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84(2 / 2)

回到大将军府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府门外,小雨正在焦急地等待着李弘,“长公主在宫中设宴,要给你接风洗尘。”

李弘想起上午朝堂上的一幕,心里不禁有点歉疚。长公主为了社稷,耗尽了心血,虽然有些地方做得不对,但自己真的不应该和她计较太多。

“小雪和孩子们呢”

“她们先走了。”小雨拉着他坐上马车,向皇宫方向驰去。

“昨天晚上回来的时候,你没有进宫”小雨偎在李弘的怀里,小声问道。

李弘没有说话。

“长公主她”小雨吞吞吐吐地想说什么。

“你们经常进宫”李弘马上打断了小雨的话。

小雨点点头,“有时候,长公主还请我们在宫中住几天。长公主非常喜欢两个孩子。”

李弘皱起了眉头。小雨胆怯地看看李弘,樱唇抖动了几下,悄悄垂下了头。

阳安长公主抱着尚在呀呀学步的天子接受了李弘的跪拜。

不其侯伏完笑呵呵地扶起李弘,亲热地挽着李弘的手臂一同入席。

长公主身着艳丽的华服,光彩照人,正在和李弘的两个孩子小声说笑着,不时抬头看看李弘,眉宇间情意绵绵。

风雪和小雨窃窃私语了几句,脸上地神情有点忐忑不安。

“这是家宴,大将军可以随意一点,不要太拘谨。”伏完借着举杯恭贺李弘之际,凑到他耳边低声说道,“殿下今天很高兴,你不要扫了兴,让我跟着你遭受无妄之灾。”

李弘佯装笑脸,低声客气了几句,“您身体还好吗”

伏完笑得有点勉强,“大将军,谢谢你挂念了。其实,当我走进这宫门的这一刻起,命运已经注定了。将来我如果能得个善终,都要感谢祖上的阴德啊。”

李弘知道他心里的苦楚,和他一连干了三爵,“可笑的是,世上的人都想走进这道门。”

伏完苦笑,颇有深意地说道:“可悲的是,有些人想远远逃离这道门,但就算他逃到了天边,最后他还是逃不掉。”

李弘背心一凉,一口酒猛地呛到了嗓子眼上。

席间长公主的话不多,虽然脸上笑意盈盈,但两只眼睛却总是盯着李弘,让李弘有点发虚。

酒筵散去,阳安长公主和风雪、小雨坐在一起闲聊。伏完多喝了一点,昏昏欲睡。

长公主邀请李弘到花园中走走。

“昨天晚上,你走进晋阳城的时候,抬头看星星了吗”长公主望着满天星斗,娇声问道。

李弘目光游离,含糊其辞地“哼”了一声。

“我一直在这里数着天上的星星,一直等着你,直到天亮。”

李弘心里一颤,不由自主地退了一步。

长公主转脸看着李弘,一脸幽怨,“我还能等到你的礼物吗”

李弘轻轻一笑,从怀中拿出了一抉雕刻着符箓的精致贝壳,“臣说过,臣每次远征归来,必定给殿下带一件礼物。只要臣能活着回来。”

长公主惊喜地接过贝壳,爱不释手地看了又看。如果这里不是皇宫,如果周围不是站着宫女,长公主也许会扑到李弘的怀里。

“你为什么马上就要走”长公主笑厣如花,兴奋地问道,“你是不是骗我”

李弘摇摇头,“殿下,你让一步,好不好”

“那你呢你是不是去做丞相你做了丞相,我们就会对立,我该怎么办”长公主笑容顿失。

“外朝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中朝是大司马大将军,”李弘低声说道,“殿下主掌内朝。臣不在的时候,殿下督领中朝。这是唯一的办法。殿下退一步,外朝大臣退一步,臣也没有任何损失,臣还是能名正言顺地帮助殿下。”

“孝武皇帝的托孤大计”长公主惊讶地问道。

“臣可以做半个霍光。”李弘躬身说道,虽然臣没有霍光大人的本事,但殿下有。殿下想干什么,就给臣下令,然后臣让外朝去执行。“

“当年孝武皇帝为了社稷的稳定,托孤于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等数位大臣。孝武皇帝让大司马大将军霍光领尚书台,掌控部分皇权和相权,以制衡朝堂上下的权力争斗。今天,这个办法可以让我们暂时稳定朝廷,稳定河北。待臣打下中原收复洛阳后,殿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在这之前,臣恳求殿下务必和大臣们齐心协力,以便臣在最短时间内平定天下。”

长公主把贝壳紧紧抓在手心里,娇躯悄悄靠进李弘,细声问道:“你告诉我,你昨天晚上看星星了吗”

第十节

第二天,大司马大将军李弘上奏天子,以自己和朝廷所定的“十年之约”为借口,另外考虑到自己常年征伐在外无法正常行使职权,所以特意请辞六州四郡的军政大权。

李弘的奏章引起了朝堂上下的震动。谁都没有想到李弘这么痛快地交出了六州四郡的军政大权。他是不是还有后招吕布率领北军正在返回晋阳的路上,当大军到达晋阳之日,李弘会不会发动兵变大臣们越想越怕,心中惶恐不安。

太傅蔡邕、大司徒崔烈、大司空刘和立即约见李弘。昨天晚上在长公主的接风筵席上,大将军是否征询了长公主的意见长公主的的态度是什么

“长公主收回权力的决心非常大,我没有任何选择。”李弘坦然说道:“我和诸位大人立即联名上书,督请陛下修改官制,拿回所有的相权。”

第三天,以太傅蔡邕为首的四位上公、九位上卿、三位诸卿和三十多位秩俸两千石以上的朝廷大员联名上书,要求修改官制。

新官制基本上是沿袭了大秦朝和本朝初期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制。

在新官制中,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丞相总领朝廷百官,支持朝中大政,召集朝议,决定国家军政大事,封驳诏书,任免和选用官吏,主持郡国上计,考课弹劾百官,对上谏净和对下执行诛罚等大权,凡国家要政无所不及,地位尊崇,权力极大。

太尉协助皇帝处理全国军务,是武将的最高荣誊职务,主要是制约丞相的相权,防止丞相染指军权。太尉一旦加“隶尚书事”,则参予处理国政。

御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负责掌管皇家图书,处理呈送皇帝的奏章,承转皇帝的诏书;监察天下百官,外督领部刺史监察郡国行政,内领侍御史审理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员的不法案件。御史大夫职掌清贵,为“凤宪”之任,为百官所惮敬。

由于新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