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发部大人轻蔑的说道:“切乌孙能有什么美女据我所知那边的女人几年都不洗澡的,顶风能臭三里,顺风能臭十里。不过其他的东西还不错,尤其是乌孙天马,哈哈哈哈”
“是啊,咱们鲜卑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美女,那乌孙应该把他所谓的美女换成其他东西送来。”其他的大人也附和起来。于是檀石槐命令卫士:“嗯,你叫乌孙使者进来吧。其他的礼物收下,等会儿分给各部,那些女人就叫他们自己带回去吧。”
一会儿,一正一副两个乌孙使者被卫士带了进来,向檀石槐行礼问好。檀石槐扬起下巴问道:“你们的王不会平白送我这些东西,你们是不是有什么麻烦说说吧。”
正使恭敬的回答道:“是,这是我们国王的书信,事情都在信上,大单于看了就知道。”
“你就念出来,其他大人也应该知道。”
“是。”正使立刻展开书信读起来:“久经考验的鲜卑六十四部的共同领导者,最智慧的君王,最勇敢的战士,鲜卑人的伟大领袖檀石槐大单于;久经考验的拓跋部领导者,智慧与勇敢兼备的长者,拓跋部的杰出首领拓跋日律推演大人;久经考验的侯汾部领导者,智慧与勇敢兼备的长者,侯汾部的杰出首领侯汾槐头大人;久经考验的”乌孙正使絮絮叨叨的还没念完,就被怒火中烧的檀石槐一脚踢翻。
檀石槐青筋暴跳的大骂:“他妈的啰里八嗦,叽叽歪歪,你是不是准备把我们鲜卑六十四部的大人全部说一遍来人啊把这只苍蝇拖出去,用胡杨木扳指弹jj五十次让他明白以后说话别这么啰嗦”帐外立刻就冲进来四个一脸兴奋的壮汉,不由分说的把乌孙正使拖出去行刑一会儿就传来阵阵撕心裂肺的惨叫。稍微平静下来的檀石槐又对吓得缩成一团的乌孙副使说道:“你继续说,你们到底有什么事情,记住说重点”
“是是,说说重点”乌孙副使牙齿打架的说道:“我们乌孙遭到了柔然人的攻击,请大单于发兵救援”“这还差不多,以后说话就要像这样,要是刚才那个笨蛋也像这样说重点,不就没事了。”檀石槐看到这个乌孙副使吓得不轻,就安慰道:“乌孙是我们的盟友,盟友有难,我们不会坐视的,你回去叫你们大王放心好了。”
乌孙副使口齿开始伶俐起来:“是是是,乌孙全国都会感谢大单于的。那些该死的柔然人非常残暴,他们就像瘟疫一样,所到之处全部都成了废墟,我们乌孙已经被杀了很多人了,请大单于立刻发兵啊呜呜呜”乌孙副使说着说着就哭起来了。
“他妈的,别哭了。我们会马上准备出兵的,带使者下去休息。”送走乌孙使者后,檀石槐对各位小弟说道:“他妈的,这些柔然蛮子真讨厌,他们总是那么欠揍。这次一定要给他们一点狠的。我宣布,以后凡是抓到对方将领,先用带尖刺的专用金属扳指弹jj20下,普通士兵就用带凸起的金属扳指弹jj20下,他妈的,这些杀不尽的野蛮人”又转身对侯汾沙叶利和若洛涉于说:“看来这次,我不能亲自去弹夫余王的jj了,沙叶利,在你哥哥康复前,你就是侯汾大人;若洛涉于,你是最年轻的大人,你父亲是我的亲密战友,这次就让我看看你的勇武吧。攻打夫余的事情就交给你们两个负责,你们率领徒河七部的战士,把强弩带上一半,明年一开春,就给我狠狠的揍夫余,知道了吗徒河七部的战士有两万人,相信足够打败他们。记住,抓到倭人后,安置一部分在海边,我明年要过来吃海鲜。”
“是我们一定会把夫余王抓住,弹jj弹到死请大单于放心”
“嗯,还有,反正你们要明年开春才出战,在此之前你们两个去一趟中原,把刚才说的那些事情办了,你们要亲自,别叫那些笨手笨脚的手下办。这次乌孙王送来的乌孙天马,你们一人去领一匹吧。”侯汾沙叶利有点犹豫的问道:“可是大单于,我们怎么去中原啊现在我们和大汉还是战争状态”
“他妈的,难怪你姓侯汾1,看来真是药吃多了。”檀石槐气得差点跳起来:“你怎么一点都不动脑子,你难道逢人就说你是鲜卑侯汾大人吗,你就不知道假扮成高句丽商人真是笨以后你每天必须吃十斤鱼虾。好了,你们快去准备进中原的事情”侯汾沙叶利和若洛涉于立刻如蒙大赦的跑了出去。注1:侯汾,鲜卑语是药草的意思,侯汾部自认是出自炎帝神农氏,为纪念神农尝百草的事迹,就以侯汾为姓。
“好了,现在我们就去弹那些该死的柔然人的jj,各部听令”檀石槐站起来开始布置出兵的事情,对各部大人下令:“拓跋、意云、思磐、鞬落罗四部前出四十里,作为前锋兀发、契翰、阙居、柯最、燕荔阳五部为左翼;车盖、麦田、北山、鹿结、吐赖、勃寒六部为右翼;匹兰、密贵、裕苟、提伦、越质、豆留輢、叱豆浑、仆浑八部为后卫;剩下的就是中军。好了,都去准备,三天后兵发乌孙,准备狠狠的弹柔然人的jj”
布置好出兵的事情后,檀石槐走出帐外,遥望着中原方向,自言自语说道:“七年再给我七年时间,就可以扫平周围那些该死的蛮夷,将鲜卑整合成一个整体。七年之后,我就会开始回归中原,等我拜偈黄帝祖陵之后,我就要恢复轩辕这个伟大的姓氏”
作者注:这个时候的鲜卑还不是一个统一的民族,基本上是依靠檀石槐用武力整合起来的多民族联合体,民族成分极为复杂,各个部落的发展也极不平衡。来自大鲜卑山的正宗鲜卑部落当时都已经比较开化,上层贵族基本都懂汉语、汉字,部落内容已经开始出现封建制度的苗头,而很多后面加入的部落则相对落后,有些还处于原始氏族社会。这也是鲜卑各部对中原的态度泾渭分明的原因,正宗的鲜卑部落,如拓跋元氏、若洛慕容氏、兀发独孤氏等部都自认是黄帝轩辕氏后裔,对中原比较有亲近感,而后面依附的部落则没有这种认同感。比较特别的是侯汾部以后的宇文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