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洪刚恭谨地坐了下去,面对安在涛威势凛然的眼神,他竟然有些紧张。
“老童,我的意思是这样”安在涛扫了一眼童洪刚方才送来的房山市党政机关公车改革方案草稿,挥挥手道,“其实,我们即将推行的公车改革不是什么稀罕事。公车改革的呼声由来已久,各地早就已经推行了不同形式的改革试点,但是效果呢,都不甚理想。譬如中央和咱们省里就有厅局级以下官员取消专车的规定,很多地方出台的相关规定中都有这样的规定。”
“只是规定归规定,却长期落实不到实处去。按规定没有专车的干部,依旧乘坐着对应其级别的专属官车,如果真要被查起来,也能自圆其说。”
“就以咱们市里的情况来说,如果这要落实规定,恐怕除了我和人大政协的少数几个同志,大部分市领导都要失去专车因此,咱们不搞那些华而不实、不近人情的规定,我们的规定要结合实际情况。我个人的意见呢,在市级的层面上,市一级的领导基本上都要配备专属专车,但是专车的档次和级别要严格按照上级的规范,严格控制排量和价格;县区一级,党政主要领导配备专车,其他副职不配备专车,但可以相对固定用车。”
“当前,其他地方的做法有两种。一是发放车补,正县级多少,副县级多少,正科级多少等级分明一目了然。在这种改革制度设计下,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数万元一年的车补。车改的本意,是降低政府财政成本。但从少数人拥有专属公车的权力,到所有在编人员都享有规格高昂的车补,如此车改即便真是省钱了,也省得有限。实际上,领了几万元车补的干部,就不坐公车了吗恐怕是车补照领,公车照坐,耗费的财力说不定比车改前还要高。”
“第二种是做法是公车标签。从理论上说,贴着公车标签的公务车,在阳光下运行,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车轮下的腐败,但效果却只停留在理论上。跑在马路上的贴着标签的公车,究竟是在处理公务还是忙于个人私事,谁也不知道,谁来监督呢而就算是举报了还是要由机关自己来监督自己,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上述两种做法,全部都是花样文章,我们坚决不搞。我们要新成立房山市机关公车管理服务中心,将全市党政机关的所有公车的管理权集中起来统一调配和管理”安在涛的手在半空中奋力一挥,沉声道,“所有公车的信息和使用情况以及维护运行费用,都要通过各种手段公开接受人大和社会监督从今往后,不管是任何单位购车,都要事先打报告经过审批。这是第一个原则。”
“我认为,公车改革不在怎么改而在革改革的思路和方案早已是共识,不缺制度缺落实,而要抓落实就真正要革除一些东西治理公车须先从治人开始。将公车的管理权和使用权从各级部门的干部手里剥离出来,在公车配置、公车使用和管理等多个环节上建立细致周密的制度监控体系并让之切实发挥作用,辅以公共监督,多管齐下,以制度监控为主,公共监督为辅,才能取得实质性的公车改革成效。这是第二个原则。”
“将落实车改方案纳入干部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凡是违规使用公车,违规配备豪华公车的干部,一律先免职查办。这是一条红线,任何人触犯都不能姑息。这是第三个原则。”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譬如骑自行车和乘坐公交车上下班。下去之后,你去找一找杨市长,我已经跟杨华同志谈过了,下一步,我们市里要扩大城市公交资源的配置。让交通部门和建设部门的同志一起研究论证一下,在现有公交资源的基础上,至少要扩大一倍的容量。线路要新开辟,尽量要涵盖市区的每一个角落,把节约下来的行政经费开支补贴公交总之,从今年开始,我们要在发展城市公交上大做文章,多投入行政事务性开支、行政接待、公车列支等方面的预算要大幅缩减,节约下来的钱全部投入在公共事业上。”
