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64(2 / 2)

“然后呢”

张高儿问了一句,“如果暴露了意图怎么办”

“接下来就是耶律马哥和罗、折两位使相由陈兵威胁变为攻击,要直杀贺兰山了。”

侯概笑道,“这段时间我们偃旗息鼓,让党项人做出错误的判断,认为我们攻击仁多泉城只是为了牵制河西、朔方的军队,阻止这些军队支援贺兰山。”

“现在是九月中,到了十月底或者是十一月初,天就要下雪了。在那么恶劣的天气里,大军怎么翻越雪山”

诸夏也问了一句。

“仁多泉城距离西凉府只有两百里,即使中间隔着一座大雪山,但翻越雪山能耗费多少时间”

侯概不以为然,“仁多泉城和西凉府之间肯定有山路,再说,大雪封山,可以有效掩护我们的突袭。”

李虎转头望向姚平仲,“仁多泉城到西凉府之间的路况如何”“有一条羊肠小道。”

姚平仲回道,“人可以牵马而行,马可以驮运物资,大山南北两端都有扼守要隘的堡寨。雪天攻击,有一定的难度。”

“只要有路就行。”

李虎点头道,“云帅这个想法不错,可以尝试一下。”

接着他朝众人招招手,“我们仔细商讨一下,拿出一个具体的攻击计策,然后禀奏长安,请董使相和刘使相急给各战场统帅下令。”

经过一夜的磋商,李虎基本拟定了攻击方案。九月初六日上午,姚平仲把刘正彦和瞿进请到了帅帐。刘正彦是刘法的儿子,瞿进则是刘法帐下的猛将,这两人都参加了当年攻打仁多泉的战斗,对仁多泉城和雪山一带的地形比较熟悉。

李虎详细询问了一下情况,然后正式承诺,他将禀奏天子,追赠刘法,以弥补当年的遗憾。刘正彦和瞿进感激涕零,誓效忠李虎。

“大帅,杨惟忠曾追随刘帅在河湟打了二十多年的仗,对攻打喀罗川更是有丰富的经验。当年仁多泉城一战,就是由何灌和他指挥的。”

瞿进作战勇猛,为人也非常耿直,他当着李虎的面,直接提出了召回杨惟忠的建议。

李虎不假思索,一口答应。杨惟忠现在在中原战场出任都统制,以他在西北的战绩和熙河军里的威信,完全可以承担奔袭西凉府的重任。

=十三日,李虎的奏章送达长安。

董小丑、刘延庆看完书信,略感吃惊。李虎拟定的攻击之策大大出乎两人的预料,尤其是刘延庆,更是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把童贯的三次西征策略和刘法的三次攻打喀罗川的战斗经过详细告诉了董小丑,他的结论是,在西夏人的实力已经折损过半的情况下,应该采取稳妥的正面推进之策,而不应该行此险计。河西之战败不起,一败就满盘皆输。

李虎的决策是最后决策,董小丑虽然也觉得过于冒险,但此刻无法和李虎商量,只能按李虎的决策来执行了。

董小丑下令,急调杨惟忠赶赴兰州。

同时,书告太原高宝龙,命令他在九月底,从太原调五万虎烈军赶赴绥德军的银川城,会合罗青汉,攻打夏州,直逼贺兰山。按照原定计策,为了以最快度扫清贺兰山外围,罗青汉要和高宝龙联手攻击,以十万大军的绝对优势,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平夏路和瀚海路,把战线推到贺兰山下。

书告罗青汉、折可求,第一批粮草武器和其它各类物资将于九月底运抵战场前沿,相约于十月初十动攻击。

书告耶律马哥,命令他在十月初十南下攻打贺兰山,切断党项人的北撤之路。其粮草武器将在会合罗青汉、折可求之后得到补充。

回书李虎,已经调整好部署,各战场将在十月初十动攻击。按照他的估计,送到兰州的粮草武器要在十月中旬以后才能抵达,请李虎妥善安排攻击时间。

=西夏兴庆府。

九月上,西夏皇帝李乾顺陆续接到了前线奏报,虎烈军在泾原路、麟延路集结,另外耶律马哥的契丹大军调动频繁,近期大同更是向兀剌海城运送了大量粮草武器,种种迹象表明,李虎要再一次攻打西夏。

李乾顺急召梁乞申、李察哥、李安惠等文武大臣商讨对策。

梁乞申、李安惠等大臣认为李虎近期根本不可能攻打西夏。今年春天,李虎调动了几十万大军向女真人起了反击,攻占了代北,并把女真人赶出了中原,这一仗的损耗之大可想而知。女真人不甘心失败,在撤离中原的时候,掘开了黄河大堤,给了李虎沉重一击。

如今中土三分,李虎自顾不暇,哪有实力打西夏前段时间刘到西夏议和,态度温和,一忍再忍,一让再让,由此可见李虎现在处境的艰难。

李察哥也认为李虎近期没有攻打西夏的可能,但前线将帅的奏报却是事实,李虎陈兵边境,到底想干什么当真要攻打西夏他哪来的钱粮动一次规模巨大的战争

第四十章党项人的悍将

西夏派往长安的使者还没有回来,梁乞申因此建议,再派使者急赴河东太原,试探一下虎烈府的反应。如果李虎要打西夏,坐镇虎烈府的罗思南肯定第一个得到消息。但这一建议遭到了李察哥的反对。

“李虎打仗,历来兵行险着,赢得了一个个匪夷所思的胜利,所以在我们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