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81(2 / 2)

下午,谭弘毅、田翼带着虎烈第六军和辽西军进逼到兴庆府北城门外。

至此,二十多万虎烈军将士把兴庆府围得水泄不通。

晚上,在李虎的帅帐内,各军主帅云集,商讨攻打兴庆府之策。

李虎看上去并不高兴。静州一役,虎烈军主力几乎全部上阵,但激战三个时辰,虎烈军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不过重创了夏军主力而已,由此李虎发现一个问题,随着西征进入最后阶段,从耶律马哥的契丹军、高宝龙的渤海军到董仲孙的黑山军、胡家勇的怨军、折可求的西北军,都有意保存实力,不愿意倾尽全力一战。

李虎确信,假如这一战投入虎烈十个军,绝对可以给夏军主力以毁灭性的打击,但可惜的是,这一仗的攻击主力来自军中各个派系,虽然大家都绝对遵从自己的命令,但在执行命令的过程中却大打折扣。

西征结束后,必须要整军,必须把更多的军队整合为虎烈军,否则这种阳奉阴违的的趋势会愈演愈烈,非常不利于未来的统一大战。

诸夏站在地图前,把各军的位置一一标出,然后调整了一下兵力部署。按照他的设想,主攻方向将放在东城门一线。

“根据我们的估猜,城内守军的数量大概在三万人到四万人左右。”诸夏心情非常好,语调很欢快,“这是最后一战了,攻克兴庆府,灭亡西夏,我们这次西征就算胜利结束了。”

罗青汉站了起来,大声说道:“贺兰山战场的形势非常好,但遗憾的是,整个战局对我们并不利。”

罗青汉走到了地图前,给众将分析了一下当前的局势,“我们从十月初十发动西征到现在整整两个月了,这两个月我们同时在贺兰山、朔方和河西战场作战,损耗之大可想而知。年底之前,就算我们攻克了兴庆府,也是一支疲惫之师。假如这时女真人攻击代北,东南叛逆攻击荆襄,或者两军联手攻打中原,我们都将陷入极度的被动。”

“年底之前能否攻克兴庆府,想必答案大家心里都有算。”罗青汉看看众将,皱了一下眉头,继续说道,“虽然自西征以来,我们的运气非常好,但兴庆府高大坚固,城内又有数万大军,还有几十万百姓的帮助,我们若想在一个月内攻克兴庆府,可能性微乎其微。”

罗青汉说到这里,转头望向李虎,李虎轻轻点了一下头,示意他说下去。

“为此,我们要做两手准备。”罗青汉说道,“为了确保代北和河东的安全,契丹军、渤海军和麟延军要尽快返回。胡帅带着一半射粮军也随同撤离。”

“何时撤离”耶律马哥马上问道。

“半个月后。”罗青汉说道,“如果女真人在年前发动了攻击,那么我们何时接到铁帅的书信,你们就何时返回代北。”

第六十四章致命决策

兴庆府被绝望的气氛所笼罩。

十二日夜,西夏太子伤重不治而亡,皇帝李乾顺悲愤过度,在连番打击之下,终于支撑不住,病倒了。

李察哥代理国事,召集文武百官议事。他对坚守国都依旧抱有信心。

为了安抚百官,李察哥详细分析了天下大势和西北战局。从天下大势来说,金国肯定要夺回代北,这关系到金国的生存,女真人不可能放过这次机会;大宋朝廷逃到东南,赵氏皇帝日夜筹谋复国,大宋人更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金国和大宋都非常清楚大夏败亡的后果,这将直接破坏三分天下的格局,所以双方早早缔结了盟约,联手共击李虎,而李虎在内忧外困根本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发动西征,正好给了金国和大宋夹击李虎的机会。

从西北战局来说,表面上看,虎烈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在短短两个月的的时间内攻占了喀罗川,包围了兴庆府,形势一片大好,但仔细想想,虎烈军外部有金国和大宋的威胁,内部钱粮更是严重不足,李虎在刚刚击败女真人之后马上又尽遣数十万主力西征,同时在河西、朔方和贺兰山三个战场作战,连续鏖战两个月,可以想像一下李虎现在处境的艰难,其实,他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未来一个月至关重要。”李察哥侃侃而谈,表现得非常从容和冷静,“只要我们牢牢守住兴庆府,把几十万虎烈军主力吸引在贺兰山,那么在河西方向,仁多保国会择机,威胁喀罗川;在代北和中土的中原、东南方向,金国和大宋的军队将发动全面攻击;在长安,西征所需要的庞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将压垮他们的中枢,贫苦百姓可能因为李虎的横征暴敛而造反叛乱,内部的形势将进一步恶化。”

“不出意外的话,一个月之后,也就是正月十五前后,李虎肯定要撤军,或者是部分撤军。”

李察哥的语气非常肯定,在经过他慎密的分析和由此得出的结论之后,这些人心里的恐惧稍稍缓解,有些人甚至看到了希望。

接着,李察哥神色渐渐冷凛,把眼前危局的责任推到了以梁乞申、薛元礼为首的一帮汉臣头上,另外李安惠和李仁忠等一帮亲汉派党项权贵也被李察哥指责为叛逆之徒。

“如果在防御策略上采取积极的态度,而不是消极的逃跑议和,大夏何至于落到今天这般困境”

百官不敢应答。现在皇帝病倒,太子阵亡,李察哥主掌大权,可以为所欲为,这时候若与他对抗,纯粹是找死啊。

李察哥临危不乱,做出了一系列防守部署,并在各道城门上安排自己的亲信手下坐镇。阿雅卜的教训太深刻了,而他的背叛更是把大夏国祚直接推进了败亡的深渊,所以李察哥现在小心又小心,不敢有丝毫的失误。

“凡阴谋叛乱、里通外敌者,杀无赦。”

十三日,虎烈军开始攻城,从四个方向同时攻击,攻势异常猛烈。

夏军拼死防守,战斗从上午一直持续到黄昏,打得非常惨烈。

当天晚上,夏国皇帝置书李虎,主动要求议和。议和使者还是李仁礼和赵文雅,而议和条件已经有所降低,仅仅是要求带着现有军队退守河西,不再同步迁徙灵、夏一带的党项部落。

“你们皇帝的目的不是议和,而是想把我拖在贺兰山。”李虎听完李仁礼的话,冷笑道,“李察哥是不是告诉你们的皇帝,说我目前处境艰难,只有再坚守一个月,天下大势就要发生变化,女真人和东南叛逆必然攻打我李虎,我必然要撤兵,是不是”

李仁礼毫不示弱,反问道:“既然虎王知道自己处境艰难,为何还要坚持己见,一意孤行”

“你们只要投降,所有的问题都能解决。”李虎目露寒光,冷森森地说道,“不要和我玩这一套,要么投降,要么等着我杀进去屠城。”

“难道虎王认为自己一个月内必能攻克我京都”李仁礼心里害怕,口气不由自主地弱了,“难道虎王就不想想,如果女真人和大宋人联手攻打中原,你又如何阻御长安国库里的财赋还能支撑几十万大军连续作战多长时间”

李虎大怒,一掌拍到案几上,“拖下去,砍了。”

几个虎卫一拥而上,扑倒李仁礼,拖着就跑。李仁礼大骇,扯着嗓子干嚎,“两国相交不斩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