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军突然向西河东岸发动了攻击。
马军率先攻击,直杀义军战阵地中段,其意思很明显,要拦腰砍断义军战阵,分而围之。高宝龙立刻指挥虎烈第一军迎了上去。并且把辽军挡在了西河西岸。双方在方圆一里范围内的河谷展开了厮杀。
辽人马军逐渐增兵,一队队骑士从同昌城和紫都台方向疾驰而来。
虎烈军主帅毛军大喜。他正在发愁,如何把辽人马军吸引过来,以配合金人马军发动突袭,这下正好,辽人自己送上门了。
毛军当即下令,再调第二军增援,命令木桃李带着第一、第四两将马军从战场的两个侧翼迎上去,竭尽全力缠住辽人马军。
毛军担心辽人马军越来越多,又急告总帅李虎,请求调动怨军马军,以为后援。
李虎决定调用怨军。
同昌城打了这么长时间,激烈地厮杀持续了三个多时辰,宗望再怎么坚韧,也要把宗辅的军队调上来用了,否则他的损失太大。果然,天黑之后,斥候连续回报,金军援军出现,不断涌进城池。
李虎断定宗望再也无力背后下黑手了。想到宗望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李虎非常高兴。宗望原以为自己可以捡便宜,哪知辽人不听他地,围着同昌城猛攻,把个金军打得焦头烂额,伤痕累累,这个城池拿得太亏了。
既然宗望把全部家当拿了出来,李虎觉得自己也没必要再藏着掖着了,把怨军拿出来用吧。
董小丑接到李虎的命令后,马上集结六营马军,三千骑,由郭药师统率,即刻驰援。
毛军正高兴的时候,辽人步军又发动攻击了,而且攻击的方法让义军极其头痛。
义军是沿着西河东岸地大路布阵,一字铺开,二十里。辽军攻击的办法非常奇怪,它不是正面攻击,分割包围,而是从西河浮桥开始,从侧翼攻击。
如果义军摆的是一字长蛇阵,那西河浮桥相当于蛇头。辽军就是从蛇头打起,一棍子下去,蛇头很自然就要收缩,再打一棍子,不但蛇头再缩,连蛇身子都要往后缩了。义军现在就处于这种尴尬境地。
这个官署由辽国的斡鲁朵制度而来。
斡鲁朵,辽宫帐名。辽太祖起,各帝及太后之执政者皆置斡鲁朵,有直属军队、民户及州县,构成独立的军事,经济单位。帝后死后由家族继承。
辽史中保存有历代皇帝及部分皇后皇子的十二个斡鲁朵和相当于斡鲁朵的一个王府的记录。
这十二宫的宫分地所属人户,除充当心腹的宿卫外,又以所得俘户加上从政府或前朝皇帝宫分中所拨出地州县部族,组成一个独立的官署。分置契丹诸行宫都部署等北面宫官,管领契丹人和其他游牧民族;汉人诸行宫都部置等南面宫官,管领汉人和渤海人。
第三十一章犹豫
辽军拼命攻击。主攻将士都是来自燕云的民兵,都是汉人,面对同为汉人的义军,他们毫不手软,杀得血肉横飞。
义军不想白白损耗兵力。之所以要摆个一字长蛇阵,主要是想捡便宜,等到辽军溃败之后,好冲上去抓俘虏,抢辎重,另外如果辽军攻击,每将可以互相支援,哪料到辽军突然来这么奇怪的一招,打得义军莫名其妙,不知道辽军是什么意思。
既然不愿意和辽军对杀,拼消耗,那只好依次后撤了,但也不能撤得太快,总不能一撤就撤个五里,十里。如果撤得太快,距离战场太远,那等到金军发动致命一击的时候,如何配合进攻所以每将还得打一下,都让奚兵打头阵,和辽人拼消耗,等到奚兵死得差不多了,再撤。
李虎着急啊,不知道金军什么时候发动致命一击,如果迟迟没有动作,一直拖到下半夜,估计义军要撤到二十里外去了。
“给宗望传书,告诉他,我们顶不住了,请他尽快发动致命一击,否则我们就要被辽军打得远离战场,帮不上忙了。”
完颜宗望站在南城城楼上,远眺战场。
辽军的攻击还在继续,但节奏明显减慢,或许是因为损失太大要重新调整攻击之策,或许是因为体力不支,后继乏力了。今天辽军从一百里外急速赶来,从下午一直打到深夜,就算是铁打的人也支撑不住,按常理来说,体力应该到了极限,正是最脆弱的时候。此刻假若发动致命一击,极有可能一击而中。
不过,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辽军在强攻数个时辰之后。对城内守军的身份产生了怀疑。如果城内是辽东义军,如果义军守城的目的是给主力撤退争取时间,那么城内不可能有这么多兵力,守城地将士也不可能这么顽强,列阵西河东岸的义军也不会坐岸观火,由此推及,城内的军队可能不是义军。
不是义军,那就是金军。契丹人在对金作战中,虽然屡屡失利。但并不代表契丹人就不会打仗,就没有头脑,假若契丹人看出了问题,发现了破绽,那接下来的致命一击就很难一击而中了。
宗望越想越惶恐,他已经无力承受第二次失败,这一仗无论如何都要打赢。否则自己再无出头之日。
前方战场上,一堆堆篝火沿着山道、山岗一直延伸到黑暗里,就象一条条蜿蜒曲折地火龙。
宗望只能看到城下辽军的动静,而几里外的地方,因为距离太远。什么也看不到,只能隐隐约约听到杂乱的鼓号声。
西河方向,篝火更多,远远望过去,犹如灿烂星河,在星河的中间位置,更有一团冲天火光。
宗望已经接到李虎的传书。李虎写这封书信的时候,义军已经连撤三里,现在估计更是撤到十里之外了。在那团冲天火光的地方,义军和辽军的马军正在厮杀。不出意外地话,李虎只能撤到那个地方,再撤,就把马军的侧翼暴露了,马军就无法坚持再战了。
李虎会不会乘机逃跑这是宗望最担心的地方。
李虎要打这一仗,目的是为义军南下争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