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大明官途 > 分节阅读 109

分节阅读 109(2 / 2)

“倩倩亲启”

信封口粘的很牢。每一封信显的很厚。少说也有三页以上。倩倩叹了一口气。将信放回了箱子。对秋月道:“如果他再来。你就把信替我还给他。就说我随大哥去威海卫了。”

秋月有些为难的说道:“你是亲自给他说一说吧我每次告诉他你不来。他总要等你近半个时辰才肯走。他失望的样子让人感到害怕。”

这时。小店外忽然来了朱允的惊喜的声音。“是倩倩来了吗”

倩倩无奈。只的走出门勉强笑道:“你今天怎么有空”

朱允掩饰不住心中的激动。他前一步道:“我父王要去陕西。师傅也要跟去。大家都准备出发。也无暇管我了。所以今天就偷跑出来。”

倩倩见他眼中洋溢着喜悦的光芒。知道他见到自己兴奋之极。倩倩心中忽然充满了歉疚之情。其实她很早就发现了朱允对她有了那种感情。可不知为什么。她没有冷淡他。每次总是笑吟吟的陪他说话。以至于他越陷越深。或许当时她也有一点喜欢他吧喜欢他单纯而灿烂的笑容喜欢听他讲述读书时的乐趣。但她知道不可能和他有任何结果。且不说她迟早是大哥的。就是自己死去的父母也不容许。

倩倩这几个月也一直痛苦和矛盾中渡过。直到大哥从广东归来。她才忽然意识到自己的归宿在哪里

此刻倩倩知道。她必须要做一个决定了。沉默了良久。倩倩低声道:“小王爷。以后你就不要再来了。”

“为什么”朱允眼中的激动成了惊愕。

“明天我要随大哥去威海卫了。要很久以后才回来。”

朱允笑了。一颗心放了下来。他深情的注视着倩倩道:“我会耐心等你。一年两年不来。就等你三年四年。你总有回来的那一天。”

倩倩却摇了摇头。将几封信递给了他。诚恳的说道:“小王爷。有些事情你不明白。我是罪官之女。曾经被卖为奴。是大哥将我从悲惨的境遇中解救出来。而你是堂堂的皇长孙。你我的身份定我们不可能有这个缘分。小王爷忘了我吧”“我不不”朱允退了几步。他痴痴的望着倩。泪水忽然从他眼睛里流出了出来。却话也说不出来。

倩倩心中也难过之极。她叹了一口气。上前把信塞到朱允的手中。“对不起。小王爷”她转身便向远方跑去。她上了马车。马车随即启动。倩倩透过车帘向小店望去。只见朱允呆呆的望着她的马车。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就仿佛失魂落魄一般。倩倩的眼一红。泪水也忍不住涌了出来。

百步外。李维正骑在马上默默的注视着这一切。他是来铅笔店找倩倩。正好将这一幕看在了眼中。一直目送朱允黯然离去。他才轻轻摇了摇头。掉转马头返回中。尽管倩倩几次提起朱允来小店找她。但他都没有放在心上。在心中。朱允不过是个半大的孩子。倩倩也年岁尚小。他们之间不过是少年心性。就仿佛后世的初一初二同学。但眼前的情况却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倩倩竟成了朱允的初恋对象。而且倩倩似乎也有点喜欢他。

尽管有些荒唐。但允那失魂魄的样子使李维正也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时代。那个同桌的女孩。李维正一路感慨而行。他并没有生气。他是过来人。他知道初恋情感的纯洁。他知道无论朱元璋还是朱标。都不会允许朱允娶罪臣的女儿进门。这件事他当作不知道。给倩倩一份自由。

经过刘军师桥时。一鸽子盘旋在头顶上嗡嗡作响。李维正抬头望着蔚蓝的天空和白云。他忽然心潮澎湃。这一刻他的心已经飞到了同样蔚蓝色的大海之上。

s:本章朱元用海船运军粮北上是老高杜撰。际应该早有施行。只不过多走内河。到的相关资料表明。明初有用于海运的遮洋船三百四十六艘。用于内河运输的浅船一万零五百零九艘。由此可见漕运相当发达。

