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21(2 / 2)

河内郡太行山蚁贼首领于毒、眭固刚刚率部下山掳掠,黑山蚁贼首领白绕、苦酋就带着大军攻击河内郡的朝歌城和冀州魏郡的治所邺城。河内讨董大军的粮道瞬间被切断。袁绍已经命令淳于琼率军去剿杀平叛了,但谁知道粮道何时能够恢复正常

这些消息还不算什么严重消息,毕竟这只是一些大家习以为常,而且也是早有预料的蚁贼叛乱,更严重的消息来自冀州,北疆大军终于忍耐不住进入冀州了。

镇护将军张燕兵出常山,强行进驻了巨鹿郡治所瘿陶城,把巨鹿郡的太守和府衙所有官吏全部监禁了起来。镇军将军麴义兵出壶关,强行进驻了赵国邯郸城,把赵国国相和国相府的所有官吏赶到了邺城。麴义甚至还扬言,冀州各州郡如果不卖粮食给他,他就直接进驻魏郡的邺城,把冀州牧韩馥和冀州府的官吏全部抓起来。

麴义和北疆军的蛮横无理激怒了冀州军,冀州府都尉潘凤带着一万大军冲向了邯郸。双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留守渤海郡的长子袁谭也快马急书,说破虏将军公孙瓒的铁骑突然出现在渔阳郡最南端的泉州城,极有可能继续南下,威胁渤海和河间国。

袁绍召集许攸、郭图、荀谌等人日夜商议,大家一致认为北疆已经支撑不下去了。骠骑大将军同时在京畿和冀州两个方向用兵,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北疆崩溃之前先行占据优势,以强大武力为震慑,迫使董卓和讨董大军让步,争取以最快速度迁出导致北疆崩溃的数百万河东流民和塞外灾民。

“再忍,谁能忍到最后,谁就是赢家。”许攸神色坚定地说道,“只要北疆崩溃,骠骑大将军就要和我们联手,舍此以外,再无他途。”

“让韩馥顶住,听他不要卖粮食给北疆,任何人都不许卖粮食给北疆,谁要是胆敢私自卖粮,我们灭了他的族。”辛评挥手说道,“麴义就是一个蛮夫,谅他也不敢动武。他要是敢先射一箭,我们就把困死在邯郸,把他活活饿死。”

袁绍随即急书各地,对北疆大军的动向轻描淡写,对北疆即将到来的崩溃做了生动的描叙。最后就是一句话,耐心等待,不要出击。

三月中,李玮带着门下督贼曹解悟和徐岩,三十个侍从铁骑,急驰到京。

董卓拒绝见他,也不允许他踏足相国府。

李儒和刘艾却不敢怠慢,早早到洛阳城外相迎。李玮直接说明了来意,详细表述了制衡之策,他希望相国大人能够理解北疆的难处,暂时撤出洛阳,为三方制衡创造契机。将来危机度过了,该怎么办还怎么办。现在大家肚子都吃不饱,还玩什么玩

李儒说,制衡可以,但洛阳由北军控制,大汉天子只有一个,叛军不能进入京畿。

“当然,这是制衡的基本条件。叛逆就是叛逆,等我们把肚子问题解决了,他们离死也就不远了。”李玮笑道,“为了方便我们和袁绍商谈,希望相国大人帮个忙,把太傅大人一家交给我们。”

李儒和刘艾相视一笑。刘艾十分为难地说道:“仲渊,你说迟了,相国大人已经把他们杀了。”

李玮愣了一下,随即微微一笑,看了看巍峨雄伟的洛阳城,拱手告辞。

李儒和刘艾回到相国府,向董卓详细禀报了一番,最后说道:“李玮想要袁隗一家,相国大人你看”

“把袁隗杀了。”董卓愤怒地拍案叫道,“制衡这天下现在是我说了算,不是豹子,他想制衡难道就能制衡吗给我杀了袁隗,我倒要看看豹子怎么制衡。”

三月戊午日十八日,太傅袁隗、太仆袁基以及老幼五十余口尽数被诛。

t第一卷结束gt

第二卷乱世豪雄篇第一章危机四伏

第一节

大汉国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三月中,晋阳。

龙山位于吕梁山脉的西山中段,南连悬瓮山、天龙山,北接蒙山诸峰,奇峰险峻,树木葱茏,满眼苍翠,景色十分秀美。

三月二十日,长平公主刘萧和骠骑大将军李弘到达龙山大营。

龙山大营这几年一直是北疆的军政中枢,镇北将军府、征北大将军府、车骑大将军府和骠骑大将军府先后驻扎于此。李弘喜欢龙山。这里风景好、安静,可以避开闹市的喧嚣,而且这里地形不错,适宜屯军训练。

龙山距离晋阳只有四十里,联系方便,也不会影响到公务的处理。赵岐暂理晋阳行辕事时,因考虑到自己还要督掌护田中郎将府,所以他把行辕主要掾属都迁到了晋阳城。得知李弘即将南下后,赵岐随即把行辕掾属又迁回了龙山。

关于长平公主的行宫,李弘和赵岐一致认为应该安排在晋阳城。虽然大家都无法确定长平公主返归洛阳的日期,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长平公主不会再回河间国了。

河间国是先帝的故土,并不是公主的封地,如果京畿危机长时间不能解决,公主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不但无法解决掾属和卫兵的俸禄,恐怕连维持自己生存都有问题。冀州府和河间府如果能主动承担这笔额外开支,那倒好说,如果他们不愿承担,那事情就很麻烦了。不过从目前来看,冀州各府都很巴结公主,没有人敢得罪她,公主仅带到晋阳的财物就装满了数百马车。公主把所有的掾属侍从仆役财物都带到了晋阳,显然也没有再回河间国的想法,她要回洛阳,在京畿危机解决后回洛阳。

先帝当初让刘和带着公主出京是为了解决皇统问题,现在皇统问题不存在了,小董侯已经继承了大统,按道理公主应该回京了。但由于洛阳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公主不但没有回京,反而肩负起了铲除奸侫、匡正汉室的重任,这是谁都没有想到的。先帝绝对不会想到,他为了解决皇统问题而留下的诏书和预先送出洛阳的公主,竟然在袁隗的精心策划下,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变成了重振社稷的巨大力量。

现在李弘感觉到了这股力量对自己的威胁,公主身份尊崇显贵,她千里迢迢来到北疆,代表的是皇室,是天子,是大汉社稷。她即使没有诏书,也有足够的权威和资格要求骠骑大将军为了大汉的安危而挥军南下。李弘现在可以不听袁隗的,不听刘虞的,他不听两位托孤大臣的命令,最多不过落个骄纵不法的罪名,得罪的不过就是朝廷而已,但他现在如果不听公主的命令,犯下的却是欺君枉上之罪,得罪的是天下人。公主以大义之名,请自己率领勤王之师铲除奸侫,匡正汉室,自己有什么理由不听自己不听,自己的部下呢北疆诸府和北疆诸部大军是不是还会继续忠实执行自己的命令

自从公主到了北疆后,骠骑大将军府的众多掾属突然感到了皇权的无上权威,感觉到了大汉国的天威。先帝唯一的公主就这样实实在在地站在自己面前,谁能说自己视若无睹对皇权的尊崇和膜拜,对大汉社稷的挚爱和忠诚,直接导致了众人对这场危机认识的转变,改变了众人对解决这场危机的态度。现在骠骑大将军府已经没有多少僚属认同李弘的制衡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