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4(2 / 2)

辽海一带的义军,包括吴撞天、云队、海队等义军坚持数年,也没于金。

宋人自称中国人,南人,而汉人、汉儿这个称呼则属于辽国汉族人。在宋人看来,辽汉人属于蕃族种类,从大宋地皇帝、士大夫到百姓,都以“虏”称呼辽国汉人。

辽汉人不被认同,导致受歧视,不被信任,遭受凌辱,这是辽汉人包括燕云汉人,包括很多投奔大宋地辽文武官僚,在后来的宋金大战中,最终选择背弃大宋的重要原因。

这是历史的悲哀,也是汉人的悲哀。

第四十九章一剑封喉

张高儿介绍了李虎。

风卷云仔细看了一眼,眼露惊色。李虎做为王者之子,年纪当然不会太大,所以有关他的传闻,风卷云一直不相信,拼杀了这么多年,早就不信神了,一个人即使是绝世天才,能力也有限。在他看来李虎能有今天,很大程度是因为身边有一群厉害的帮手。看到李虎本人后,他突然发现这位王者之子的确与众不同,他身上那股杀气是经过战场锤炼的,是真本事。

风卷云赶到海北州,就想亲自看看李虎,看看李虎是否有能力崛起于辽东。这些年,他先是跟着李弘,后来又跟着耶律章奴,再后来又跟着高永昌,结果这三个人长则一年,短则数月,便崩溃败亡了。经历多了,见识多了,眼力也就不一样了,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本事,看几眼,说几句话,大致也能估猜个八九不离十。

在辽东这块地方,若想生存,首先要成为一只凶狠的狼,而这位王者之子杀气太重,血腥而暴戾,怎么看都是一头暴烈的猛虎,适合生存法则。跟着这样的人,或许就能打出一片天下。

风卷云撩衣跪倒,大礼拜见。

李虎急忙扶起,“杀出成州后,我偶然得到了你的消息,随即派人南下找寻,日夜期盼,老天开眼,总算找到了你。风卷云闻言,说了几句感激的话,不过心里却顾虑重重,因为李虎急着找自己是为了打锦州,但自己目前没有这个能力。

李虎把罗青汉等人逐一介绍。

风卷云在路上就已经知道了辽东义军这大半年来重新崛起的经过。也知道一帮举旗造反的兄弟如今都聚集在李虎地大旗下,所以见到罗青汉、铁鹰等人后,非常激动。大家谈起当年虎烈川会盟一事,无不感慨万分,唏嘘不已。

坐下之后,风卷云详细述说了自渤海王死后,这两年渤海军化整为零,艰苦生存的经过。

李虎派人寻找风卷云,风卷云也在设法寻找李虎。

早在今年夏天,侯概就听到了有关王者归来的传闻,但那仅仅是传闻而已。直到上个月,他才从潜匿东京地暗探那里得到了李虎和义军的消息。辽东义军重新崛起,这让侯概怦然心动,于是马上派人北上上京道寻找李虎。

不久。锦州大军云集,侯概担心遭到辽军的攻杀,带着云海两队远离陆地,游戈海上。

刘志成、韩浪、高大锤、薛清四个人到了海边,刚一露脸,便被海盗盯上了。海盗们以为他们是辽军的斥候,假装渔民,把他们带到了海上,拔刀就要砍。高大锤情急之下,说出了自己的身份。他曾是渤海王的侍卫骑指挥使。知道很多吴撞天的事情。他说得有鼻子有眼。说自己是辽海龙吴撞天的朋友。海盗们将信将疑,不敢杀了,把他们送到了吴撞天的帅船上。

吴撞天突见故人,又惊又喜,仔细一问,原来是虎王派来地,要请他和侯概帮忙打锦州。吴撞天急忙找到侯概。侯概仅仅考虑了一天,便做出决定,亲自北上面见李虎。

大灵河直通辽海。侯概带着一条船赶到入海口。上岸后。乘坐狗拉的雪橇。冒着风雪,顺着冰冻的河面逆流而上。两百多里路。两三天就到了。

罗青汉摊开地图,把当前义军所面临的困境说了一下。

当说到怨军和义军矛盾激化地时候,罗青汉的口气非常沉重,“现在,辽军正在想尽一切办法招抚怨军,分裂怨军,而怨军除了极少一部分人决心造反,跟随虎王杀虏复汉外,其他人造反大都是为形势所逼。当生存遇到危险,利益受到损失的时候,这些人自然要做出选择。不出意外的话,怨军内部不但要分裂,更有可能爆发兵变。假若怨军倒戈,大灵河一线的黔州、宜州被辽军占据,我们就更加困难了,极有可能瞬间崩溃。”

侯概没想到义军的处境如此恶劣,“我记得在虎烈川的时候,汉王非常欣赏和信任董小丑,曾让他统军攻打黄龙府。汉王的眼光一向很准,董小丑应该有些本事,他难道搞不定自己的手下”

罗青汉苦笑,“云帅,怨军是由东北路逃难而来的饥民组成,这些人进入军队,主要是为了解决肚子问题,杀虏复汉对他们来说太遥远了。”

“我们当务之急是即刻拿下锦州。”李虎直截了当,直奔主题,“如果云帅和海帅伸手相助,从锦州后方登陆,截杀辽军粮道,可以牵制很大一部分辽军兵力。”

侯概沉吟稍许,问道:“总帅打算强攻”

“强攻是下下之策。”李虎说道,“但目前似乎只有强攻一条路。”

“强攻损失惊人,义军如果久攻不下,既损耗兵力又耽误时间,得不偿失啊。”侯概捋须轻叹,“总帅最好是另想他策,强攻不可取。”觑,知道侯概已经委婉拒绝了。

侯概和张关羽地想法应该差不多,此刻义军已经走到绝境,败亡不过是旦夕之间地事,以他们有限的力量,根本帮不了义军。锦州屯有辽人重兵,而且它距离平州路很近,大约六百多里,不管是张关羽的武勇军,还是侯概、吴撞天的云海军,都很难截断辽军的粮道,稍有不慎,就会陷入辽军的前后夹击。这种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事,他们不会干。

“听说千山和长白山一带有一支渤海军。”高宝龙说话了,“云帅,你和他们有没有联系”

侯概点点头。当然有联系了,山里渤海军所需要的物资大都靠云海队偷偷运过去,否则他们靠什么支撑到现在

“那你能不能把山里的渤海军拉出来”高宝龙说道,“你和海帅手上有不少大船,从海路走,不过两三百里”

侯概连连摇手。高宝龙是急病乱求医,纯粹胡扯八道。这是冬天,大雪封山,山里地渤海军很难出来,再说即使下山了,还有金军地阻杀,就算他们安全撤到海边,军队带家眷,好几万人,也没有那么多船只运输。

“山里的渤海军在金军地围剿下,岌岌可危,很多人出山投降了,剩下的人躲在山里,根本不敢出来。”侯概苦笑道,“我亲自赶来拜见虎王,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想向虎王求援,希望他能借给我一支军队,打进辽东半岛,占据镇海府,把山里的渤海军救出来,但是”

但是现在义军自己都岌岌可危了,他当然无法开口借军队。虎坐在火盆边,两眼呆呆地望着跳跃的火苗,心里不停地重复着高宝龙那句话,“从海路走”

突然,一个奇思妙想从他的脑海里翻涌而出,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从海路走”

“云帅,你有多少船”李虎没头没脑地问道。

“云队加海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