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滂袁大人继续主掌大司农府。”袁隗疲惫不堪地站起来说道,“记住,务必想尽一切办法给远征军提供粮草辎重,切切不可有一日断绝。”
“大家散了吧,明天各司其职,该干什么干什么。”
袁隗、丁宫、刘弘、卢植四人坐在书房内,神色凝重地望着昏暗的烛火,相视无语。
“大人决定了”丁宫小声问道。
“我怎能辜负先帝之托”袁隗苦笑道,“当日我们四人仔细商量过,废黜之事我们只有借助他人之手,凭我们自己根本无力完成。虽然大臣们都知道如果不废黜少帝,将来等待我们的结果是什么,但真要说到废黜,朝堂之上有几人能答应张温、崔烈、马日磾、皇甫嵩、朱俊、杨彪等等,试问他们有几人愿意承担这万世骂名”
“逼迫何太后归政,废黜少帝,重立新君,这对大汉国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最起码十年内不会再有奸阉和外戚之祸,大汉国因此可以得到十年的休养生息。”卢植感叹道,“所以,为了这十年,我们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目前最关键的是北军。只要北军在手,我们就能控制洛阳的局势。新帝继位之后,我们可以和河东的李玮、长安的皇甫嵩联手把他逼出京城。只是没想到张让如此阴毒,竟然在这个时候把印玺劫走。现在我们束手无策,洛阳变数大增。”
“洛阳的变数的确很大,我看,是不是让皇甫嵩和李玮早一点到洛阳”丁宫说道。
“不行。”袁隗摇手道,“洛阳如果没有机会,他不会上当的。适当的时候,我们可以牺牲一部分西园军。”
“如果将来的形势不在我们控制之中,我们怎么办”刘弘忧心忡忡地问道。
“先帝早有安排。”袁隗轻声叹道,“先帝什么都看到了,什么都想到了,他会帮助我们的。”
第十六节
八月戊辰日二十五日,深夜,函谷关。
长史刘艾和司马李儒看完奉车都尉董旻送来的急书,谁都没有说话。两人面面相觑,惊疑不定。董卓在屋内负手踱步,神情冷峻。
李儒眉头深锁,右手摸着脸上长长的伤疤,慢慢走到跪在地上的信使身边。这个信使过去一直是董卓的贴身侍卫,武功非常好。去年先帝组建西园军的时候,董旻奉命带着一帮人到京城参加西园军,董卓考虑到董旻的安全,特意让他随董旻到了京城。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董旻不会派他出城送信的。
“你把洛阳发生的事再说一遍。”
那个信使知道事情重大,随即把洛阳发生的事丝毫没有遗漏的又说了一遍,“都尉大人杀了何苗后,随即派我出城回来禀报。驻守洛阳西城门的冯军候是都尉大人的朋友,他不敢开城门,就用绳子把我从城墙上放了下来。我游过护城河,跑到了城外都尉大人的别府里,连夜飞驰八十里赶到了函谷关。本来我准备明天早上出关的,但没想到大人已经进关了。”
“你看到大将军的人头了”
“看到了。”那个信使说道,“袁术袁大人担心是假冒的,还特意把人头上的血擦干净了。那的确是大将军的人头。”
“你们攻杀骠骑将军府,诛杀何苗,是袁绍命令的你亲眼所见”
“的确是袁绍。”那个信使说道,“我看见袁绍袁大人飞马而至,把都尉大人喊到一边说了很长时间的话。都尉大人一直很犹豫,好象不太愿意,但后来他还是被袁大人说服了。我们在杀向骠骑将军府的半路上和何苗迎面相撞,大家一拥而上,立即杀了上去。清理现场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三个宦官,从他们身上搜出了圣旨和符节。都尉大人看到这些东西后,马上亲自把我送出了城池。都尉大人说,这个东西对将军大人可能有点作用。”
李儒回头看看摆在案几上的圣旨和符节,眼里忽然露出一丝兴奋。
“你走的时候,朱雀门的大火还在燃烧吗”
“我飞马疾驰到显阳苑的时候,还能看到城中冲天的火光。”
“好,此次你立了大功,将军大人定会重重赏赐。”李儒挥手说道,“你先下去休息吧。”
董卓望着消失在黑暗里的信使,忽然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都死了,这些人都死了。奸阉也罢,大将军也罢,互相争得头破血流,最后却落得个同归于尽的下场。”他摇摇头,晃动了一下强壮的身躯,“我和赵忠、张让都认识十几年了,也算是朋友。想当年他们风光无限,但现在呢现在尸骨无存,已经成了过眼烟云。”
“死有余辜。”李儒狠狠地骂了两句,然后问道,“大人打算怎么办退出京畿回西凉”
“我确有此意。”董卓落寞地一笑,“看看今夜的洛阳,有多少人死于非命他们殚精竭虑争了一辈子,结果就落得个身首异处,九族尽诛的下场。这有什么意思还不如回西凉去落个善终。”
“大人以为自己还有善终的机会吗”李儒冷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