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2 / 2)

黑衣沉默不语,良久,他指着宝鼎问道:“你看他有多大的潜质”

“再练十年,就算他的剑更快,实力也有限。”荆轲指指自己的脑袋,“他这里有问题,这里的问题不解决,他的实力就没有突破的可能,但假如他的病好了,可以完全控制自己的神智,那前途就不可估量。”

“嗤”黑衣哂shen然一笑,揶揄道,“荆卿认为他有盖聂那等天纵之才”

荆轲脸色微凛,半晌无语,眼里悄然掠过一丝苦涩。

盖聂,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剑术大师。传说他天赋异禀,少年时便窥得剑术大道,年轻时曾游历天下,而让他声名鹊起的一战却是在齐国稷下与东墨钜子田襄子论剑。双方坐于松下,煮茗论剑。事后盖聂飘然而去,田襄子则回山面壁三年。三年后田襄子出关,齐王建派人问询,东墨钜子说了一句话,“盖聂,大师也。”从此盖聂闻名天下。

荆轲少年气盛,曾找到盖聂,打算和他比试一下,但等见到盖聂,仿若看到汪洋大海,心生恐惧,掉头就走了。此后荆轲发奋苦练,又得田襄子点拨,但自问在剑术大道上,与盖聂还是有天壤之别。如今荆轲也算是剑术大家,不过窥破剑道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寻找盖聂一比高低的念头了。

“荆卿是不是有了怜才之意”黑衣看到荆轲不说话,又问道。

“生死由天。”荆轲淡然说道,“你敢肯定他会死在这里”

“那你敢肯定他一定会遵从我们的命令”

荆轲愣了一下,想到宝鼎复活后的一系列反常表现,心里蓦然涌出一丝不祥之感。

“你担心什么”

“我担心这是一个陷阱。”黑衣冷笑道,“这贼子的背后或许就藏着一个阴谋。”

荆轲看着他,想到他的赵国黑衣秘兵的身份,嘴角处不禁露出一抹苦笑。这个整天在黑暗里搞阴谋的人果然与众不同,他竟然从这个半痴的黑冰武士身上联想到了对方可能藏匿着阴谋。

“长歌,很多事情,还是想简单一点好。”荆轲劝道,“想得越复杂,事情越难办。”

长歌是黑衣的真名,黑衣则是他的别名。长歌是个孤儿,无名无姓,自小在黑衣长大,与他经历差不多的黑衣非常多,这些人对外一般都自称黑衣,很少用真名。荆轲最近与他来往密切,酒酣耳热之际,长歌就把自己的名字漏了出来。代北黑衣都在长歌手上,而长歌自平原君去世黑衣分裂后,随即效忠于李牧,为李牧效命。

荆轲这句话长歌根本听不进去,他阴阴一笑,然后伸出了五指,用力一抓,紧紧握成了拳头,“这一次,不管黑冰有什么阴谋,都无力施展,最终会被我碾成一团齑粉。”

宝鼎终于气喘吁吁地停了下来,他把重剑插在草地上,解开了蒙在眼睛上的黑布,然后就看到了黑衣那张冷冰冰的丑脸。

荆轲冲着宝鼎招招手。宝鼎走了过来,眼睛却一直盯着黑衣,神情十分戒备。

“明天清晨,我带你跑一趟,熟悉一下刺杀现场。”黑衣冷声问道,“你有什么要求”

宝鼎看了一眼荆轲。荆轲微微点头,示意没有危险,遵从就好。

“我要一把重剑。”宝鼎回头指着插在草地上的铁剑说道,“比这把更重的剑。”

宝鼎经过这番练习,已经发现了重剑的好处。自己力气大,但只有一招,用重剑正好可以把自己的优点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也为自己寻找保命的机会增加了一份胜算。

注释:

钜子,又称巨子,墨家领袖。

墨学,在先秦时代和儒学同称显学,在秦以后逐渐沉寂了。墨家有着严密的组织,其领袖就称之为巨子钜子。

学者夏增民在秦汉墨学发微中认为墨子之后,墨家后学分离为东方、南方和西方三派。韩非子显学篇言:“有相里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邓陵氏之墨”,由此也可以侧证一二。墨学在战国后期继续发展,其中尤其在秦国,墨学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东方之墨的活动区域大致在宋鲁齐地区,对东部地区影响至深。墨子晚年游楚,卒于楚之鲁阳今河南鲁山,楚是墨子最后的活动中心,南方之墨者由是兴盛,成为南墨。然而,势力最盛的还是西方之墨,也叫秦墨。

第一卷崛起第十八章太子丹的人质危机

公子隆担心李牧狗急跳墙,做出非常举动,于是请鞠武在黄昏时分赶到大将军府与李牧商谈,以图暂时稳住李牧。

鞠武到了大将军府,还没有谈到主题,李牧就主动邀请他随其一起赴公子恒的夜宴。鞠武和公子恒不但相识,而且交情不错。这次他到代北来,本有意拜访,但因为此行机密,事关重大,公子恒又远离朝堂不再过问政事,贸然拜访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他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谁知李牧却主动相邀,显然是想利用公子恒的影响力来打破谈判的僵局。

鞠武也不推辞,顺水推舟,跟着李牧到了三过坊的塞笳里。公子恒迎出府外,宾主把手言欢,美酒佳肴,清歌妙舞,笑声满堂,直到深夜才散。自始至终,三个人都没有提到谈判的事。深夜宴散,公子恒送鞠武出来,相约明日到馆驿拜访公子隆。

鞠武知道李牧要逼一逼公子隆,期间请出公子恒来从中斡旋,也不失为一个缓冲双方矛盾的好办法,同时也可以让一帮老头子聚一聚。虽然大家各为其国,但彼此在国事上来往甚多,说起来也认识几十年了,或多或少都有些交情,聚在一起谈古论今也是一件高兴的事。

回到千叶园,鞠武向公子隆禀报了一下。公子隆听说李牧请出公子恒出面斡旋,心里不由地松了一口气,估计李牧在公子恒没有完成斡旋之前不会出手,这样他又赢得了一段宝贵的时间。

鞠武匆忙返回西园。他就住在西园,做为使团副使,又是朝堂重臣,独占一所庭院无可厚非,但这里护卫非常森严,甚至超过了相国公子隆的护卫规格,这未免就有些夸张了。使团成员大都认为西园藏有重金,却不知太子姬丹就一直藏匿在他们的身边。

太子去秦为质任,这在蓟城是天大的机密,而太子经代北赶赴关中,更是机密中的机密。知道太子赴秦的大臣得到的消息是太子由海路到齐国,再辗转至咸阳,而且已经出发了,但这一路人马中的太子是假的,真太子这时已变成鞠武的从吏,跟随公子隆的议和使团到了代北。

鞠武走进太子丹的屋中,发现张良已经到了,不过一身紧身黑短衣,脖子上还套着一块蒙面的黑巾,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