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官声 > 分节阅读 488

分节阅读 488(2 / 2)

班子里来了新同志,而且是仅仅次于市委书记和市长的第三把手,不管宋迎春心里如何“不以为然”或者“不屑一顾”,这面子上的工作还是要做足做充分的。

作为市委班子一把手,他这个班长要做好“带头作用”,维护好班子团结。这个“团结”的要义,其实也就包括这给安在涛接风的一顿酒宴。

东方筱笑着瞥了安在涛一眼,“行。没问题。这样吧,宋书记,我来安排一下我看这时间也不早了,各位领导就都别回办公室了,咱们就直接去房山宾馆吧。”

宋迎春看了看表,笑道,“也成,就这么着吧。东方你抓紧安排一下,老宋,同志们,走吧,各自上车,去房山宾馆”

其他常委也纷纷笑着点头应是,就都站在原地摆摆手,让其各自的司机就都将车开了过来。

安在涛刚上任,自然是还没有配属专车,东方筱想到了这个问题,正要招呼安在涛坐自己的车,却见安在涛已经大步向宋子临的车走了过去。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沉默不语,一头钻进了车里去。

“老领导,我搭你个便车。”安在涛笑着走了过去,跟宋子临握了握手。

宋子临的微笑有些勉强,作为一个资历甚深的市委副书记,他在房山市委已经呆了七八年的时间,但如今却被一个毛头小子给排在了前面,虽然权力没有变化、位子也没有变化。只是班子里的排名靠后了一位,但这对宋子临还是具有一定打击的。毕竟,这与他的威望和政治地位有关。

不过,官场就是这样,资历深是本钱但又不是“本钱”,在上头的权威下,“资历深”一文不值。宋子临纵然心里有所怨言,却也无可奈何,只能默默承受下来。

“在涛同志来,上车。”宋子临摆了摆手,带头上了车。

安在涛微微一笑,也跟着从另外一侧上了车。

车子开动起来,但车里的气氛却着实有些尴尬。不过,安在涛是有意而来,自然就主动打破了沉闷的气氛,热切地跟宋子临说笑起来,言辞说话间对宋子临极为尊敬和尊重,口口声声以老领导相称。

虽然明知安在涛是在“做样子”,但安在涛谦卑的态度却还是让宋子临心里有些舒服,心里的疙瘩也渐渐就开始解开。当然,真正促使他解开疙瘩的绝对不是安在涛的几句话和谦卑的态度。而是安在涛的态度给了他这样一个下台的台阶。

不接受又能如何难道还要跟组织跟省委对抗吗那是自己给自己找难看。

到了酒店的时候,其他常委包括宋迎春和东方筱在内,看到安在涛和宋子临有说有笑态度极其亲密地下车一起走过来,心头都不禁微微一怔。有几个人当时就在想:宋老头啥时候肚量变得这么大了

其实,安在涛在房山的时候,跟宋子临的关系本就不错,来往频繁。宋子临一直在背后支持安在涛,属于当初市委书记张鹏远的一系人马。

因此,安在涛再三坚持叫“老领导”,不仅有所“来历”,也慢慢让宋子临心里生出几分底气来。

作为提携后辈的老领导,与被年轻人抢了风头压制住的“老干部”,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最起码,在宋子临看来,作为与安在涛关系密切的老领导,他为年轻人进步倒个位置也就不丢人了,也就心平气和了。

这当然是一种近乎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不过,在一些时候,这种胜利法还是有益身心健康的。

众人进了包房,开始排座位。这其实也不需要排,就是按照班子里领导的排名,大家自觉坐下心照不宣就是。

今天安在涛是“新人”,今天的酒宴是房山市委常委班子集体为安在涛举行的接风午宴。那么,按照官场的规矩,市委书记宋迎春坐主陪的位置,市长东方筱坐宋迎春的对面也就是“副主陪”的位置。然后,安在涛该坐在宋迎春的左边,班子里排名第四的宋子临该坐宋迎春的右边,其他常委同样是按照排名依次入座。

话不能乱说。位子不能乱坐。因为官场有“规矩”在,所以官场上的宴会和场合,很少有坐错位子的事情出现,大家都不会谦让,该坐哪里就会去坐哪里,顺理成章的事情。

这一回自然也不例外。但安在涛却拖着宋子临“谦让”起来,非要宋子临坐在宋迎春的左边,以示尊重。但宋子临怎么肯这样坐坏了规矩,坚持不坐,两人就站在那里拉拉扯扯僵持起来。

众人一开始以为安在涛是在故作姿态,就都坐在那里笑着看热闹。但两人拉扯的时间长了,他们这才发现,安在涛似乎是真的想要主动“低”宋子临一头。

“老领导,你坐不坐你要是不坐,那我今天就站着吧。”安在涛“苦”着脸,小声道,“老领导,给个面子吧嗯”

宋子临深深地凝望着安在涛,心里微微有些起伏。不管安在涛用意如何,他当众公开尊重自己这个老领导,也算是在传达一种继续维持良好关系的善意。无论如何,他都要予以回应。

但跟这小子坐在一个板凳上,似乎又要得罪宋迎春

犹豫了一会。宋子临终于还是坐了下去,他哈哈一笑,“你这个小安同志啊,都走上厅级领导岗位了,还是跟过去一样犟,难怪当初张书记临走的时候跟我说,你要是犟起来九头牛都拉不回”

因为安在涛的职务已经升迁到了一定的高度,可谓是位高权重,其他常委不能再称呼他“小安同志”,顺理成章地改成了“在涛同志”。但宋子临却还是有意以“小安同志”相称,想来也正是为了体现自己与安在涛关系的亲密和与众不同。

安在涛心知肚明。也自是哈哈一笑,拍了拍宋子临的肩膀,走到宋迎春的右边坐了下去。

宋迎春一直在面带“冷笑”地旁