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官声 > 分节阅读 527

分节阅读 527(2 / 2)

“是的,赵老。肖作年同志98年到任,至今6年了。”陈近南有些意外,但还是恭谨地回答着赵老的问话。

赵老哦了一声,又淡淡道,“从整个国家的情况来看,除了南方几个省市之外,东山省的经济发展势头最为强劲。这几年,肖作年同志在东山做了不少工作,中央对他的工作是满意的年底,中央政治局将要增补一部分同志进来,而在明年年初的人大会上,有两个副总理到点要退下,根据国务院马总理的提名,会有两个新同志充实进国务院领导的班子”

赵老轻描淡写地娓娓讲述着这些中央高层的权力机密信息,陈近南则面色恭谨和紧张地微微躬身听着,心念电闪,揣摩着赵老的真实用意。

赵老的暗示其实已经很明显了。虽然没有明说,但言下之意无非是说,肖作年有望高升,而东山省委书记的位子则是空了出来

赵老说了一段,便抬头瞥了陈近南一眼,淡淡道,“近南同志,努力工作吧,我们党的事业需要你们这些年富力强的同志承担起更大的责任来好了,我们就先谈到这里,你出去让那小子进来,我有话跟他说”

“赵老我”安在涛的心情非常紧张,两只手紧攥着,额头上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赵老嘴角浮起一抹玩味的笑容,紧紧盯着他,微带嘲讽道,“敢做、不敢当了”

安在涛面色一红,没有敢说什么,但却挺直了腰板。而就在这挺直腰板的一瞬间,他分明从赵老的眼眸中读到了一丝赞许。

赵老轻轻一叹,有些没来由地道,“你这小子比你老子强,还是有些骨气的。”

“好了,你跟小菊之间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我既往不咎了。不过,既然孩子都有了,你难道还不准备给小菊一个名份这样,你跟夏晓雪离婚,马上跟小菊结婚,给小菊和她的孩子一个合适的名份。”

赵老摆了摆手。

安在涛闻言面色陡然涨红起来,呼吸一阵急促,肩头轻颤了几下,慢慢垂下头去。

“对不起,赵老,我不能。”

赵老勃然大怒,压住怒气低低沉声道,“你敢再说一遍”

“对不起,赵老,我不能。”安在涛明知已经惹怒了这位掌握大国权柄的老者,但却还是无比坚定地轻轻回答,“我会照顾菊姐和孩子一辈子,但我却不能”

赵老目光凛凛地瞪着安在涛,怒气勃发,不到十几平米的阳台上弥漫着压抑低沉的气氛。半响,突然赵老发出一声轻轻的笑声,扬了扬手道,“对你的最后一次考验算是通过了。如果刚才你答应下来,我会立即带小菊和孩子离开,从今不让你们见面如果你不能坚持一开始的诺言,那么我就不能相信你对于小菊的承诺。”

说完,赵老转身而去。等安在涛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听到了赵老在客厅里爽朗的笑声,而其间,也隐隐夹杂着小立旻清脆而尖细的婴儿笑声。

第八卷砥柱中流第574章步步为营、刀光剑影1

第八卷砥柱中流第574章步步为营、刀光剑影1

赵老离开的时候已经是晚上7点。他拒绝了留在家里吃饭。

不过,他走的时候,神情还是非常放松,显得蛮高兴的。临上车之前,他再三嘱咐孟菊照顾好孩子,同时要求孟菊有空的时候多去看看他。

而于此同时,他也没有拒绝陈近南送的“见面礼”一套精美豪华珍藏版的全唐诗和一套线装本二十四史。这两套书花费不菲,尤其是后一套,还是夏晓雪动用了个人的关系,从京城某收藏名家手里“淘换”来的。

送礼是一门学问,是一门很有艺术讲究的学问,更有其隐秘的要诀。所谓送礼送到心坎里,讲究的是什么人送什么礼,什么礼用什么样的品味。你送出的礼物不但融合你自己独特风格和价值品味,还要更能讨好对方的心思。这就是说,礼不在多,不在贵,而在于送得好、送得巧、送得妙。

赵老是何许人,像赵老这种层次的超级大人物,金钱和物质只是一种俗物,只有投其所好才能吸引他的眼睛。赵老喜欢古典文化。可以说在传统文化方面尤其是古文方面的造诣非常深厚。陈近南送赵老这样两套书,也算是送得妙了。

否则,不管多么名贵的东西,赵老肯定是不会收的。

当然,赵老能收下陈近南的东西,自然是为了给孟菊面子。

赵老高兴而走,而安家的别墅里的众人自然是皆大欢喜。

尽管因为公职在身,事务繁忙,但陈近南还是坚持留在燕京过了一个五一长假,目的就是为了多陪陪自己目前唯一的嫡孙。来燕京的时候已经四月底,索性就留了下来,没有返回东山。

作为日理万机的东山省长,陈近南做出这种决定可以说是不太容易的。如果不是太喜欢这个小孙子,他断然不会离开东山省的政治舞台这么久。离开久了,不利于他掌控局面,当然也耽误工作。

几天里,安在涛尽量陪着夏晓雪和孟菊两女,有时在家里相处,有时则陪两女外出购物。而陈近南两口子则兴致勃勃地留在别墅区里看孩子,一家人聚在一起倒也其乐融融。

但欢乐的时间总嫌太短。

5月7日下午,安在涛和陈近南两口子依依不舍地跟孟菊母子分别,坐飞机离开燕京回到了阔别近半月的东山。

安在涛离开房山的时间也不短了,积累下的公务繁多,着急赶回去。所以他就在机场跟陈近南夫妻秘密分手,出了机场就被早已等候在机场外的黄韬开车接走。

路上,安在涛连续接到了两个电话。一个是秘书彭军打来的,另一个是李湘打来的。

彭军在电话里简单把房山官场最近的各种“状况”汇报了一遍。然后又把这一段时间安在涛需要处理的市政府日常工作和比较重要的工作一一“梳理”了一遍,好让安在涛心中有数。

说实话,当秘书当到彭军这种细心和细致入微的份上,可谓是将秘书的敬业精神发挥到了极致。而这正是安在涛欣赏、信任和倚重彭军的重要因素。如果不是为了照顾彭军的个人前途,安在涛甚至想让彭军长期在自己身边工作下去。

彭军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头脑清楚心思缜密,格外注重工作细节有这样一个秘书留在他身边配合工作,安在涛肯定会非常的省心。

但天下没有不散之筵席。配合再密切和谐、关系再亲密的领导和秘书,也终有“分别”的时候。如果强行将彭军留在身边,只能耽误了他的前途。这是安在涛不愿意做的。

彭军在安在涛身边工作多年,对安在涛的性情和生活习惯知之甚详,所以他在电话里没汇报一件工作就稍稍停顿一下,给安在涛留出了充分的思考定夺时间。

刚挂了彭军的电话,久久不跟安在涛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