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60(2 / 2)

李虎转头望向罗思南和耶律明月,一脸歉意,“大概三四天之后。”

“这么急”

罗思南惊讶地问道。

“我要去兰州。”

李虎叹了口气,“路途遥远,战事紧张,越快越好。”

“爹,我想陪你一起去。”

李明道忽然说道。

李虎下意识地摇了摇头,“不行,你太小了”

接着他蓦然想到了什么,李明道或许不是想上战场,而是想和自己待在一起。他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老爹,想到了那段漫长而不堪回的逃难岁月。

“爹,带上我吧,我想去,我会听你的话。”

李明道恳求道。

“不行。”

耶律明月断然阻止,“绝对不行,想都不要想。”

“娘”

李明道似乎有些畏惧耶律明月,转头向罗思南求助。罗思南正想说话,耶律明月已经抢先开口了,“这次绝对不行。上次你竟然把孩子带到了战场。这孩子不是你一个人的孩子,这件事绝对不允许再次生。”

李虎恍然,怪不得李明道要上战场,原来他已经被自己的母亲“教坏了”而这位母亲就是从战场上成长起来的,她的教育方法果然与众不同。

罗思南却是一脸尴尬,玉脸绯红,虽然知道李虎不会因为这件小事埋怨自己,但不管怎么说,把年仅六岁的儿子带上战场,确实不适当。

“哥,我也要去。”

李函蕴抱着李明道的胳膊,嫩声嫩气地说道。

耶律明月更为恼火,一双丽眸顿时瞪向了罗思南。罗思南大为窘迫,急切间,抬手就给了李明道一下,“在家待着,哪里都不许去,否则打断你的腿。”

“你为什么要打他”

耶律明月一把抱住李明道的脑袋,冲着罗思南就嚷上了。

“这都是你惯出来的。”

罗思南总算找到一个反击的机会,“如果不是你惯着他,他敢偷偷跟在我后面上战场”

李虎晕了,低头望着李明道,却现他脸上带着一丝浅笑,眼神很有些诡异。

第三十四章事事牵挂

声名显赫的王妃罗思南到了长安,在京城引起了轰动。

李虎把李清照一家、岳飞一家都请到了帅府,吃了一餐团圆饭。

罗思南的性格开朗豁达,容易与人相处,不管是赵氏两位公主,还是李清照和岳母姚氏,对她的印象都非常好。李明道和岳云因为年纪相仿,很快就玩到了一起。

第二天,太后和幼帝在皇宫召见了李虎和罗思南。回到府上,在京宰执大臣、各府署官员、参加骊山议政的地主商贾纷至沓来。李虎离京之后,实际主政的就是这位王妃,而关于这位王妃的事迹早在官员中广为流传,她的强势和果敢将在未来一段时间直接决定了变革能否顺利实施以及西征能否达到预定目标。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李虎在给罗思南的一封封书信中详细述说了变革策略和朝政争执,这使得罗思南对长安生的事基本上有所了解,另外董小丑、黄涉、柴云、原野、范直昌等人全部留在长安,可以给罗思南以有力支持。

这天晚上,李虎和罗思南彻夜长谈,仔细交待每一件事情。

李虎最牵挂的就是黄河决堤后造成的水患以及那些灾民的赈济和安置。目前宋金两军对峙于黄河,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堵塞决口并不现实,不如因势利导,把黄河水道一分为二,一部分沿着济水进入山东流进大海,一部分则南下沿着泗水、汴河、涡水进入淮河,然后引入大海。这个方案省时省力,也符合当前天下三分的形势。

“今年冬天,黄河水道的疏浚和灾民安置是重点,务必全力以赴,确保中原地区的稳定。”

李虎嘱咐道,“朝廷没有能力同时在两个战场作战,中原一旦生暴乱,女真人和东南叛逆势必乘火打劫,王渊和岳飞顾此失彼,极有可能丢掉中原。”

罗思南郑重点头,“今年冬天我亲自赶赴汴京巡视黄河防线,督促水道疏浚,确保每一个灾民都能得到妥善安置。”

“这要看形势展,如果西北战场的第二个攻击阶段顺利完成,你可以找个时间去中原一趟。”

李虎说道,“中原战场,王渊稳重,开封一线的防御没有太大问题,我担心的是江淮一线。打东南,要条件是攻占江淮,夺取荆襄。目前荆襄在我们手上,岳飞的任务就是攻占江淮。他这个人打仗擅长捕捉时机,一旦时机合适,肯定要出击。如果小规模作战,你可以支持他,但绝对阻止他进行大规模作战,以免让朝廷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

罗思南笑了起来,“怎么你这个弟弟现在连你的话也不听了”

“我不打人家,并不代表人家就不打我。”

李虎笑道,“我虎烈主力动西征的事瞒不了多久,女真人和东南叛逆都有可能乘机攻击中原。王渊势必据险而守,有惊无险,但岳飞不喜欢防守,在他看来,最好的防守是进攻,这才是我担心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