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6(2 / 2)

按照原野的方案,斥候军分两部分,一部分在外,到辽金两国探查消息,一部分在内,监控各军将和府署。

这可不是军中的斥候了,军中的斥候是战时探查军情,而这支斥候军的职责完全改掉了。

斥候军已经先期建立了,诸夏负责对外,刘志成负责对内。到辽金两国打探消息的斥候早就出发了。

行军司马柴云禀报整军方案。

虎烈军目前有五个军,十五个将,三万七千五百人。不再新增军将。

虎烈军主帅毛军,副帅铁鹰。

怨军整体改编,下辖六个将,一万五千人。锦州大战,怨军损失太大,连倒戈带逃跑的,整整损失了一半。

怨军主帅董小丑,副帅胡家勇。

黑山军改编,再增两个将,一万人。锦州大战中的俘虏基本上都给黑山军了。

黑山军主帅董仲孙,副帅高浩。

武勇军改编,两个将,五千人。张关羽的军队只有三千多人,但总帅府给了他两个将的编制,不足兵力由一些州县的地方军补充。

武勇军主帅张关羽,副帅刘义真。

阎王军、神龙军、雷霆军、云朔军保持现有两个将的编制,不再新增兵力。

云海军本来由侯概的云队和吴撞天的海队组成。整编地时候。李虎曾征求过两人的意见,打算帮助侯概重建飞云军。侯概当然想了,但他又不愿意放弃云队和还有那些被困的渤海军兄弟,所以他拒婉言谢绝了李虎的好意,希望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再建飞云军。

云海军两个将,五千人。不足部分由侯概和吴撞天自己想办法,毕竟是水军,士卒要熟知水性,一般人也干不了。

各军老营合并。

老营主帅罗思南,副帅洪

义军总共九个军。三十七个将,总兵力九万两千五百人。加上总帅府的铁卫营,老营的护卫军,总兵力接近十万之众。

接下来柴云提出了整训和攻防之策。义军所处的这个弦月地形,易守难攻,北有大小灵河,南有榆关,西有黑山和松岭。东面是大海,只要守住弦月两翼,则辽西走廊稳若磐石。

锦州就处在弦月的中心位置。

以锦州为中心,义军的防御分南北两翼。

北翼从宜州开始。虎烈第三军屯戍宜州,做为第一道防御。黑山军屯戍海北州、趣义州,做为第二道防御。虎烈第五军屯驻锦州,做为第三道防御。

南翼从榆关开始。虎烈第四军屯驻榆关,怨军屯驻润州。

其余各军则集中驻扎于锦州义军大营,以便南北呼应。云海军驻扎于桃花岛。路,义军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壮大,必须打出去,要积极进攻。要以攻代守。

以攻代守是未来一段时间义军主要地防御策略。

义军的攻击目标有两个,南京道和中京道。

南下打幽燕是义军的终极目标,以义军目前所处的位置来说。若想进入南京道,首先要攻占平州路,但南京道是辽国京畿,屯驻重兵,从榆关一个突破口进攻,难度太大,所以必须开辟第二个战场,也就是中京道,打中京。打中京的目的是诱敌。是把辽军主力吸引到中京一带。继而为义军主力杀进幽燕创造机会。

从这个目的出发,义军近期攻击目标是黑山西北麓的安德州和潭州。

攻克了安德州和潭州。义军不但可以拓宽生存空间,更可以兵逼进大灵河,威胁利州、建州、兴中府和川州一线。兴中府和建州是中京东南路地最后一道屏障,义军假若能突破这道屏障,随即可以威胁中京。

“锦州大战后,中京道的辽军实力骤减,由攻转守,目前只能死守兴中府和中京,所以”柴云手指地图上的安德州和潭州说到,“帅府打算在四月初发动进攻,先拿下这两个州,威胁中京道,继而为义军周旋于辽金两国创造更好的形势。”

在座主帅都同意这个计策,张关羽主动请缨。上次他打利州无功而返。利州和潭州距离几十里,打下潭州就可以打利州。这次他有人有武器,背后还有强大的义军做后盾,他说什么也要把这个面子找回来。

李虎和众人商量了一下,决定由张关羽率武勇军攻打潭州,怨军出两个将随后支援。赢秦率云朔军攻打安德州,虎烈军出一个将随后支援。两军整军完毕后,即刻翻越黑山,发动攻击。三月末,锦州,总帅府。

金国南路都统完颜宗望书告李虎。辽金议和基本结束,辽国皇帝答应了金国的所有条件,册封金主为皇帝。

另外,锦州大战结束后,金军向上京道发动了攻击,占据了龙化。耶律余睹带着军队北上支援,和东北路都统耶律马哥合兵一处,向龙化发动反攻。目前战事正在进行,中京道兵力空虚,宗望建议李虎向兴中府一带发动攻击,以威胁中京,为南下打幽燕做准备。

宗望是什么意思很简单,你不能闲着,我帮你南下的目的就是持续消耗辽军,你如果待在黑山做个缩头的土鳖,那岂不白费了心思

不过,黄涉认为,宗望还有试探的意思,因为辽东局势很明显,辽军已经打不动了,它无法同时和两个敌人作战,为此,辽人肯定要招抚,要驱使义军去对付女真人。宗望显然有些担心,所以想试探一下。

“这是个机会。”黄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