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5(2 / 2)

马扩没有说话。李虎是有道理的,虽然李虎的目地是为了保住大同,保住自己的地盘,但如果没有大同,没有山后九州,大宋就算拿下了幽燕,也是处在女真人的攻击之下。山前山后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防御缺了谁都不行。不过,从眼前地利益来说,大宋必须即刻拿下燕京,从而迅速掌握辽东战场上的主动权,否则将来必定受制于人。

马扩摇了摇头。为了大宋,为了防患于未然,我必须把这个消息送回汴京,以便让官家下旨即刻发动攻击。

李虎浓眉紧锁,似乎为自己的失言而懊恼,但旋即又笑了,“随你吧,这个消息瞒不了多久,无所谓了。”

马扩拱手告别。李虎把他喊住了。一个扈从牵着一匹战马走了过来,战马上有好几个大包裹,捆绑得结结实实。扈从把马缰递给了马扩的属下。

“此去河北,长途跋涉,我备了些常需之物,路上或许能用得上。”李虎笑道,“我给嫂夫人也备了一些东西,请代为问候。”

马扩连声感谢,然后打马如飞而去。

李虎驻马山岗之上,望着马扩逐渐消失的背影,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大宋皇帝听到这个好消息,会拿出什么新对策是即刻进攻还是派人招降大宋的皇帝一向喜欢捡便宜,十有要招降,而耶律淳可以籍此机会获得足够的喘息时间。希望他能坚持下去,只要我在大草原上击败女真人,整个燕云战场就控制在我的手上。请宇文虚中,李纲作陪。

宇文虚中很健谈,词峰犀利,在席间他直言不讳,当着李虎地面阐述自己联辽抗金的理由,不过,当说到大宋内部的事,他就闪烁其词了,这使得他的观点缺乏很多支撑的依据。

“以你的意思,这次北伐可能要无功而返”李虎问道。

“即使成功了,对大宋也是一个重创,尤其是对大宋的百姓来说,更是一场苦难。”宇文虚中摇头长叹,说了一半不说了。

李虎请他解释一下。

“打仗要粮食,要武器,要民,说到底就是要钱,但这几年,宋军先是在西北打,然后在江南打,现在又北伐,要打幽燕,动辄就是调用十万、二十几万的军队,我们可以算算,这几年大宋打仗花了多少钱。”宇文虚中苦笑道,“粗略估计,至少打掉了两亿贯到三亿贯,也就是说,大宋最近三四年的赋税收入全部用来打仗了,但大宋除了打仗就没有其它地开支吗有,最大的开支就是赈济和修缮河渠。自从四年前黄河决堤后,大宋灾祸不断,水灾旱灾年年不断,大宋这几年用来赈济和修缮河渠的钱至少也有一亿万贯。”

“使相,大宋一年的赋税收入大约为八千万贯左右,请你算算,大宋国库还有没有钱没有钱怎么办简单,盘剥百姓,苛捐杂税,想尽一切办法从老百姓头上挖钱,敲骨吸髓。比如这次为了北伐,朝廷就利用各种借口,甚至逼着百姓纳钱买徭役,一次性就收了六千万贯。”

“六千万贯是不是很多了的确很多,差不多大宋一年的赋税收入了,但只够十万大军打两仗。北伐如果打赢了,那还能交待得过去,打输了那就血本无归。最终受害者是谁是百姓。百姓是国之本,你把一国之本逼上绝路,你这个国就危险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宋江方腊之祸已经初显危机之端倪,北伐之后,恐怕宋江方腊之祸将愈演愈烈,所以,我一再对官家说,我不是不支持北伐,而是不支持现在北伐,北伐需选择一个正确的时机发动,否则必受其害。”

李虎受教,想了很久,他问道:“你说我在大同的时间不多了,我深表同感,但我想知道,你认为我在大同能待多久”

“你的敌人不仅仅有契丹人,女真人和党项人,还有大漠上地阻卜人、敌烈人和乌古人。”宇文虚中说道,“契丹人不行了,国祚将亡,大漠上地蕃族势必乘势而起,因此,我认为你在大同的时间最多也只有两三个月了。”

李虎神情一凛,马上问道:“可有对策”

“如果联辽抗金,问题就能解决了,但这办法不行,宋军要北伐了,以只好退而求其次,联夏抗金。”

“联夏抗金”李虎惊讶地问道,“和党项人联手”

第七十八章神秘而强悍的西夏

李虎对西夏很陌生,他对这个王国的了解最初来源于老爹的故事,但也就是个蛮荒小国的印象而已,直到义军进入西京道作战后,他才从山后人的描述中知道了大夏国和它的统治者李氏皇族。因为西京道毗邻大夏,再加上辽国已经岌岌可危,不难预见到这个神秘的西陲王朝即将加入到代北战场,在瓜分契丹人的盛筵上分一杯羹。由此李虎才开始重视它,了解它,但因为军务缠身,时间有限,他对大夏国的了解只有一鳞半爪。

现在宇文虚中提出联夏抗金之策,以确保大同和山后九州的安全,李虎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因为不熟悉大西北而疏忽了大夏国。义军若想在代北立足,强大的敌人不仅仅只有女真人,还有那数百里之外的党项人。

李虎虚心求教,询问大夏国的事。

宇文虚中和李纲随即给李虎详细介绍。

大夏国位于大西北,宋人称之为西夏,这是一个以党项族、汉族和吐蕃族为主的王国,疆域方圆数千里,至今为止已经立国七十余年。

党项族世居青海东南部,据说其先祖是羌人,而大夏皇族却是鲜卑人,是大魏北魏皇族拓跋氏的后代。党项人自隋唐时起内附中原,首领拓跋赤辞受唐王朝赐李姓。

唐初,党项人受吐蕃威逼,请求内迁,大唐皇帝同意了,于是自青海向西北方向大迁移,历经百年才逐渐稳定下来,并形成了以夏州西靖边线为中心的平夏部,庆州甘肃庆阳县陇山以东的东山部和横山地区的南山部等聚居地。

唐末,党项人因剿黄巢有功,受封夏州定难军节度使,统辖夏州等五州地区。进爵夏国公,首领复赐李姓。两百年来,他们一直统治着甘肃一带。

宋初,太祖削藩,迫使其献出夏、绥、银、宥、静五州领土,威胁到党项人的生存。这时。西夏王朝的奠基者李继迁出现了。他当时是夏州定难军管内都知蕃落使,得知大宋削藩,随即举旗叛宋,并结援辽国收复五州,寇掠大宋,打下了一大片疆土。他的儿子李德明继位后,采取倚辽和宋之策,西掠吐蕃健马,北收回鹘锐兵。同时向辽,宋称臣。辽、宋也各为其利,对李德明竟相封王进爵。

李德明死后。其子李元昊继位。李元昊实施了一系列振兴策略,去除了唐、宋赐姓,改姓嵬名。七十多年前宋宝元元年,公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