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这个大淫棍立刻性致勃勃,催促道:“哦还有这样的好东西,爱卿快快仔细说来”
陈举立刻拿出连夜画好的说明书:“禀陛下,这是使用说明书,陛下一看便知。”
看到刘宏老大一下子就喜欢上了百变极乐床,陈举就趁机把对考工司的整改意见提出来,正在兴头上的刘老大当即大笔一挥,拟了道圣旨,说凡是关于考工司的事务,陈举都可以“便宜行事”,其他部门都要“全力配合”云云。这下有了刘老大的许可,陈举就开始大展拳脚了。他派人拿着圣旨跑到大司农去要钱粮、要资材,又跑到洛阳令那里去批地皮,又到将作监找人修房子
这几天,陈举手下的官吏们在他的指挥下忙的是脚不沾地,他们都很奇怪顶头上司为什么这么积极。他们当然不知道陈举已经有了一揽子的“增加员工福利”计划,要提高福利就得要钱,可国家不会出这些钱的,刘老大当然更加不会出,那就只有开源节流咯。
在陈举看来,考工司这个部门掌握了几万工匠、十几万劳动力,还有各种生产资源,现在有了刘老大的“便宜行事”,如果这样都发不了财的话,那简直就是笨到姥姥家了。陈猪脚现在准备推出的第一件东西就是新式炉具及配套的蜂窝煤、煤球。
考工左丞刘应一看陈举要的东西,差点背过气去:“大人,这个煤里面居然要加一半的黄泥这个能烧吗”要不是经过前段时间的接触,刘应肯定会怀疑陈举的人品,居然连泥巴都拿来卖钱,虽然是为了给考工司增加收入,但是这样干也太过分了吧。
陈举看出了部下的疑惑,解释道:“如果不掺黄泥,你能把煤粉搞成这个形状吗黄泥是必不可少的,自己下去琢磨吧。”刘应刚刚出门,又有个官吏拿着一张图纸询问道:“大人,这个水柜为什么要涂成黑的呀”这图纸上的东西,是陈举搞的简易太阳能淋浴器,准备先在考工司内部使用,如果效果好,再给军营安装,用于结好军方。
陈举没好气的答道:“笨蛋,当然是为了更好的吸热。”我拷,现在居然连考工司这里的人都不懂,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科学常识啊陈猪脚突然灵光一闪:咦,我为什么不把后世的那些基本科学知识写成书呢这样一来,我的名声还会更上一层楼啊,以前吕不韦那小子为了炒作,搞了套吕氏春秋,老子也可以搞一套陈氏春秋什么的吧。嘿嘿,而且这套书不但可以提高我的名气,而且对于社会发展也是大有好处的事情,“中国科学奠基人”的荣誉跑不掉了,挖咔咔咔咔,我真是太高尚太伟大了。唉,如果高尚是一种罪,我已经罪无可赎了;如果伟大是一种错,我已经是聚九州之铁,难为此错啊
“大人,你的脸怎么了,看起来好奇怪啊”官吏们看到上司突然脸部抽筋,眼角发歪,都吓坏了。“快叫医生大人中风了”陈举:-_-
陈举关内侯府,书房。本来关内侯是没有府邸的,但是陈举这个关内侯不一样啊,他现在是皇帝刘宏身边的头号宠臣,刘老大为了他进宫方便,特别把南宫东边一座府邸赐给他。这座府邸就在二千石大员区,原主人是一个告老还乡的朝廷大佬,比原来袁家兄弟帮他找的院子大得多,也阔气了许多。贾获贾雨村作为铁哥们,也理所当然的搬了过来,反正四百石的官员也没分什么好住宅,现在身家上亿的贾主编哪肯住那种地方。
这里离袁家、曹家都很近,所以这些家伙也经常跑来蹭饭吃蹭酒喝。而袁、颍阴长公主那帮贵族也时常跑来玩。现在陈举的府上天天都是车水马龙的,简直都成洛阳上层青年们的休闲活动中心了。可这几天来,陈举一直把自己关在书房里,除了接见下属什么活动都不参加,说是要著书立说,连吃饭都在书房。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十几天。这天,袁实在忍不住了,要进书房找陈举。家丁们哪敢拦她,只有乖乖的放行。“子昂哥哥,你在著什么书”袁一进书房,就看到陈举一派大师风范的盘脚坐在地上,表情一片肃穆,他正拿着针线,把周围的地上摆的那几叠纸片装订成册。
“数学、地理、天文哇,子昂哥哥真了不起连这些都懂这些东西我全部都看不懂耶”袁拿起几叠装订好的册子一边看一边称赞,眼里全是小星星。
陈举最经不起的表扬,一下子就把大师风范丢爪哇国去了:“哈哈哈哈,那当然,你老公当然是最好的”他妈的,忙了这么几天,总算把这套自然科学搞得差不多了,要把后世的那些科学知识,转成现在能看懂的形式真是累人啊,要不是有考察船的主控电脑帮忙,还不知道要多久。陈举现在搞的自然科学分为六本:数学、地理、天文、化学、物理,当然还有他的老本行生物。说起来好笑的是,陈举最花心思恰恰却是这本生物。因为前面五个学科那时候已经有了很多基础,理解起现代的相同学科来要容易一些,现在的很多科学理论解释起来,就不是很困难。但是生物就不一样了,那时候全世界对生物的概念都相当的原始,解释起来相当的不容易,有相当多现在看起来匪夷所思的理论。当然,他们如果看现在的生物理论,肯定也是觉得无比的荒谬、还好生物学是陈举的老本行,要不然绝对搞不出来。即使这样,陈举也只好暂时把“进化论”给删减掉,他可不想收集砖头盖房子_。其实,古代的中国并不缺乏技术和发明,最缺乏是理论研究和科学的量化。陈举现在搞的这套东西就是对准中国古代科学的弊病而来,中国在东汉时代的科学已经相当的发达,这主要应该归功于大一统所提供的有利条件,使中国的科学技术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获得了迅速发展,并在汉代形成了第一个高峰另一个是宋。
在东汉时,中国有20多项科技发明时间领先西方1000年左右。中国的科学技术在秦代开始,成为了世界科学的领头雁,放眼世界,只有继承古希腊文明的罗马能够与中国相抗衡。而以前曾经遥遥领先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埃及、巴比伦等国家,由于国内外的动乱,或使国家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状态,或为落后的蛮族所征服,以致科技发展受阻,从而逐渐被大一统的中国所超过,反居于落后状态。另外,大一统的社会也提供了较优越的交通条件。中国自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后,历代统治者都很重视修道路、开运河、设驿站,使全国交通四通八达,从而加强了科学技术的交流和传播,促进了发展。汉代的统治者为了实现其有效统治,也很注意招徕知识分子。汉武帝采取举孝廉、办太学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