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72(1 / 2)

足,但随着耶律淳病重,德州战败,金军直杀大同城下,大夏军陈兵黄河,西京倾覆在即的时候,他的自信没有了,他不得不向大宋人低头,所以他把李纲和宇文虚中请到了议事大堂。

李纲等待这一时刻估计很久很久了,今天总算给他等到了,他毫不犹豫地拿出了套索,把李虎这头猛虎给套住了。

李虎内忧外困,奄奄一息,束手就缚,若想挣脱樊笼,只有耐心等待时机了。

李纲和宇文虚中这三策其实一个连一个。义军现在想打一场胜仗,义军损失必然惊人。损失大了,实力弱了,再想守住大同,就要靠山后百姓齐心协力。山后岌岌可危,河东路就会受到威胁,山后几十万逃难百姓如果一拥而下,河东路受不了,另外蕃虏大军占据大同后有可能顺势而下,所以不待大宋皇帝和朝廷下旨,河东路的各级官署就会想办法,让李虎替他们挡住蕃军,留住山后百姓,而大宋皇帝和朝廷听说李虎实力大损,必然会急速调兵北上,如是一切都在大宋控制之中了。

计是绝妙好计,但问题是,李虎会不会听

李虎不听不行了。女真人和大夏人正在进攻,唯一的盟友契丹人已经退到阴山,燕京的耶律淳又是危在旦夕,李虎的三家结盟共抗女真之策某种程度上有一厢情愿的意思,因为耶律马哥未必能重整辽军,而党项人未必和辽军结盟,相反,党项人极有可能审时度势和女真人结盟,瓜分代北。

李虎不听也得听,否则他把李纲和宇文虚中请到中枢干什么

第十七章城头变幻大王旗

李虎可以用花言巧语把军中将帅们哄得团团转,但他无法哄骗罗青汉、胡涂和一帮帅府的官员,他们最清楚目前义军还能支撑多久。

当李虎询问罗青汉和胡涂的时候,两个人接受了这三策,而霍六哥和柴云在得知财政陷入深重危机后,对李虎那一套说辞早就不相信了,他们也同意实施这三策以保住山后。

于是,李虎从李纲手上接过“套索”,把它套到了自己头上。

七个人随即商量具体计策。诸如受封汉王、开府、举旗、传文于各军、各州县,张榜公告等等都是小事,现在最关键的是先把粮价降下来。

平抑粮价的办法其实很简单,胡涂的计策和李纲的想法不谋而合。

胡涂的计策是开仓放粮,同时急告罗思南和驼帅赢秦,即刻准备一千部大车,车上装满土袋,上覆油毡,谎称大宋援助的粮食到了。罗夫人亲自押车从河东路而来,暂时不会有人怀疑这个消息是假的,如此粮价大跌。这时义军再从商贾手上以低价购粮,回填粮库,如果商贾不卖,还想囤粮坑人,那就不客气了,诬告一个罪名,抓起来斩首示众。

现在李纲献策,叫李虎称汉王,开府,举大宋旗,公开投宋,这个谎言更不会被戳穿了,但这只是权宜之计,若想彻底解决粮价问题,必须马上派人南下河东路,以低廉的价格买来粮食,否则粮价还有可能再次暴涨。毕竟谎言迟早都会被戳穿的。

李纲自告奋勇,要求南下河东路募粮。

李虎紧急召集在大同地各军主帅、帅府官员和留守司、大同府官员,正式宣布投奔大宋。

当夜在同文殿,举行受封仪式,宇文虚中宣旨,李纲授印。

李虎接受大宋皇帝的赐封,受王爵,称汉王。

随后李虎开府。总帅府改为汉王府。王府居地同文殿改为虎烈府。

按照大宋皇帝的圣旨,山后九州合并为云中府路,云中府路为汉王李虎的世袭封地,李虎为大宋藩镇。

十七日子时初。

汉王府、大同府举大宋旗,并在府署、城门各处张榜告示。

同时间,快马携汉王令,举大宋旗,飞驰各州县、各军。

十七日子时正,李虎派出使者。飞赴镇川堡前线金军大营和朔州偏头寨前线夏军大营。自己投宋封王的事具实相告。

萧得里底自上月做为大辽两个宫帐的特使。一直留在大同,和燕京、云内保持密切联系,以便随时和义军总帅府商量对策。他知道李虎和大宋有来往,李虎也需要给自己找一条后路,人之常情嘛,但他没有想到的是,李虎在德州大败仅仅过了数天。就投奔了大宋。

这个速度太快了,这只能说明一点,李虎和大宋早就谈妥了,不过李虎心有不甘,还想在代北杀出一条血路。但德州大败给了李虎致命一击,他支撑不下去了,于是果断决策,投奔大宋。

投奔大宋对李虎来说,是缓解目前危机的最好办法。

宋金有盟约,宋夏也有盟约,李虎把大宋地战旗举起来了,女真人和党项人如果继续攻击,那就是和大宋翻脸,后果难以预料。这两支军队的主帅突然接到李虎的书信。必定要急报各自的皇帝。如此一来,可以给李虎赢得喘息的时间。

李虎现在急需喘息的时间。义军刚刚从德州大败而归。军心不稳,士气低迷。大同和山后诸州因为敌人大举进犯,百姓恐慌,粮价飞涨,形势更是混乱不堪。这种情况下,李虎已经无力再战,他走投无路了,他唯一的办法就是投奔大宋,向大宋求援。

李虎投奔大宋了,耶律淳时日无多,三分辽东的策略至此彻底失败,对于契丹人来说,这是最悲惨的一件事,大辽国祚完了。

萧得里底呆呆地坐在那里,面色苍白,神情绝望,自始至终没有说一句话。

李虎担心地看着萧得里底,忽然他发现萧得里底好象死了一般,再也看不到丝毫地生机。

李虎叹了口气,走到萧得里底身边,把他扶了起来,搀着他一边向屋外走去,一边小声问道:“你要回燕京吗”

萧得里底摇了摇头。

李虎迟疑了片刻,又问道:“你想去阴山”

萧得里底又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