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封信都详细述说了财经改革策略的拟定过程,其中让李虎预料不到的是,罗思南竟然决定与长孙康宁联姻。这个消息对他来说,非常震惊。罗青汉、折可求闻讯之后,也是暗自骇然。很明显,长安局势正在发生改变,罗思南正在用实际行动把工商阶层推上朝堂,朝堂上的权力平衡将被打破,内部的危机正在一步步放大。
“大帅,你应该马上返回长安。”折可求不假思索地劝道,“我和罗使相留在西北,直到河西和代北战事结束,西北彻底稳定之后我们再返回长安。”
李虎沉默不语。他现在无法离开西北,相反,随着局势的发展,他还要在西北停留很长一段时间。
西北的整军还没有完成,河西和代北的战事还没有结束,另外,西北的整体防御要重新构建,这件事迫在眉睫,不容耽搁。当西北的疆域拓展到西域和大漠之后,西域方向将和西州回鹘、草头鞑靼、黄头回纥接壤;大漠方向将和阻卜人、敌烈人和乌古人比邻;东北方向,则和女真人紧张对峙。这种情况下,西北的虎烈军和代北的契丹军将在万里边疆上承担镇戍重任,然而,西北只有十三万虎烈军,代北只有五万契丹军,而大同和太原也只能保留八万虎烈军,这个防守兵力明显有些单薄。
虎烈军只有四十万常备兵力,这四十万包括五万契丹人。现在李虎用二十六万镇戍北部边疆,那么用来戍守中原和东南的军队只有十四万,十四万军队单纯防御还是可以,但若想南下平定东南就不够了。
李虎望着案几上的几封信,摇头苦笑,“你们都看到了,长安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原因就是财政拮据。如果我们不能迅速平定东南,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财政危机会越来越严重,以致于把我们活活拖垮。”
罗青汉抚须轻叹,“目前形势下,大刀阔斧地进行财经改革显然不是一个好办法。”他略略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道,“以我看,你马上返回长安,先把长安的局势稳下来,放缓财经改革的步伐,缓解朝堂内外的矛盾。”
“这一点长安很清楚,不管是王妃还是宰相,都不会在这个时候发生激烈冲突。”李虎摇摇手,“我马上返回长安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会激化矛盾,不如留在西北,先把西北的事彻底解决好,了却后顾之忧,然后一心一意渡江打东南。”
罗青汉和折可求互相看了一眼,目露无奈之色。
“大帅有何打算”折可求问道。
“代北那边有耶律马哥和铁帅,宝帅也回到了太原,当女真人知道我们灭亡了西夏后,必定不敢再战,所以东线的战事很快就会结束。”李虎抬头看了看悬挂在一侧的地图,继续说道,“河西的战事若想尽快结束,必须两路夹击。我打算整军完毕后,叫鬼帅率军北上,先行攻占黑水镇燕军司,然后直杀肃州,把党项人围在甘州境内。等到鬼帅和杨惟忠两路夹击,攻占甘州后,大军随即西进,直杀瓜州,兵出玉门关,拿下整个河西走廊。”
“然后大帅就可以返回长安了,是吗”折可求追问道。
李虎摇摇头,目光望向了地图上的大漠,“我要北上大漠,和阻卜人结盟。”
“和阻卜人结盟”罗青汉惊讶地问道,“怎么你打算和阻卜人联手,夹击女真,夺回河北”
“和阻卜人结盟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对付女真人,但我不是要夺回河北,而是要收复山东,以便迅速切断女真人和东南叛军之间的联系,为我们一下步攻打东南做好准备。”
罗青汉凝神望着地图,大约估猜到了李虎的意图。只是,阻卜人是否愿意结盟女真人会不会抢在李虎的前面和阻卜人结盟
折可求暗自叫苦,这样一来,李虎至少要到秋后才能返回长安,而长安在罗思南的把持下,能否一直保持稳定
“大帅准备何时返回长安”折可求问道。
“说不定,或许是秋天,也或许是冬天。”李虎说道,“你先返回长安,让毛帅在荆襄做出攻打江南的态势,让岳帅在中原做出攻打江淮的态势。罗使相则赶赴大同,指挥云中、河东两地虎烈军做出攻击河北、幽燕的态势,让女真人和东南叛逆无法判断出我们下一步的攻击目标。”
“大帅准备何时打东南”折可求又问道。
李虎想了片刻,说道:“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今年秋天开始,叫岳飞先行攻占江淮,饮马长江,兵逼江宁府。明年初春,集结主力,渡江作战,拿下东南。”
“这么快”折可求大为吃惊,“我们的财政可以支撑大军南征吗”
“打江南可以一路掳掠,打到哪,抢到哪。”李虎冷笑道,“我们若想在东南尽快站住脚,必须杀人,要大开杀戒。”
第七十六章兵进玉门关
李虎书告罗思南,在仔细阅读了长孙康宁的财经改革方案和几位大臣就此议所表述的意见后,他认同这份财经改革策略,并请罗思南在今年内想方设法完成货币的统一,阻止赋税收入的持续下降,尽可能恢复和发展工商业。
有关府署行政开支和官员俸禄货币化的改革策议可以提请议事堂审议,督促议事堂先期拿出具体方案,并请各路、各州加入方案的商讨,这样两三年之后,中土统一了,经济状况好转了,财政收入稳步提高了,朝廷就可以在个别路州先行予以实施,以便总结经验,然后再推广到全部行政区域。
至于田赋货币化和漕粮货币化的改革,本来就要放在货币制度改革、府署行政开支和官员俸禄货币化改革之后,目前并不具备实施的基本条件,所以也仅仅局限于议事堂内部的讨论,暂时要保密,不要放出风声,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当务之急,要做好两件事,一是确保粮食的耕种,二是确保黄河水系的安全,并做好主要粮食产区的水利灌溉。农耕和粮食乃是国之根本,尤其此刻,天下三分,战争频繁,流民日益增多,保证每个人都能吃饱肚子是国家头等大事。百姓吃饱了,天下也就稳定了。
为了确保每一粒粮食为国所用,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