“不要嫌麻烦,把方案和制度做细做实。公车统一管理,统一调配,每一个机关单位使用公车的次数、数量和消耗的成本费用都要一月一公开,凡是超标使用的,一概追究其主要领导的责任。”
“第一步,先进行动员,让大家转换一下观念。第二步,收回一些超标配置的公车统一进行拍卖,拍卖资金贴补公交;第三步,将全部公车纳入统一管理新成立的机关公车管理中心,我初步的意见是拟定正处级编制,你马上打一个拟成立房山市党政机关公车管理服务中心的申请报告上来,我会去向省里请示汇报争取编制这个部门,由常务副市长杨华同志亲自分管。”
安在涛猛然挥了挥手,“基本上就是这样,你下去后尽快搞一个新方案出来,我好在常委会上提交。”
第八卷砥柱中流第661章大风暴2
童洪刚点了点头。恭声道,“好的,安书记,我明白了,我这就回去搞方案,完了再拿来给领导审阅。”
“两条腿走路嘛,不要因为搞方案就耽误了改革的进度这样,老童,我的意思是,方案还是要搞完善搞细致,但一些前期的基础性的工作,还是可以提前做一做的。比如全市党政机关公车数量的统计、使用情况的调查、维护成本的数据等等,这些现在都要着手开始做了。暂时呢,这项工作先由市委办牵头来做,市府办配合等日后成立了公车管理服务中心,你们再把这项工作移交给他们”
安在涛摆了摆手道。
童洪刚赶紧恭谨地点头应是,然后离开。
在安在涛的主导下,房山市党政机关的公车改革推进的速度很快。经过市委常委会的审议通过,房山市党政机关公车改革方案正式出台,随之,7月底。房山市党政机关公车改革管理办法、房山市公车使用规范暂行规定两项地方制度,由市委和市政府联合正式颁布施行。
与此同时,经过省编办审批同意,房山市党政机关公车管理服务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正县处级编制,属于房山市政府直属行政机构,在业务上与市委办、市府办有联动协同关系。这个中心负责全市所有党政机关的公车管理,也就是说,如今在编的所有公车,都脱离各单位划归该中心,连车带人一起由中心统一管理。
包括市领导专车和各单位一把手专车在内,都归这个中心管理,只不过,领导专车的使用在日常管理方面,多由市委办、市府办和各单位代管。而市直各部门的副职的相对固定用车,以及普通官员的公车用车,则由中心统一调配,使用前给中心管理部门电话申请,然后由中心车管员统一派车。原则上,各单位的用车基本上还是原有所属车辆,只是由单位自行指派改为了中心统一派车。
市一级的机关是这样,区县党政机关参照市委市政府的做法,各自成立区县一级的机关公车管理服务中心正科级单位,管理与规范相同。
这样一来,各单位除了一把手之外,包括一些副职,使用公车都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了。想要用公车办私事基本上不可能。而因为统一管理,公车使用情况和维护保养成本定期要公开,很多一把手用车其实也受到了很大的局限。
官车代表着官员的待遇和权威,失去了固定的专车,自然引起了很多县处级干部的强烈不满,嘴上谁也不敢反对,但暗中的阻挠却显而易见。
房山市党政机关公车改革管理办法、房山市公车使用规范暂行规定颁布后,新成立的机关公车管理服务中心就开始接受各单位移交的公车。按照计划,中心要在一个月内完成对所有在册公车的统一收回管理,但直到8月中下旬,各单位移交上来的车辆不足50辆,与之前统计的350辆公车差距甚远。
而即便各单位造册上报的这350辆公车,也是大大缩了水的。市委市政府党政序列、人大政协、总工会等几十个的县处级单位,每个单位至少拥有公车5辆,加起来起码过了400辆
中心不断跟各单位协调沟通,但可想而知,从老虎屁股上拔毛,哪能那么好拔,谁也不愿意把既得的利益让渡出来,虽然口头上都宣称会支持中心的工作,但落实起来却是推三阻四。
房山市党政机关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