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穿越之后,继承了两世的知识,明白了唐朝作战的模样,更知道了现在大魏军的制度。作为一个有着后世思维的人,自然能看明白大魏军相对于唐军的进步。当然,这里面最大的进步,还是现在的一线战斗兵员不再务农,专务训练、戍卫和作战。
至于其他方面的进步,有是有,但算不上很大。譬如云铮特别关心的后勤运输体系,就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这也是云铮现在琢磨提前制造“自行车”的主要原因。
大魏朝的军户分工虽然细了,但同时也导致了朝廷花费巨大的恶果,而战时消耗的巨大也就越发凸显。云铮出于节省开支、提高作战效能的考虑,好容易想到了自行车这个主意。只是现在这个时代还没有足够的冶铁锻造技术,铁质自行车是不用考虑的,再没有橡胶充气轮胎,铁轮圈的车子也没法上路。他的考虑是制造木质自行车,就是最原始的那种木轮胎,跟现在的马车一回事。复杂一点的转轴技术和传动装置云铮只知道该怎么做,但做不做得出还得询问一下专业人士,所以他才会打算把北山无雪找来,让她去跟东方无晴联系,问问那位机械天才,看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云铮相信,只要东方无晴能解决转轴和链条的问题,他的“自行化”军团就有着落了。到时候,单兵负重能力将大幅度提高,不太过分,以现在鹰扬卫士兵的体能,全军驾驶木轮自行车,单兵负重至少能在两百斤以上,去掉甲胄和武器的五十斤,单兵携带的粮食提高了两倍也就是,如果原先每个士兵一次出征自己只能携带五十斤粮食,那么有了云铮牌自行车之后,就很有可能提高到一百五十斤同样,如果鹰扬卫现在努力一把,有可能成功的进行千里奔袭,那么在理论上,装备了云铮牌自行车之后,就很有可能进行三千里奔袭
“少帅”云逸在云铮身边忽然惊喜起来:“前面好像就是海安县了”
这一声叫唤,打断了云铮的思绪,他抬起头来,远远望去,前方确实依稀能看见一片稀疏的灯光。这么晚还亮着灯的地方,除了赌场,也就只有青楼聚集之处了。海安县因为是个大港,来往商船甚多,商人也就甚多。尤其是这里面还有许多外国商人来大魏朝做生意的,他们仰慕中华风物,有钱的大商人特别喜欢带着大量的资金来大魏朝购买一些名贵的特产,譬如高档瓷器之类。同时,为了显示身份,这些人还特别喜欢流连于大魏的青楼,好像能跟大魏朝的睡上一宿,身上的乡巴佬味就会消失一般。
因为这些人逐年增多,以至于大魏朝的各个港口的青楼也越发的繁荣昌盛起来,形成了不知道多少个彻夜不眠的不夜城。海安县,无疑便是其中之一。
“前哨探马立即叩门,向军演先遣守军报告,就我鹰扬卫已经全军抵达海安县,要求海安县令即刻指明我军驻地,并立即派出专员引导我军前往扎营。”云铮心中豪气大涨,他知道自己在奔袭这一项上,已经如愿以偿的大获全胜。
海安县县令崔志坚是被人在床上叫醒的,他自从知道自己这里被兵部曹尚书定为军演主阵地之后,可谓有喜有忧,喜的是这次自己的名字或许连皇帝陛下都能看在眼里了,忧的是万一自己这里出了什么差错,只怕轻则乌纱不保,重则脑袋搬家,不能不战战兢兢,把前先该准备的事宜都准备妥当。也不用蒋府尊多交代,他这几天都已经是严重加班加点布置各项任务了,好容易事情大体已了,想着曹大人明天中午才到,自己可以略微休息片刻,不料刚上床眯了一会儿,曹大人倒是没来,云少帅的鹰扬卫居然后发先至了
他呆坐床上,眼睛睁得老大:“鹰扬卫到了你是到海安县了你确定没弄错”
那来报信的衙役乃是他的内弟,闻言连忙道:“错不了啊,都派人叫城门来了,小弟听得清清楚楚,的确是鹰扬卫到了再,外面那么多人,云字旗还树得老高老高的,这也做不得假啊”
“鹰扬卫居然就到了”崔志坚骇然道:“此神行之军也”
。
卷三关山雪满北风急第32章如大人所愿
曹睿是在海安县城外十里处得知鹰扬卫已经全军抵达的,他呆立当场,怔了好一阵,才忽然大声道:“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鹰扬卫全军步行,怎么可能比我们快马赶路还快本官决不相信,这里头一定有问题”其他几位监令脸色也有些犹疑不定,毕竟昨天上午出发,今天居然已经赶到海安县并且还睡了一觉,这样的速度谁也没法相信。
曹睿仿佛没有看见徐邵扬脸上那淡淡的嘲讽一般,坚持立即亲自前往鹰扬卫驻地查验。对此徐邵扬倒正是求之不得,因为他当然知道鹰扬卫的行军完步一步走过来的,没有一点水分,根本不怕任何查验,所以当即表示同意。行人城都没进,直接往云铮今晨扎营的地方赶去。
徐邵扬并不介意曹睿的失态,鹰扬卫成军不过半年,能让行军速度达到现在这样的速度,确实足够让任何人震惊,别他曹睿不敢相信,只怕大帅听了战报也不能不有所怀疑,就算他徐邵扬自己,若不是一直看着鹰扬卫的士兵们身体一天比一天强壮、耐力一天比一天持久、军纪一天比一天严明,只怕也没法相信这样的行军速度会是步兵能够创造出来的。起来还真是不能不佩服少帅,他武可横扫三军,文可力压群儒,乃是冠绝当今的文武全才,就连练兵也这般出人意料,想想看,一日奔袭一百六十里,这样的步兵,都快赶上骑兵了天下除了少帅,谁还有这本事再军纪,鹰扬卫自从少帅领兵以来,便颁布了十七禁律、五十四斩,当时大家伙还觉得这样严酷的军令日后是肯定执行不下去的,哪知道少帅带兵竟然有一种奇怪的魔力,几个月下来,凡是少帅的话,在军中自然就成了大家都竞相遵守的军纪,军官们的命令也越发的好用了,任何命令,只要一下达,立即便会得到完美的执行,绝对没有人打什么折扣,更别抗令不遵,即便下面的人觉得命令不对,也只会在事后向上级提出申诉,若一直不能解决,即便最低级的士兵也能将最终的申诉报到少帅的案头。
如此严明的军纪,如何和谐的官兵关系,如此高标准的待遇,如此严格的训练鹰扬卫真是想不强大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