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02(1 / 2)

,必须掌控战场主动权,必须牵着党项人的鼻子走,让党项人的优势死伤殆尽,然后我们就可以决战了。”

“那我们如何掌控战场主动权”正在翻阅文卷的范直昌听到这句话,急忙问道,“我们可以拖延决战时间,但党项人不行,他们必须速战速决,一旦西北军从横山发动攻击,党项人随即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决战时机随即丧失,所以党项人下定决心,倾巢而出,此刻假若我们避而不战,他们必定步步进逼。”

“你肯定他们会倾巢而出”董小丑问道。

范直昌犹豫片刻,摇摇头,“我也不能肯定。现在薛元礼不在了,中枢大臣也换了一批人,李乾顺到底听谁的,我也不知道。不过考虑到国祚安危,李乾顺势必要倚重李察哥和仁多保国等党项大将。李察哥这个人非常强悍,一贯坚持主动防御的策略,他不会死守兴庆府,肯定要集结所有的军队和我们决战。假如他是夏军的统帅,那么夏军很快就会打过来,逼着我们决战。”

董小丑转目望向李虎,想听听他的对策。

“短期内,我们不可能和党项人决战。”李虎走到地图前,手指地图上的骆驼河,“这条河与黄河相连,两河相会处地北面是省嵬城,南面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红崖。我们把军队集结于骆河两岸,和夏军形成对峙,拖延决战时间。”

范直昌迟疑良久,还是忍不住问道:“总帅打算等到何时决战”

李虎笑笑。“我在等大同地消息。”他没有说要等什么消息。但帐内地人都知道。除了金军是否攻打大同地消息外就是太原地消息了。假如太原地西北策略得到了汴京地认可。那么宋军就要从陕西一线发动攻击。如此一来。整个战局就对虎烈军非常有利。

八月上。月牙湖。

夏军全力备战。但从克夷门和骆驼河方向传来地消息却让李仁忠焦虑不安。

克夷门地李安惠奏报说。虎烈军主力陆续赶到红林渡。黄河东岸连营十几里。旌旗林立。人海如潮。但虎烈军并没有南下攻打兴庆府地迹象。相反。他们乘坐船只赶到西岸。在克夷门关隘外扎下大营。日夜赶制攻城工具。很显然。虎烈军打算全力攻打克夷门。从克夷门到兴庆府只有两百余里。假如虎烈军攻克了关隘。两天内就能杀到京都。

夏军斥候在骆驼河两岸发现了虎烈军主力。经过多日探查。他们肯定有几万大军。但这些大军日夜修筑防御设施。看上去并没有南下决战地意思。

综合这两个消息来看,虎烈军不想和夏军在月牙湖决战,而是想攻克克夷门,这明显有问题,李虎肯定在实施什么计策。

李虎到底想干什么

“李虎避而不战,我们就要进逼骆驼河,迫使李虎和我们决战。”仁多保国浓眉深皱,目露疑惑之色,“假如李虎以部分兵力死守骆驼河,而以主力攻打克夷门,那么他有多大的把握在我们突破骆驼河之前拿下克夷门”

“如果李虎拿下克夷门,两天内就能杀到京都,而我们就得撤军,但渡河需要时间,两天内我们无法赶到京都。”李仁忠冷笑道,“问题是,就算我们两天内赶不到京都,但李虎能在一天内攻克京都吗根本不可能。他拿不下京都,就要陷入我们的包围,所以他根本不可能攻打克夷门,由此可以推测,他攻打克夷门是假,拖延决战时间是真。”

仁多保国沉思不语。

“李虎来势汹汹,到了决战时刻却避而不战,为什么”李仁忠盯着仁多保国,冷声说道,“很明显,他要把我们拖在骆驼河,从而帮助西北军突破灵、夏一线。晋王的判断是错误的。

仁多保国也不同意李察哥的判断。大宋收复燕云后,理所当然要攻打西夏。大宋最大地梦想是重建汉唐盛世,要实现中外一统,而从目前形势来分析,大宋实现这个目标的首要条件就是攻占西陲,所以这肯定是大宋发动的又一次西征。

至于李察哥推断金人要南下的事,他更认为是无

。大宋太强大了,实力太强,契丹人鼎盛时期都未河,更不要说刚刚崛起女真人。女真人即使南下,也不过掳掠河北而已。大宋有足够多的军队,有用之竭地钱粮武器,有庞大的人口支撑,女真人根本不是对手,南下只会激怒大宋,对金国没有任何好处,而且,这会导致大宋下定决心击败西夏,以避免重蹈两线作战的覆辙。

“晋王有一点是对的,那就是必须决战,速战速决,从而获得整个战局的主动权。”仁多保国说道,“我们马上向骆驼河推进,并急速展开进攻。”

李仁忠同意,随即急奏兴庆府。

兴庆府对战局的判断和前线一模一样,但决策却不一样。

虎烈军地动向已经证明了兴庆府的预测,宋军随时可能进攻,让夏军主力继续推进并迫使李虎决战地做法可能导致大夏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李虎到底带了多少军队来了他在骆驼河是不是挖了个陷阱如果他把夏军主力牢牢拖住并大量消耗,等到宋军展开进攻实施两路对击的时候,他再发力反攻,给予夏军主力致命一击,夏军大败,那么兴庆府拿什么戍守京都

梁乞申因此劝谏皇帝,放弃决战,把主力撤回来,固守京畿,以不变应万变。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军队在,就算弃守京都也还能东山再起,反之,如果把军队打完了,那就彻底玩完。

这是一句大实话,尤其对夏国来说,保存武力更是生存之本。夏国主要人口和财赋来源就是贺兰山和灵、夏一带,这块地方不大,人口财赋都有限,消耗完了就没了,这也是西夏走到今天终于国力到了崩溃边缘地根本原因。

李乾顺动摇了,他是皇帝,皇帝的首要之务是戍卫国祚,戍卫国祚需要军队,没有军队也就没有办法戍卫国祚。

契丹人刚刚败亡,耶律延禧刚刚死去,两百年地大辽在瞬间灰飞烟灭,这个教训太可怕了,血淋淋的教训足以让人肝胆俱裂。

李乾顺采纳了梁乞申的意见,命令李仁忠就地待命,不允许其发动攻击,并急告李察哥,请他全力防备。

梁乞申则开始准备撤退方案,假如京畿危急,则必须把皇帝和朝廷撤到河西,以确保国祚。

夏军在月牙湖停滞不前,这让虎烈军大感意外。

此刻,粮草辎重从前套源源不断运来,虎烈军已经具备决战条件,各军军帅不断催问,得到的答复都是一句话,时机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