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向导,到了渡口后,你叫向导和渡口敌军说话。”岳飞说道,“能成就成,不能成我们就强攻。”
当天深夜,武元泰带着五百悍卒飞驰渡口。向导冒充西夏士卒在城堡外叫门。
堡内夏军根本没有怀疑,随便问了几句后,马上打开了堡门。
虎卫军一拥而入,疯狂砍杀。此刻堡内夏军至少有一半以上都在睡觉,结果给虎卫军占了一个大便宜,迅速攻占了堡门。
岳飞带着其余三个营随后跟进。
这座城堡不大,只能容纳一千多人,但这时足有三千多人在堡内厮杀,其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夏军城堡火光冲天,对岸虎烈军将士都看到了。李虎、洪云等人也赶到河堤,但黑夜渡河太危险,有人劝告李虎,等天亮之后再渡河。李虎根本不理睬,命令方进、王大忠、谢一刀带着虎卫军,乘坐特大羊皮筏,渡河支援。
特大羊皮很大,相对小皮来说,它的安全性很好,而且它正常情况下一次可运载十几匹战马,因此运送百名士卒显得很轻松。射粮军日夜赶制,好不容易才做好十个,这下正好,一次性就把一千名虎卫悍卒送到了对岸。
天亮之后,堡内的战斗还在继续。西夏人顽强坚守,而岳飞地部下连日奔波,又厮杀了半夜,体力严重透支,无力再攻。方进担心虎卫军损失过大,下令停止进攻。
李虎赶到后,大概看了一下战场。西夏人都躲在箭楼等建筑里,如果强
确需要复出很大代价。
李虎派人把洪云请了过来,“你手上有多少毒火球”
洪云一听就明白了,“不要用毒火球,用震天雷就行。”
震天雷的威力太大了,虎卫军士卒仅仅用了两个震天雷就震塌了一间屋子。西夏人恐惧至极,纷纷投降。
方进随即率军沿黄河南下,继续攻杀。两万射粮军壮丁随后跟进,以壮声势。洪云留在顺化渡,组织射粮军运送粮草物资。
从顺化渡南下到克夷门的红林渡口,三百多里,途中有七座堡寨,但防守兵力主要集中在顺化渡和弓弦沙漠一带。这七座堡寨中,兵力最多者五百,少者不过两百,根本不是虎卫军和射粮军的对手。驻守堡寨的夏军知道顺化渡已失,凭他们的力量无力戍守,纷纷弃堡而逃。
夏军逃跑的速度快,虎卫军追击的速度更快。岳飞奉命带着一个营,沿途追杀,尽可能延缓逃兵传出消息。
三天后,岳飞到达红林渡口。此刻渡口驻军已经接到消息,但他们刚刚把消息送出去,虎烈军就杀来了。渡口驻军不过数百人,他们从逃兵的嘴中听说数万敌军正浩浩荡荡地杀来,本来就很害怕了,这时看到烟尘滚滚,魂飞天外,一窝蜂地逃亡而去。
克夷门的红林渡是个重要渡口,兴庆府向前套运送物资,其中一部分是通过水路。前套丢失后,水路运的终点站就是克夷门,所以这个渡口有大量的船只。
贺兰山水运始于北魏年间。大约在公元450年的时候,一个叫刁雍的征南将军在六盘山筏木,通过清水河运到黄河岸边造船,运送军粮。从此后,贺兰山黄河流域开始水运。
岳飞到了渡口,第一个命令就是抢船。
虎卫悍卒们抢到了船,抓到了船夫。从船夫的嘴里,他们得知虎烈军已经杀到了克夷门,对岸就有自己地军队。
岳飞闻讯又惊又喜,急忙派人乘船赶到对岸。很快,两军取得联系,对面是虎烈第五军的一个营。岳飞以最快的速度急报李虎,两军会合,齐聚克夷门。
七月十六日,李虎到达红林渡。
毛军、楚逍遥、谭弘毅、卢俊义和耶律雅里斯等汉蕃将帅渡河而来,拜见李虎。
李虎率军从黄河东岸而来,这件事毛军知道,但各军将帅不知道,所以当他们听说李虎就在黄河对岸的时候,难以置信。
“我们很幸运,打通了黄河这条路。”李虎请将帅们坐下后,笑着说道,“我曾设想以重兵攻击,但很显然,西夏人也会重兵防守,这条路我们始终打不通,所以我想了个办法,以主力走狼山吸引夏军注意力,以偏师穿越弓弦沙漠攻敌不备,结果我们成功了。”
“这条路打通了,兀剌海城的粮草武器可以经水陆两道运到贺兰山。我们的粮道安全有了保障,可以心无旁骛地攻击兴庆府。”
李虎转目望向毛军,“你们打得怎么样有没有开始攻击克夷门”
毛军把战况大概说了一下,“如今粮道问题解决了,我们就没有必要攻打阿拉善了,可以把主力调到克夷门。克夷门地形险要,强行攻击伤亡太大,我觉得可以以一部佯攻关隘,一部则沿黄河东岸而下,攻打怀州,逼近兴庆府。兴庆府一旦告急,党项人再死守克夷门还有什么意义”
李虎微笑点头,“这件事不要着急,等董帅和耶律马哥来了,我们再仔细商议。”
毛军诧异地望着李虎。兵贵神速,打怀州当然要快,还等什么
“西北军要从横山一带发动攻击,为了配合他们的进攻,我们要尽可能把西夏人牵制在贺兰山。”
李虎的话还没有说完,将帅们已经议论开了,没想到汴京改变了策略,要再一次发动西征,如此一来,此仗胜算大增。
“汴京来圣旨了”毛军急切问道。
“没有,郓王和童贯正在努力。”李虎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简要说了一下,“从形势地发展来看,汴京有可能会答应太原的奏议。”
“你相信太原”毛军担心地说道,“河东军进入云中路,对我们肯定存在威胁,假如”
“即使太原有这个心思,但折可求不敢,除非他想毁灭折家。”李虎笑道,“如果大同的安全得到保障,我们就可以在贺兰山放开手脚,和党项人打到底。”
第二章各有难处
烈军攻占顺化渡和红林渡,成功开辟新粮道的消息传后,皇帝和中枢大员们非常震惊,宰相梁乞申马上建议皇帝,准备撤离兴庆府,到河西建行帐以策安全。首发
李仁忠坚决反对。形势远没有危急到撤离京都的地步,此策绝对不可行,以免动摇军民之心。
“我也没有说马上撤离。”梁乞申说道,“但我们必须做好这种准备,以防形势骤然恶化,措手不及。大夏自立国以来,虽然屡遭宋辽攻击,大宋甚至兵临灵州,但我们却是第一次在今天这种情况下被敌人逼近京畿。”
梁乞申这句话一说,李仁忠黯然苦叹,皇帝和其它几位中枢则是悲苦无语。
今天是什么情况李乾顺自三岁登基开始到现在快四十年了,这四十年里王国内忧外患战争不断,国力遭到了空前消耗,至今已经到了崩溃边缘。正因为危机重重,李乾顺十六岁亲政后力推新政,但新政严重损害了党项贵族官僚的既得利益,这使得朝堂上的汉蕃矛盾愈发激烈,远甚于李乾顺亲政之前的外戚专权之祸。这种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