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李虎郑重说道,“我帮你抓耶律延禧,你帮我击败西夏人。”
宗翰继续微笑点头。这也是必然。
“我和契丹人有盟约,我可以利用这个盟约抓住耶律延禧;你和西夏人有盟约,你可以利用这个盟约倒戈一击,重创西夏人,这样西征马上就可以开始。”
“一言为定。”宗翰伸出手,和李虎击掌为誓。
十六日,宗翰急赴燕京。
同日,王安中和折彦直从大同匆匆赶来。
两人跑到大同,吃了个闭门羹。罗思南的态度非常强硬,你大宋背信弃义卑鄙无耻,我虎烈府岂肯忍气吞声罗思南下令,把李纲、宇文虚中和马扩全部抓起来,下大狱,以示和汴京决裂。
两人无奈,再赴归化州,拜会李虎。李虎把幽燕的形势大概说了一下,两人才知道形势又变了,女真人已经拿到平州路,愿意归还燕京,而且条件很优惠,一年一百五十万贯的岁币和代税钱。这个钱不值一提啊,幽燕和河北之间榷场回易的商税收入就有一百万贯以上,如果女真人要远征大漠,回易量会非常大,商税收入会更高,足够支付给金国的岁币和代税钱了。
很快,燕京来书,完颜阿骨打邀请虎烈府参加宋金谈判。黄涉,柴云随即和王安中、折彦直急赴燕京。
正月下,三方使者正式开始谈判,因为女真人的条件实在不值一提,而大宋又的确需要李虎,所以谈判非常顺利。
汴京传旨,免去童贯河北、河东宣抚使一职,暂时在河北负责谈判事宜。
免去童贯北伐军统帅的理由很简单,北伐两战两败,尤其在李虎攻占燕京后,没有及时通报战况,而且听信刘延庆和一些西北将领的脱罪之辞,导致朝廷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误认为李虎背信弃义独霸燕京,给北伐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以燕京、、易、檀、顺、景、蓟州为燕山府路,燕京为治府所在地。
任命王安中为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事。同时免除王安中的尚书左丞一职。尚书右丞李邦彦进位左丞,翰林学士赵野为尚书右丞。
任命折彦直为陕西四路宣抚使,马上到大同和李虎商议西征之事,然后奔赴陕西,筹划西征大计。同时命令杨可世、王稟、种师中等西北军将领做好撤返陕西的准备,等到金军撤离燕山府后,即刻西撤。命令刘光世、辛兴宗等西北军将领留在燕山府路,暂时镇戍幽燕。
二月初,宋使赵良嗣赶到燕京,具体商议加岁币以代燕税、议画疆界、遣使贺正旦生辰、置榷场交易等事。
完颜阿骨打就在燕京,谈判数天后即告结束。
二月初五,金国皇帝派银术哥、铎剌到汴京。
就在这个时候,兴中府和宜州发生了叛乱,同时传来萧干在奚王府建立奚王国的消息。完颜阿骨打下令平叛,并派人招抚萧干。
东北路叛乱屡起的局面让完颜阿骨打非常不安,于是决定到中京坐镇。离开前,他下旨改平州路为南京,张觉为南京留守。
二月初十,折彦直带着皇帝的圣旨赶到归化州,安抚和封赏李虎。
李虎爵位官职都到顶了,没得封了,于是皇帝封李虎的夫人罗思南为王妃,其它三位夫人也各赐封号,铁鹰、黄涉等文武官员也全部加官进爵。
李虎这次满载而归,财富有了,声誉有了,功勋也有了,西征之策也开始正式进入筹划阶段,一切都很顺利,但就在这个时候,传来一个不好的消息。
第三十八章折家的困境
律大石派人急报李虎,契丹皇帝耶律延禧杀了萧太后t后的一帮官员随即逃亡而去,他也被抓了起来,后经耶律马哥极力劝谏,皇帝才把他放了。萧太后是李虎的岳母,她的存在非常关键,现在耶律延禧不顾大局,为了泄愤把她杀了,必然引来李虎的报复,契丹人的处境更加艰难了。
李虎的好心情顿时烟消云散。
直娘贼,杀人也不看对象,这下正好,你既然给我杀你的借口,老子成全你。
二月十二,李虎命令侯概、张高儿率军镇戍奉圣州,其余军队火速赶赴杀虎口,准备攻击云内。
折彦直和他一起返回大同。折家的这位后代出自长房,年纪比折可求还大,四十多岁,身材高大,粗黑的浓眉下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颌下长须飘洒,气度不凡,大概因为出身于名门望族,而且少年得志,到了中年更是位居大宋宰执,成为西北将门的翘楚人物,也算是功成名就了,所以神态倨傲,气势凌人。
李虎第一眼看到他就不喜欢,觉得这个人气势太盛,城府太深,就象藏在密林里的狼,狡诈而残忍,让人心生惧意,相比起来,折可求、折可存和折可致等人就象西北这块厚实的土地,淳朴而诚恳,踏踏实实的,再加上西北人的骠悍和豪爽,很容易让人产生亲近之感。
李虎不喜欢折彦直,折彦直也不喜欢他。在折彦直的眼里,李虎不过是个造反起家的汉虏,根本没有资格和折家联姻。
折家和李虎联姻,那是折可求的主意,事先并没有告之折彦直,折彦直为此非常生气,唯恐遭到皇帝的责斥,好在郓王及时出面帮他了一把,否则肯定有麻烦。现在折彦直在汴京的日子非常难过,做为西北将门的代表性人物,皇帝需要他,太子和郓王也需要他,他不是掉进了皇统之争的漩涡,而是一个猛子扎了进去,已经背上了灭顶之祸。将来不管是王胜出还是太子登基,都会重击折家,因为折家在这次皇统之争中充分表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