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6(2 / 2)

陈举还在感慨不已的时候,人群已经发出一阵欢呼:“要飞了要飞了”只见大鹦鹉,哦,许云扇动着翅膀,一副烈士就义的表情,迎着太阳喊道:“看啊,东方的天空正鲜红的燃烧着,勇敢的少年啊,快去创造奇迹”他的脚用力一蹬,顺势跳离了水塔,他双手用足吃奶的劲扇动着翅膀,拼命向前飞去,看起来就像一只笨拙的鹦鹉。

观众的情绪达到了高潮:“哦,真的飞起来”“加油啊,老子买了你100丈”“等会一定摔成半身不遂啊我的1赔2”-_-

不可否认,这次试飞出人意料的成功,许云已经顺着风飞出了近两百丈的距离。现在他正在准备降落,可就在这时,严重的人品问题出现了,虽然他打扮的像鹦鹉,可他毕竟不是鹦鹉啊。人类的肌肉显然不能像鸟类那样适应扑翼飞行,现在肌肉疲劳的许云再也无法扑动双翼,打着旋从三丈高的地方摔下来。许云的几个哥们和那些看热闹的,马上跑过去救人了。

刘应三句话不离本行的说道:“唉掉下来的时候,居然产生了螺旋,这显然是双翼的受力不平衡”突然,水塔发出一阵牙酸的“吱嘎”声,像慢镜头一样缓缓倾斜,变得像比萨斜塔一样。“啊我的水塔”丘远发出一阵如丧考妣的惨叫。“他妈的,许云,我饶不了你”看着这帮人,陈举只得无力的叹口气。这时,那帮家伙已经把今天的“英雄”抬了回来,一帮人还在仔细观察他的伤势,作为赌注的凭证。几个医生已经开始了治疗,这让陈举觉得有些奇怪,刘应看出他的疑惑,解释说,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所以事先请来了医生。这时,陈举发现还有个小美眉蹲在许云旁边,正梨花带雨的给他裹伤,小美眉有一头乌黑靓丽的长发,样子长得很乖巧。陈举上前问道:“他的伤势怎么样”看到这家伙已经昏迷,还一身血淋淋的,陈举有点担心了。医生一面检查一面答道:“回大人,问题不大,都是皮外伤。就是面积大了点,喏,除了他的脸,全身都有伤口。”丘远气急败坏的走过来,向陈举抱怨道:“大人,你看怎么处理这家伙,这个水塔是曹议郎他们订的,月底就要用”

一听这话,那小美眉慌了,眼巴巴的望着陈举,怯生生的请求道:“大人,请不要惩罚他,他不是故意的”“嗯,可他损坏了水塔,而且引发大规模的喧哗,严重影响了本司工作,应该惩罚”陈举觉得自己现在越来越会摆官架子了,看到小美眉一副要哭的样子。又话锋一转:“不过,能勇于尝试飞行,也是难得的开拓者,应该奖励。本官一向奖罚分明,奖就是奖他金十斤,罚就是他伤好之后继续要研究飞行。”

陈举这个决定一公布,顿时人群大哗。刘应、丘远都连连反对,这那是有奖有罚啊,分明就是奖励嘛。看到他们不服气,陈举不慌不忙的说道:“水塔的事情,我会亲自向孟德解释的,你们另外做一个好了。”又转向众人说道:“各位,本官就是新任的考工令,陈举陈子昂。本官刚才对许云的处理,可能你们有些疑惑。那么本官就在这里以考工令的名义宣布,今后凡是有各种新工艺、新技术,或者是发明创新的,本官都有重奖本司所有人都可以向本官申报自己的创新,一旦经过本官认可,最少奖励金五斤”

这个新的规矩一宣布,把考工司所有人的兴趣都提了起来,想想吧,连许云那个大出洋相的飞行都能得到金十斤,要是拿出成功的东西,至少不会低于这个数吧。早就听说新来的长官慷慨,没想到这么大方啊。刘应又在一边念叨:“大人,我们现在的任务太多,目前的高炉已经不能供应足够的原铁。下官计算了一下,我司的邙山工坊至少需增建五座高炉,才能满足目前的需要,是否可行,还请您定夺”

