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撒八也知道自己犯了众怒,惶恐不安。
这人在世上就是这样,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你称王没关系,只要你有本事能一直称王,否则你就是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所以说做人要低调,做事要预料后路,不要头脑一热,把身家性命都赔上去。你成功了,当然人人歌功颂德,但失败了,那就对不起了,痛打落水狗者有之,落井下石者更多。尤其在义军这个地方,大家都是土匪盗贼出身,老大比比皆是,一个比一个厉害,猖狂者纯粹是自寻死路。
张关羽这个老大也是赫赫有名地人物,他不但不敢称王,还打算千里迢迢投奔李虎,由此可见义军这个王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李虎是王者之子,他从娘肚子里出来就有做王的资格,所以他把大旗一举,把老爹的名头一竖,响者云集,迅速崛起,其他人有这样的条件吗
现在李虎的实力很强了,手下一大帮大佬,连风卷云那种桀骜不驯的人物都主动投奔,你张撒八算个屁啊即使你现在没有败,还在马盂山称王,那也没人理睬,你以为称王了就是王啊狗屁都不是。如今你败了,死乞百赖的跑来要饭吃,就算李虎宽宏大量,但他地那帮手下呢迟早都要把你弄死,你犯了辽东义军的大忌,你知道不
张关羽见多识广,看人眼光准。张撒八也是一个天不怕天不怕的人,但他既然敢称王,说明这个人不但胆子大,野心更大,贪婪,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顾一切,连后路都不要,这种人留在义军不是什么好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所以张关羽连威胁带恫吓,想把张撒八赶走,但张撒八豁出去了,为了自己和手下几千兄弟,宁死也赖在黑山不走了。
张关羽无奈,书告李虎,留不留他在书信里暗示了几句,意思是这种人为义军所忌讳,不得人心,人见人厌,其次,就这个人的本性来说,贪婪而愚蠢,不堪大用,最好还是找个借口,打发了,把他赶回马盂山去。
这封信送到帅府的时候,李虎不在,他带着罗思南到桃花岛去了。
帅府几位官员合计了一下,一致决定不留。最近投奔义军的大佬太多了,一个比一个强悍。董小丑,怨军首领,实力很强。那就不用说了。风卷云侯概,辽海龙吴撞天,这两位更不得了,义军的生存很大程度上要靠他们的海盗船队,得罪不起。张关羽,这位手眼通天,在幽燕声望很大,南下打幽燕,很多地方都要倚仗他的帮助。如今又来了一个称王地张撒八,那更不得了了,连李虎都伺侯不起。
帅府把张关羽的书信连同帅府的决定一起急送桃花岛。
陪同李虎到桃花岛的除了罗思南外,还有董小丑。董小丑最近生病了,身体不太好,主要是心病导致。他从兴中府举旗开始,一直为了怨军的生存而殚精竭虑,这次郭药师临阵倒戈,让怨军折损一半,对他地打击很大。怨军很多将领对他颇有怨言,都埋怨他,说他当初如果听从罗青汉的劝说,把安东旧部的人全杀了,怨军也不会遭此噩运。
怨军将士们地家眷也出现了问题。跟着郭药师倒戈而去的很多将士家眷都被丢了下来,这些人的遭遇可想而知。董小丑重感情,虽然郭药师等人背弃了他,但这些人的妻儿没有罪,所以他还是一如既往地照顾他们,这引起了很多人的强烈不满。
董小丑病倒后,担心怨军出问题,向李虎建议由罗青汉代领怨军。
罗青汉到了怨军转了几圈,心里清楚了,也知道董小丑为什么生病了。他了解董小丑,这个人骨子里就是一个理想者,凡事都想做得完美无缺,结果顾此失彼,一事无成,而且他心事特重,整天想东想西,简单的事到了他哪里就变得复杂了。郭药师倒戈一事对他打击太大,这个心病估计一时半会也好不了,所以他书告李虎,建议自己和董小丑换一个位置,让董小丑出任义军副总帅,这有助于治愈董小丑的心病。
李虎接受了罗青汉的建议,在义军设左右副总帅,董小丑为左副总帅,罗青汉为右副总帅。这样罗青汉代领怨军,董小丑到帅府也就顺理成章了,不至于引起怨军将士的不满。
李虎带着罗思南到桃花岛,也邀请董小丑同行。此时董小丑在润州怨军大营,李虎于是派船把他接了过来。
董小丑刚刚到,就听说了张撒八地事,马上予以阻止,“帅府之议严重不妥,有损总帅威望和义军声名,万万不可。”
第七十章如此杀人
李虎也在犹豫这件事。
帅府考虑的问题多,方方面面都要兼顾。
如今义军重新崛起,有庞大的军队,有一块栖身之地,好比一个暴发户,七大姑八大姨,八棍子打不到一撇的穷亲戚都来了,要吃要喝要照顾,你就是有一座金山也给吃空了,更何况义军没有金山,正面临严重的粮食和财政危机。
张撒八和射粮军只有四五千人,的确不多,但关键问题是,这口子一开,必定人潮滚滚,辽东各地的山贼土匪和流民必定蜂拥而至。你想想,背靠大树好乘凉啦,跑到义军这里,吃喝不愁,性命无忧,还不用做牛做马,到哪找这么块乐土
帅府迫不及待地发动西进攻势,打下安德州和潭州,就是为了阻挡从中京道方向逃亡而来的流民。年初的时候义军已经吃了一次大亏,因为金军、辽军和义军在大灵河一线反复交战,这一块的百姓全部逃到了锦州方向,义军突然之间增加了好几万人口,负担愈发沉重。
以目前义军的情况来说,人口越多,形势越险恶。你现在兜里还有几个子儿,还可以打肿脸充胖子,等你兜里空空如也,这帮人没吃没喝了,那时候可不是跟你翻脸这么简单,而是要把你连皮带骨头一把吞了。李虎的人头很值钱,把李虎的脑袋砍下来还是可以大赚一笔。这年头,为了钱。什么事不敢干皇帝老子都敢杀,何况你一个土匪头子。
还有,张撒八称王了,这是最头痛的事。他到了义军。你怎么安置他安置低了,肯定有人造谣生事,说李虎心胸狭隘,没有容人之量;安置高了,又有人说话了,他张撒八算个屁啊老子把脑袋系在裤腰带上,跟着你虎王从大山杀到龙化,从龙化杀到锦州。结果还不如一个挑夫。瞧,把军心搞乱了,把人际关系搞复杂了,把干干净净地一潭水搞浑了。这不是没事找事,自找麻烦嘛。
仔细权衡利敝,宁愿损失一点声名,也不能收留射粮军。声名和肚子相比哪个更重要声名能当饭吃能当水喝你都要饿死了,还顾得上声名笑话嘛。
董小丑有他的道理。
张撒八和射粮军也是义军,也是辽东汉人,也是要杀虏复汉,至于张撒八称王,打败了,等等。这些都不算什么。都无足轻重。
其次,张撒八和射粮军对义军南下突围是有功劳的。当辽军北上的时候,射粮军频繁下山截杀粮道,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辽军北上围剿义军地时间。当义军杀到锦州的时候,张撒八称王,带兵攻打中京,迫使耶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