卷一卷进大案第一百二十八章船厂风波

大明官途第一百二十八章船厂风波

威海卫位于山东半岛北面登州府内。下辖奇山所金和百尺崖后所三座千户所。拥有五千余兵力。整个山东半岛的北面都属于它的驻防范围。主要任务是防范倭寇。在威海卫的管辖区内有一个特殊的海港。也就是蓬莱港。这里是大明重要的港口之一。每年来朝拜大明的高丽使臣一般都是从这里上岸。大明与高丽的一些官方贸易也在这里交割货物。

蓬莱港又叫备倭城。洪武九年修筑的水城。在水城内停泊有大明最坚锐的二百艘水师战船。由蓬莱千户所的三千水师掌管。

这天中午。前来威卫赴任的李维正抵达了紧靠蓬莱港的登州府城。远方山势连绵。登州府城便靠山而建。从京城过来。他们足足走了半个月的时间。从蓬莱水师到威海卫还有三百里路程。坐马车过去至少要走四天。所以李维正决定先到蓬莱千户所就职。再走水路前往威海卫。同行的除了他的妹倩倩外。再就是他带来的三十名锦衣卫亲兵。这是朱圆璋特别准许他从锦衣卫中挑选三十名武艺高强的校尉作为亲兵去威海卫。将来以对付倭寇中的日本刀客。

“大哥。那就是登州城了吧”倩倩从车窗出头。指着两外的城池笑问道。

从京城出来。她一直沉默不语。李维正就当什么也不知道。也没有过问她发生的事情。直到过了徐州府后。倩倩的心情才逐渐起来。开始有说有笑。

李维正打手帘看了一儿。点点头笑道:“应该就是了。”

马车加快了速,。沿着笔直的官向城门而去。在离城门还有三百步时。众人看见了城门上刻的“蓬莱县”三个字。这里果然就是登州府的府治所在地蓬莱县了。

只见城门前站着十几个人。先报信的亲兵焦三郎对他们说了几句这群人立刻迎来了上来。为一名中年文官。身材中等。留有长须。长年的海风吹他的肤色略显黝黑。他身著大红织金麒麟官袍。头戴乌纱帽离李正还有十几步远。此人便长笑着拱手道:“指挥使大人一路辛苦了。在下登州知府赵良成。特来迎接指挥使大人的到来。”

李维正连忙翻身下。上前他见礼笑道:“赵知府亲来迎接李维正实不敢当。”

虽然知府地品只是正四品。低指挥使一级。但因为武官实行世袭制官容易。官衔远有文官的品阶硬气。因此指挥使的实际地位和知府也差不多。只不过维正做过锦衣卫千户。让所有的官员对他都有一种天生的畏惧感。

正又向,看了看。原以为蓬莱千户所的代表也会接来。但赵知府身后的十几人都是文官。没有一个军官。他不由诧异地问道:“不知蓬莱千户所现在是谁做主”

“两个副千户一个赖副千户。一个鲍副千户。鲍副千户地位稍高。赖副千户听说出海逻去了。至于鲍副千户我没有告诉他。指挥使大人到了。”赵知府语气中对这个副千户很是。似乎军民地关系不是太融洽。

赵知府笑了笑。又给李维正介绍一同来迎接之人。“这位是韩同知这位是李通判这位是马推官。”最后介绍的是蓬莱县杨知县杨知县身材瘦小。他慌忙身施礼道:“下官估计指挥使大人有家眷同来。便特地找了几处官。大人可选其中一座作为自己的府宅。当然。大人也可以去威海卫安家。这由大人自己选择。”

旁边的赵知府也劝道:“大人。威海卫那边条件较差。远不如蓬莱县好。以前的周指挥使就是将家安在蓬莱县城再者。大人又兼任蓬莱所千户。在这里安家于于理都说的通。”

李维正见他们极力说自己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