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47(2 / 2)

四月下,河内,朝歌城。

颜良、文丑、张合、王当、徐晃、张绣、张辽等人齐聚大帐。

北疆军在河南、河内两个战场投入了五万大军,历经一个多月的血战后,损失了一万两千多人,其中四成以上的伤亡都是发生在平皋大战的过程中。

张燕在命令颜良撤出河南战场后,让从事中郎王凌带着一万后备兵员急速赶到朝歌城,给颜良的大军补充兵力。这一万人都是从冀州七大营的兵户中临时征集的。按新兵制,出征时每兵户出一男丁即可,但在特殊情况下,父子、兄弟也会一同上战场。颜良给了彭烈五千新兵,让他驻守怀城。然后从其它各部抽调了八千人给张辽,让他随同自己一起出战。

王凌奉命给诸位统军将领传达渡河攻击的具体命令。

“按张燕大人的要求,渡河南下的五支大军分别从五个地方渡河。”王凌的手从地图上的黎阳开始,缓缓划到滑亭,“渡河船只已经就位,诸位大人率部赶到渡口后,即可渡河。”

“高览大人已于昨日率部离开濮阳,向白马城方向攻击前进,以吸引叛军兵力,策应诸位大人渡河。”王凌看看众人,笑着说道,“不出意外的话,诸位大人可以顺利到达对岸,直杀白马城。”

“白马城里的高干有多少人”王当问道,“高览大人查清楚了吗”

“前段时间,高干督军猛攻濮阳,伤亡较大,估计还有五千到六千人左右。”王凌手指地图上的燕县,“不过,当诸位大人率军撤离河南后,辛评的军队也离开了河南,急赴燕县。辛评手上有两万多人,对我们攻占白马的威胁非常大。”

“诸位大人的军队赶到黄河岸边,已经无法隐藏踪迹,必定会被叛军发现,辛评的军队随即会以最快的速度支援白马。因此,诸位大人渡河的速度一定要快,攻击白马城的速度更要快。”王凌说道,“张燕大人一再嘱咐,夺下白马,大军就能直杀燕县、延津、酸枣一线,从侧翼威胁中牟、陈留,牵制叛军兵力,从而帮助主力大军尽快攻占陈留,杀进中原腹地,迅速和叛军形成决战态势。”

颜良站了起来,用力一挥手,“各部连夜出发,渡过黄河,再次杀进中原。”

第三十七节

四月下,兖州陈留郡,陈留城。

赵云带着一队铁骑象飓风一般呼啸而至,直冲睢水河边。

一匹匹战马刹住飞奔的身形,直立而起,扬颈狂嘶。一时间,士卒们兴奋的叫喊声,战马的嘶鸣声,充斥了整个河岸。

赵云紧勒马僵,手中马鞭高高举起,连声大叫:“传令各部,抢渡浮桥,快,快”

强劲的战鼓声、悠长的号角声四处响起,阵阵如雷般的马蹄声敲碎了原野上的宁静,淡淡的血腥杀气回荡在空旷的天地之间。

陈留城就象一位饱经沧桑的坚甲武士,静静地坐在睢水河边,神态安祥地注视着这支来自遥远北疆的铁骑大军。

一队铁骑士卒飞身下马,迅速冲上浮桥,向河对岸急速狂奔。

对岸的城池下,惊慌失措的守城士卒和三三两两的零星百姓没命一般的叫着喊着,向城内逃亡。吊桥在城内惊天动地的鼓声里缓缓拉起,城门轰然关闭。

赵云剑眉微皱,眼里掠过一丝忧色。陈留城高大坚固,包围它容易,打下它就难了。和煦的带着丝丝凉意的河风迎面拂过,平静的河面上霎时荡起层层涟漪。赵云望着眼前清澈的河水,心中杀伐之意蓦然高涨。

“传令各部,包围陈留。”

许攸一身酒气,在两个卫士的搀扶下,气喘吁吁地爬上了城楼。

最近一段时间,许攸的心情非常恶劣。沮授离开洛阳,本来应该是自己得到袁绍重用的最好机会,但袁绍全然不顾旧情,根本无意重用自己,而是大量任用袁氏宗室,这种任人唯亲的做法实在令人寒心。袁绍不愿重用自己的理由很多,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自己坚持尊奉天子,这犯了袁绍的忌讳。袁绍图谋篡立的心思由来已久,虽然袁绍对此极力隐瞒,一直遮遮掩掩,但事实就是事实,不容辩驳。比如这次自己刚刚劝谏袁绍尊奉天子号令州郡,以便和各地州郡结盟,联军共抗河北,紧接着袁绍就找个理由把自己打发到了陈留郡督运粮草。说白了,袁绍就是担心自己权势大了之后,成为他将来篡立的掣肘。

想想都觉得好笑,自己二十多岁成名,为大汉社稷的安宁奔走了二十多年,最后竟然落到如此凄凉的地步。不过比起沮授和田丰,自己还聊可自慰。毕竟袁绍硕及旧情,给自己留了一条性命,而沮授和田丰已经被袁绍抛弃了。这次两人能够再次被袁绍起用,除了袁绍的确需要他们的帮助以外,更重要的是袁绍需要理由杀死他们。经过此次的起落之后,沮授和田丰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势必要利用中原大战的机会,联手冀州势力制约袁绍,其结果不言而喻。中原大战一旦结束,无论成败与否,两人的性命都将不保。

许攸很为沮授、田丰惋惜。当初两人为了帮助袁绍夺取冀州,不遗余力为他出谋画策对付韩馥。到了洛阳后,两人更是殚精竭虑帮助袁绍建立了霸业。但当袁绍霸业有成的时候,袁绍的想法却变了,他已经不再满足于称雄一方,他也无意于重振大汉社稷,他的心思都放在了再建王业之上。袁绍被权势蒙蔽了双眼,他已不再是十年前的袁绍,他在十年的征伐中迷失了方向,他走向了一条注定要败亡的路。沮授和田丰试图利用自己的力量拯救大汉,但面对已经疯狂的袁绍,他们只能用自己的鲜血来祭奠即将倾覆的社稷。

当今天下最有可能平定社稷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李弘,一个是袁绍。李弘残暴嗜杀,公然弑君,如果由他控制了天下,大汉也就彻底亡了。袁绍是拯救大汉的唯一希望,然而,袁绍这几年的所作所为却让人彻底失去了信心。和李弘相比,许攸觉得袁绍更无耻。李弘弑君,虽然为了大局,他现在还尊奉着一个婴儿皇帝,但他已向世人公开宣称,老子就是要篡夺大汉的江山,他就象一个强盗,把凶残摆在脸上。袁绍呢袁绍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藏在黑暗里,他如同一个阴险的小偷,用尽一切卑鄙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表面上却装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样子。

许攸很痛苦,很无奈,自己为之奋斗了二十多年的理想距离自己越来越遥远,大汉中兴之期随着中原大战的爆发已经遥不可及了。

许攸到了陈留,整日花天酒地,烂醉如泥,什么事都不闻不问。这样糊里糊涂地过了十几天,终于等到了自己最不愿意看到的一件事,北疆军兵临城下。

许攸勉强睁开眼睛,竭力把脑袋伸出了城墙。

北疆铁骑列阵于城下,旌旗狂舞,气势如虹。

“这是谁的军队”许攸含混不清地问道。

“这是北疆悍将赵云的铁骑。”陈留郡太守袁盛紧张地咽下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