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85(2 / 2)

耶律马哥的契丹军足足有五万人,而且大部分都是长期作战幸存下来的军队,这些人强悍,勇敢,坚韧,满腔的愤怒,稍有失控,他们就会失去理智。五万个失去理智的疯子会干出什么好事李虎现在有些后悔,早知道形势会展到今天这种地步,当初就不该让耶律马哥到大金山,更不该让耶律马哥南下阴山,而是应该劝他去漠西会合耶律大石。这样一支军队留在代北,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啊。

“总帅,这次我们攻打西夏,的确需要契丹军,但将来”柴云皱皱眉,低声说道,“耶律马哥突然攻打西夏,难道仅仅就是因为一时冲动,要为耶律延禧报仇雪恨耶律马哥手上有五万契丹军,他完全可以和金军打一仗,即使不能救回耶律延禧,好歹攻击的对象是正确的,但现在他放着最大的仇敌不打,却去打西夏人,你不觉得这里面有问题吗”

这个疑问一直存在于虎烈府。otot万卷书屋anjuan提供阅读otot也是大家担心这次西进攻击要出问题地原因所在。契丹人地动机是什么

“耶律马哥不管在战场上还是在朝堂上。都有丰富地经验。这种人会冲动。会失去理智他会毫无目地打西夏”原野冷笑道。“以我看。耶律马哥真正地用意是在贺兰山立足。找一块立身存命地地方。”

李虎、董小丑、铁鹰等人齐齐望向原野。等待他地解释。

“大漠形势不好。乌古敌烈室韦人都投靠了金国。阻卜人还不知道能不能支撑。假如阻卜人支撑不住。也投靠了金国。契丹人还能在大漠立足吗”原野说道。“耶律马哥坚决不到漠西去。肯定有他地道理。他到了代北。吃喝不愁。当然要谋求展了。总不至于一辈子给虎烈府做牛做马吧放眼看看。哪一块地方最好当然是贺兰山了。西夏人就是靠着贺兰山立国称霸。和大宋对峙了近百年。这是一块宝地啊。地形好。易守难攻。如果契丹人占据了这块地方。依附于虎烈府。展壮大。重建大辽也不是没有可能。”

“我们打得下兴庆府”铁鹰对原野地猜测表示疑问。“大宋强大吧大宋打了近百年。都未能消灭西夏。我们当然更不行。若想攻克兴庆府。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和宋军两路进击。否则根本不可能。”

“大辽强大不强大”原野当即反问。“大辽几年就败亡了在北方。是阻卜人地实力大。还是女真人地实力大阻卜人和大辽打了断断续续打了几十年。结果阻卜人一无所获。女真人则攻占了契丹人地江山这在十年前。你想象得出来吗大山会盟地时候。我们谁会想到大辽会轰然倾覆。女真人会代之而起我们又曾想到自己会跑到代北来生存展”

原野一连串的反问,把铁鹰问得哑口无言。的确,大辽败亡匪夷所思,女真人的崛起同样匪夷所思。今天这个世界上,匪夷所思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谁敢说虎烈军和契丹军就不能联手击败西夏人,攻克兴庆府

“如果耶律马哥的目标是贺兰山,那我们有可能被他拖进一场无法预测胜负的激战、旷日持久的激战。”董

抚长须,低声轻叹,“大辽有两个天才,一个是耶律是耶律余睹。耶律余睹的倒戈一击埋葬了契丹人的王国,而耶律马哥的坚韧是否会让契丹人再度雄起”

李虎沉默不语。这一战已经开始,天下大势已经开始变化,虎烈府既然做出了选择,也就没有必要再回头了。如果这一战成功诱使金军入侵大宋,虎烈军肯定要南下御敌,虎烈军将来的主要战场应该在河东河北和中原一带,自己也要挟天子而控权柄,必定无力顾及代北,如果能让契丹人在代北抗击金军,未尝不是一个确保北疆安全的好办法。

“契丹人的事我来处理。”李虎说道,“如果我们南下,代北防守兵力肯定薄弱,所以我们需要契丹人镇戍代北。至于这次西进攻击,我会牢牢控制战局展,绝不让契丹人的疯狂破坏了我们的大计。”

李虎在云内停了一天,第二天正准备起程,铁鹰急报,西夏使团从金国西帐返回,是否予以扣留。

李虎无意扣留。这个使团的范直昌给李虎带来了一封非常有帮助的信,正是这封信让李虎知道西夏人出卖了契丹皇帝,并导致契丹军向西夏动了报复性攻击,继而让李虎下定决心实施新策略。

李虎派人请来范直昌,告诉他虎烈军和契丹军正在联手攻击西夏,考虑到路上的安全,李虎叫范直昌带着使团人员和他同行,由虎烈军保护使团安全返回兴庆府。

“虎王有多大的决心打西夏”范直昌听到这个消息,没有任何惊骇和愤怒之意,表现得非常平静和镇定,仿佛和他没有任何关系。

“这是我第三次打西夏。”李虎说道,“西夏不好打,劳民伤财,我打不起,也不想再动第四次攻击,所以我的决心是,要么攻克兴庆府,要么大败而回,就此败亡。”

范直昌笑了起来,“这么说,虎王要破釜沉舟”

“我这个人喜欢赌。”李虎笑道,“我从举旗造反那一天开始,就把脑袋拎在手上,反正我一无所有,我也就无畏无惧。”

“是吗”范直昌捋须而笑,“虎王现在还是一无所有非也非也,你已经不再无畏无惧了,你两打西夏都无功而返,可见你早已失去了破釜沉舟的万丈豪情。”

李虎不以为意,一笑置之。

“我可以断言,你第三次打西夏,还是半途而废。”

“理由呢”李虎问道。

“因为你的目的不是打西夏,而是要南下中原。”范直昌说道,“随着女真人在大漠上步步推进,你在代北的处境越来越艰难,你若想生存下去,唯一的办法就是南下。”

李虎略感错愣,如果世上人都这么聪明,一眼看出我的要害,我还怎么混啦他不禁仔细打量了一下范直昌。

这人大约三十多岁,长相英俊,气度不凡,举止稳重,儒雅而睿智,无论在哪里都属于那种鹤立鸡群的才俊之士。

“但你想过没有,当你在期待着金人南下的时候,金人和夏人是不是也在期待着你的南下”范直昌望着李虎,正色问道。

李虎霍然想到什么,心中一阵窒闷,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大宋人对北方汉人并没有认同感,在大宋人的眼里,北方汉人是汉虏,是蕃人,是外族,是敌人,这个已经形成的观点在短期内并不会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你是汉虏。”范直昌手指李虎,“女真人是金虏,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