日的箭矢惊心动魄,一片片厉啸的黑云就象从地狱里狂奔而出的嗜血猛兽,疯狂吞噬着赢弱的生命。大小不同的箭阵在不同的区域内肆虐咆哮,漫天飞舞的箭矢在空中汇成了一道奔腾的黑色长河。
材官士伍们在黑色长河下呐喊、厮杀,各种战阵互相碰撞、纠缠。或似锋锐长矛一往无前,或似磐石屹立于浪涛之中,或似下山猛虎横冲直撞,或似草原苍狼如影随附,攻防之间血肉横飞,进退之刻伏尸遍野。
一队队骑士如翱翔的雄鹰,或风驰电掣,或闪跃腾挪,忽如利剑穿插于战阵之中,忽如幽灵偷袭于敌阵之后,突然间又汇聚成狂飙锋矢,如惊涛骇浪般席卷而过,留下一片触目惊心的狼藉。
车阵就象趴伏于地的洪荒猛兽,咆哮低吟,蓄势待发,凛例杀气渐渐凝聚成雷霆之剑,蓦然惊雷掠空,轰然在空中炸响,跟着战车动了,战车开始飞驰了,十驾、百驾、千驾战场在车轮的辗压下抖动,很快整个战场都在巨大的轰鸣声中摇晃起来。
两只洪荒猛兽相撞了,战场在这一瞬间发出惊天巨响,地动山摇一般。更多的猛兽撞到了一起,嘶吼、攻击,战车翻转断裂的声音渐渐汇成一股庞大声浪,席卷了整个战场。
赵人悍不畏死。潮水一般冲向秦军,杀声一浪高过一浪,仿佛要把世代仇恨和血泪化作惊天神力,横扫一切。
秦人骠悍血腥,他们有犀利的武器,有坚硬的甲胄,有坚定的信念,有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神话,他们就是战场上的神,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敌人越是强悍,他们就攻得越猛,杀得越凶,胜利属于他们,属于西天翱翔的黑鹰。
杀戮越来越血腥,战斗越来越激烈。赵人爆发了,他们不知疲倦,他们忘记了生死,他们呼喊着,咆哮着,他们前赴后继。视死如归。
秦人血液里的暴戾被彻底激发了,他们变成了吃人的野兽,他们凶残地吞噬、撕裂,血不流尽死不休战。
=
李牧站在高楼之上,就象一座山,巍然不动。四周甲士昂然肃立。大纛在空中狂舞,旌旗在风中叫啸,一静一动,自然玄妙,仿若天成。
快马从四面八方飞奔而至,又如风一般冲进战场。各处的讯息传递而至。
幕府长史的脸色越来越严峻,终于忍不住爬上了高楼。
“大将军,赵葱将军报,右军侧翼屡屡被秦军突破,后备军已经全部拉了上去,但刚刚战阵再一次被秦人击破。赵葱将军恳求大将军急速派兵支援。”
李牧没有任何反应,依旧昂首挺胸,目视前方,神情平静肃穆,如同雕塑一般,波澜不惊。
“大将军,这是赵葱将军第四次求援了,他的部下大都是今年新召的士伍,从来没有参加过这样的决战,临战经验严重不足,所以”
李牧还是没有反应。长史向侍立一侧的荆轲投以求助的目光。荆轲抬头看看天色,低声说道:“大将军,已过日中了。”
“哦”李牧彷佛从神游中归来,雕塑般的身躯微微摇晃了一下。脸上突然有了神彩。
“过了日中。”李牧的语气里带着稍许的惊喜,“好快啊,一转眼,日中已过了。”说到这里他猛然转头望向幕府长史。长史吃了一惊,下意识地倒退了一步。
“武器如何”李牧冷声问道。
“消耗太快了,尤其是箭支和弓弦,正加紧从九门调运。”长史把大兵利器的剩余数目统统报了一遍。
“将士损伤如何”李牧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