“嗯,我们就先邙山工坊的现场看看,再作决定。”陈举以前一直看历史书上介绍汉朝的武器生产如何如何,早就想去看看汉朝军队的武器生产。而且自己现在又当了东汉的总装备部长,不去看看怎么对得起自己。

考工司邙山工坊。在来这个邙山工坊之前,陈举从来没有想到过这地方会如此的大,他显然对这个2世纪兵工厂的庞大没有思想准备。望着这片占地上万亩、有着十余万劳动者的生产基地,陈举心里很是不爽,堂堂几十万大军的武器供应者,手下掌握了数万帝国最优秀工匠的考工令,可这个相当于身兼总装备部长、机械部长、纺织部长、技术开发部长于一身的牛逼职务,品秩居然才区区六百石,还不如一些大县县令的品秩高,简直无法想象,汉朝皇帝的脑子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一众手下拥簇着这位朝中新贵兼顶头上司到处参观,一路看下来,陈举对这些古老的生产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很明显,他们还在使用作坊式生产流程,比如制作一套盔甲,就是几个工匠搭配几个杂工分成一个组,这套盔甲从头到尾都是他们经手。这种方式搞的效率当然很低,算起来一套盔甲要180个工日左右。陈举很自然的就把流水线作业的思想提了出来,手下的那些官员们也都是专家,一听之下都觉得大有道理,顿时对这位上司的印象又好了几分。说干就干,一帮官吏立即开始计算流水线作业该如何分配人手、如何分配生产资料等等。这些具体的东西陈举就没有插手,因为他根本不懂。

不过看到他们居然使用了算盘作为计算工具,倒是让陈举小小的吃了一惊,拷,居然流传得这么快。这个时代本来是没有算盘的,当时普遍使用的计算工具是算筹。算盘这个东西,是陈举为了讨好郑大大搞出来的,这个东西一推出,就受到了学子们的追捧,郑大大对这个工具也有很高的评价。本来算盘只是提供给了郑玄学馆,可没多久这种方便的计算工具就流入市面了,最开始普及的人群当然是商人,随着他们在各地的经商,算盘也开始逐渐在全国风靡起来,已经大有取代算筹的倾势,当然陈举并不知道这些。看到陈举盯着算盘看,丘远一面仰慕的说道:“大人发明的算盘,真是非常方便,大人真是博学多才呀”这一开头,官员们也对算盘赞不绝口,都说这玩意儿比以前的算筹好用多了,不但方便,而且运算速度提高了好几倍。不但考工司,就连将作监、大司农这些部门也开始普及算盘了。

看着他们劈劈啪啪的一通拨弄,陈举倒是有点惭愧,自己这个“发明者”的珠算水平可是差得没边啊。很快,一个官吏向陈举报告:“大人,据我们初步计算,使用您说的这个流水线方式,一套盔甲的制作时间大约可以减少20个工日。”

陈举觉得这是一个提高自己权威的好机会,想了想说道:“哦,这样把。找200人分为两组,两组的技术水平要是相同级别的。一组按以前的方式,一组按流水线方式,同时制作一种装备,我们要用事实来比较。你们要记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陈举用了某伟人的名言作了这次会议的结尾。陈举早就有了招揽各种人才的打算,可光是招揽还不行啊,如何提高和保持属下忠诚度,以及如何吸引更多的人才前来投奔,这两点才是最重要的事情。陈举自从对东汉社会有些了解之后,就对于什么“猪脚大大只需熊躯剧震的将王八之气一放,自然有诸多小弟纳头便拜”的说法是彻底的丧失信心了。他母亲的,这些家伙简直就是比猴还精,要是没有足够的好处,鸟都不鸟你。像学识、风度这些东西,固然能增加好感,当但是要说道忠诚,那就完全的两个概念了。陈举毕竟来自21世纪的,玩的sg游戏也很多。他知道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利益”才是永恒,只有能给手下带来足够的利益名、权、利,忠诚自然是能够保证的,所以陈举自从开办元元一来,一直都很注意这个问题。要说“王八之气”嘛,陈举知道自己是没有这个功能的,也不知道体味算不算“王八之气”呢

经过大半年的发展,现在陈举在不其,已经有了一批比较忠诚的部下,可这些人数量太少不说,社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