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咬咬牙,张了张嘴,却终究没有说出来。他下不了手,几十年的交情啊。许攸在自已最困难的时候,接到自己的书信,毫不犹豫的就跑到冀州追随自己征伐董卓。他是自己的兄弟,而泄密一事也不过是猜测而已,根本没有惩戒的理由。
袁绍冷静了下来,挥手对逢纪说道:“我一个人和子远谈谈。你去忙吧。”
逢纪还想说什么,但袁绍非常坚决地冲着他再次挥了挥手。逢纪无奈,转身出了大帐。
逢纪马上找到了辛评,质问他是不是对许攸说了什么,“徐他死了,一百多个准备刺杀曹操的人都死了。这是怎么回事”
辛评矢口否认,“我没有对子远说一个字。”
“那子远为什么去了曹操的大营”逢纪不相信,“这么长时间了,子远什么时候去过曹操的大营我们刚刚和徐他联系没几天,子远就去了曹操大营,那有这么巧的事”
辛评郑重警告他,“你不要没事找事。子远决不会背叛本初兄。”
逢纪气呼呼地走了,他又回到了中军大帐。大帐内,许攸跪在地上,汗流浃背,头都不敢抬。地上零星散落着几卷书简,估计是袁绍一气之下砸到地上的。袁绍正在大帐内破口大骂。
“滚。”袁绍骂累了,一脚踢到许攸身上,“下次再出这种事,我绝不出面替你开脱。”
许攸一言不发,抱头鼠窜而去。
逢纪望着许攸的狼狈样子,非常开心。他经常被许攸当众嘲讽,心中一直怀有怨气,这次总算解恨了。袁绍看到逢纪喜笑颜开的,气不打一处来,指着他骂道:“你也要注意了,不要给人抓到把柄。我这张脸都给你们丢尽了。”
“大人就这样放过了子远”逢纪恭维了袁绍几句后,慢吞吞地问道。
“杀他几个故吏,警告一下算了。”
“大人,子远背叛了你。”逢纪提高声调严肃地说道,“刺杀曹操失败一事,一定是子远干的。这是背叛,是背叛。”
“算了。”袁绍疲惫地坐到案几后面,摇头说道,“你只是猜测,并没有证据。”
“我有办法可以知道子远对大人是不是忠心耿耿。”
袁绍抬头疑惑地望着他。
“大人写一道命令,让正南审配把涉案罪犯和他们的家眷全部杀了,一个不留。”逢纪用力一挥手,“什么叔父、兄弟、舅子,甚至包括子远的妻子儿女,统统杀了。”
袁绍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我刚才对子远已有承诺”
“大人,只是一道命令,假命令而已。”逢纪急忙解释道,“然后我们故意把这个消息泄露给子远的手下,看看子远是何反应。”
“以子远的脾气,如果他没有背叛你,你这样对待他,不但出尔反尔,还要杀他的妻子儿女,他必定气得暴跳如雷,和大人据理力争,大吵特吵。但如果他背叛了你,必定会心虚,会错误地认为大人已经发现了他的背叛,认为大人这是要铲除他的所有势力,要杀他,他肯定会逃跑。这样一来,子远对大人是不是忠诚,不就一清二楚了吗”
袁绍犹豫了半天,点了点头。
第五十四节
七月中,许攸得到消息,连夜逃离大营。
袁绍大怒,下令遍告前线各军和各关隘守军,务必将其缉拿,并急告洛阳审配,诛杀其族,以震天下。
辛评、袁忠等人闻讯大惊,急忙阻止。
袁忠说,许攸在联军中地位显赫,知道大军的兵力部署和攻防策略,一旦其叛逃河北,将严重威胁中原大战的安危。此时如果突然告诉将士们他是叛逆,势必会动摇军心,影响士气,后果不堪设想。考虑到许攸常常违抗军令,擅自出营饮酒作乐,袁忠建议袁绍在没有确定许攸确实叛逃之前,还是暂时封锁消息为好,免得闹出天大的误会。
辛评也极力劝谏,恳求袁绍暂时不要诛杀许攸的亲人。现在具体情况还不是很清楚,不能因为许攸彻夜未归就判断他已经畏罪出逃。大人如果一气之下把许攸的家人杀了,许攸知道后,除了叛逃他还能干什么许攸凭空受冤,必定疯狂报复,极有可能逃奔北疆军。他到了北疆军,会给联军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袁绍没想到许攸真的背叛了自己,怒不可遏,但愤怒归愤怒,事情还是要妥善处理。在辛评、袁忠等人的劝谏下,袁绍马上冷静下来,更改了命令。
一批批传令兵冲出了大营,向着不同的方向狂奔而去。
一队队卫士在各自上官的带领下,沿着驰道打马飞驰。
许攸和上次一样,单人匹马,晃悠悠地赶到了圃田泽附近的兖州军大营。
今日夏侯渊巡营,正在辕门处和值守卫士闲聊,看到许攸大驾光临,急忙派人飞禀曹操,同时恭恭敬敬地把许攸迎进了大营。他知道这次曹操能逃过徐他等人的刺杀,完全得益于许攸的警告,是以言辞上对他非常客气。离开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