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伙计将茶和细点都端了上来,李维正端起杯喝了一口茶润润喉咙,这才笑道:“西厢记讲的是男欢女爱的故事,一个落魄书生喜欢上一个大户人家的女儿,故事虽然一般,但曲却很好听,对演戏者要求很高,所以大年初二将由镇江府梅家杂剧苑来上演,你若有时间不妨来听一听。”
“大年初二啊”中年男子自言自语,眉头皱了起来,“大年初二大明皇帝要接见我们,这可怎么办”
想了想,他又对李维正笑道:“是这样,在下是琉球国使者,这回是第一次来中原,我家国王也极喜欢中原的杂剧,便让我带一些杂剧艺人回去,可我问了不少你们明朝的官员,可他们都笑而不答,不知道他们究竟是什么意思”
听出此人问出这样的话,李维正也有点想笑而不答了,此人不分场合地点,也不管坐在对面的是杀猪的张三还是卖药的李四,便将国王的私密喜好泄腾,琉球国再是小国寡民,也不该派这样的使臣。
李维正笑了笑还是答道:“私自带大明人出海可是违反了我大明的律法,不管是谁都当然不敢答应于你,你若想办成这件事,必须要得到我们大明皇帝的特别许可才行。”
“原来如此”中年人站起身向李维正深深行了一礼,“多谢先生的提醒,在下感激不尽。”
李维正摆了摆手笑道:“小事一桩,不用客气。
”
他端起茶杯沉吟一下又问道:“你刚才说是琉球国使者,我倒有一事想打听一下。”
“先生请问。”
“我听说在琉球国南面有一座方圆数百里的大岛,不知上面现在可有人烟”
琉球国使臣笑了,“你说的是小琉球岛吧那里原本属于澎湖巡检司管辖,大明禁海后,澎湖巡检司也被裁掉了,所有澎湖居民都被内迁到福建,我听说不少澎湖渔民不肯内迁,也逃到岛上去了,现在岛上除了一些土人,就是一些逃亡的汉人渔民了,再有就是几支倭寇和海盗在那里生根了。”
李维正眉头紧锁,他问的当然就是台湾岛了,他在广东看大明地图时,竟发现台湾岛并不在其中,只有澎湖岛屿,也就是说朱元璋并没有意识将台湾岛划入大明版图,尤其在实行海禁后,台湾岛更是断绝了与朝廷的来往,偏偏倭寇猖獗,他们不可能对台湾岛视而不见,从这位琉球使臣的口中得知,台湾岛已经成为倭寇侵华的基地,所以倭寇才可能侵袭广东,现在日本尚处于南北朝时期,一旦日本南北朝结束,难保野心勃勃的足利义满不会对台湾动心。
海权的重要性朱元璋或许不知道,明朝的大臣们或许也意识不到,但他李维正知道,闭门自大,以致居安不思危,明朝中后期内部肌理逐渐,如果能找到一个宣泄口,让肌理中的水流出,大明王朝也不至于亡在野蛮、落后的建州满人的手中,而这个宣泄口就是海外扩张
想到这,李维正又不腾声色问道:“难道我大明的水师从来不去台湾岛附近拦截逃亡的渔民吗”
“大明水师从来都是防御倭寇,没听说过有主动出击的。”琉球国使臣忽然发现自己失言了,他连忙用一阵咳嗽掩饰,不再理会李维正。
就在这时,茶馆门口慌慌张张跑进了一名家人,他冲上二楼,找到了李维正急声道:“老爷,快回家吧夫人马上就要生了。”
卷一卷进大案第一百二十四章初为人父
大明官途第一百二十四章初为人父
正仿佛一阵风似冲回了家。他一进门。倩倩便紧张地道:“大哥。大姐刚才痛的厉害。产婆说情况不妙。可能马上就要生了。”
“怎么没有一点先兆”李维正心如火焚。拔足向内宅跑去。
他冲到后院的小楼前。杨缨正和几个丫鬟抬热水上楼。隐隐见楼上传来紫童撕心裂肺般的低喊。
“继娘。紫童情况怎么样了”
杨缨正忧心忡忡地道:“羊水破的太早了。产婆说有一个孩子的胎位可能不正。已经服了生子了。情况还是有些不妙。偏偏紫童又是第一次生孩子。唉”
李维正脸色刷地变,白。他知道胎位不正后果的严重。在后世可以用破腹产取孩子。可现在是明朝。孩子若生不出。母子都会一同丧命。他急满头大汗。问道:“在房间里有几个”
“现在只有一。”
“生双胎。一个么够”李维正急的一跺脚。转身向外飞跑而去。他翻身上马。带着十三郎向刘军师桥头的一家药铺疾驰而去。
今天是年三十。王记药铺正准备关门打烊。李维正一纵马直接冲进了铺。掌柜和几个伙计突见庞然物闯入。均吓的一哆嗦。待看清是人骑马而入。两名伙计立刻跑上前吼道:“今天是大年三十。已经关门了。你快出去”
李维正不睬他。用子一指掌问道:“你们这里有接生婆吗”
掌柜见他气势威严。不像是普通姓。他连忙制止住伙计对李维正拱拱手道:“这位客官。我们小店负责看病。不管接生若你需要接生婆。我们可以帮你找。只是要收一点费用。”李维正摸出一锭银子扔到柜台上急道:“钱不是问题。你立刻帮我找两名有经验的接生婆。要快”
看在银子的份上。柜立刻派伙计去找接生婆十三郎也找来一辆马车。停在药铺门口。片刻时间几伙计又跑了回来。苦着脸道:“掌柜。她们说今天是大年三十。都不肯来。”
李维正急了。忍不住大声喝道:“你们带我去她们家。我上门去请。”
这时。坐在角落的堂医走过来道:“要不。就让我妻子去一趟。
”
一句话提醒了掌柜。医师的妻子从前也是医师同时也能给妇人接生。已经成生上百个孩子。他连忙对李维正。“我们堂医地妻子无论医术还是接生都很高明。如果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